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1
分类词汇
11
分类词汇
爪牙
走狗
哼哈二将
爪吻
正凶
鬼伥
狼犬
奴化
狗腿
二钺
卖身投靠
《國語辭典》:
爪牙
拼音:
zhǎo yá
1.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
2.比喻勇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将尽!」
3.比喻仗势欺人的走狗。《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
分類:
爪牙
动物
党羽
勇士
勇武
指甲
武臣
帮凶
卫士
牙齿
和利
《國語辭典》:
走狗
拼音:
zǒu gǒu
1.猎犬。《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2.讥讽供人差遣作恶的人。如:「难道你甘心做他的走狗?」《聊斋志异。卷六。田七郎》:「操杖隶皆绅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
3.纵狗行猎。《后汉书。卷七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袁术》:「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4.一种驱狗赛跑的游戏。《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分類:
自称
猎犬
谦词
行猎
豢养
帮凶
《國語辭典》:
哼哈二将(哼哈二將)
拼音:
hēng hā èr jiàng
原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后用以比喻权势者手下,狼狈为奸、仗势欺人的两个人。如:「他们二人仗著在官府做事,便胡作非为,真是名副其实的哼哈二将。」亦可比喻行为迥异却能相互配合的一对伙伴。清。邱园《虎囊弹》:「(净):『来!咱问你:两旁两个鸟大汉他叫什么?』(丑):『这是哼哈二将。』」
分類:
神魔
坏人
帮凶
佛教
教护
寺庙
二门
门神
附会
《漢語大詞典》:
爪吻
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
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
》
:“内纵酷吏 周兴 、 来俊臣 等数十人为爪吻,有不慊若素疑惮者,必危法中之。”
分類:
猛兽
帮凶
《國語辭典》:
正凶
拼音:
zhèng xiōng
在传统法律文件中(例如《大清律例》或《淡新档案》)出现的用语。据此,在杀人案件中,下手杀人者为「正凶」,协助行事者为「帮凶」。
分類:
凶手
帮凶
《漢語大詞典》:
鬼伥(鬼倀)
传说为虎作帮凶的鬼。 明
屠隆
《昙花记·群魔历试》
:“这於菟跑地鸣,先驱到鬼倀,山君旧号何凶狞。”
分類:
帮凶
《國語辭典》:
狼犬
拼音:
láng quǎn
动物名。一种狗。形状像狼,天性凶猛、敏锐但忠诚,可训练担任侦察工作,故多用作警犬或牧羊。也称为「狼犬」。
分類:
坏人
帮凶
外形
凶猛
《國語辭典》:
奴化
拼音:
nú huà
一般指侵略者对其所占领的国家或殖民地,以各种方法使被侵略者丧失民族自尊心与认同,而甘心被奴役。
分類:
侵略
帮凶
民族
甘受
奴役
《國語辭典》:
狗腿
拼音:
gǒu tuǐ
为坏人奔走办事,胡作非为的人。如:「你这是非不分的狗腿。」
分類:
狗腿
主子
奔走
帮凶
人
《漢語大詞典》:
二钺(二鉞)
指 明 代宦官 汪直 的帮凶 王越 与 陈钺 。
《
明史·宦官传一·汪直
》
:“恶 直 者,指 王越 、 陈鉞 为二 鉞 。小中官 阿丑 工俳优……为 直 状,操两鉞趋帝前。旁人问之,曰:‘吾将兵,仗此两鉞耳。’”
分類:
宦官
帮凶
《國語辭典》:
卖身投靠(賣身投靠)
拼音:
mài shēn tóu kào
出卖自己的人格而投靠有权势的人。如:「尽管对方不断提高挖角的价码,他仍坚持不卖身投靠。」
分類:
出卖
自身
攀附
附权
权势
丧失
人格
作恶
恶势力
帮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