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据地(據地)
(1).以手按着地;席地而坐。《汉书·隽不疑传》:“登堂坐定, 不疑 据地曰:‘窃伏海濒,闻 暴公子 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王先谦 补注引 周寿昌 曰:“据地,以手下据。古人席地而坐, 不疑 因进戒辞,故先据地以示敬。”《三国志·魏志·夫馀传》:“译者传辞皆跪,手据地窃语。” 清 姚鼐 《〈食旧堂集〉序》:“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 辽东 朱子潁 登城西 黑窰厂 ,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
(2).占据地盘。 明 高濂 《玉簪记·南侵》:“一声长笑海天秋,拥旌旄龙争虎鬭,凿门占旺相,据地阻咽喉。” 鲁迅 《而已集·忧“天乳”》:“但现在的有力者,也有主张女子剪发的,可惜据地不坚。同是一处地方,甲来乙走,丙来甲走,甲要短,丙要长,长者剪,短了杀。”
(2).占据地盘。 明 高濂 《玉簪记·南侵》:“一声长笑海天秋,拥旌旄龙争虎鬭,凿门占旺相,据地阻咽喉。” 鲁迅 《而已集·忧“天乳”》:“但现在的有力者,也有主张女子剪发的,可惜据地不坚。同是一处地方,甲来乙走,丙来甲走,甲要短,丙要长,长者剪,短了杀。”
《漢語大詞典》:重席
(1).层迭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层迭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饮大夫酒, 臧紇 为客,既献, 臧孙 命北面重席,新樽絜之。” 杨伯峻 注:“重席,二层席。古代席地坐,席之层次,依其位之高低。《仪礼·乡饮酒礼》云:‘公三重,大夫再重。’则重席,大夫之坐。”《仪礼·乡射礼》“大夫辞加席,主人对,不去加席” 汉 郑玄 注:“辞之者,谦不以己尊加贤者也;不去者,大夫再重席,正也。宾一重席。”
(2).《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载: 戴凭 解经不穷,“遂重坐五十餘席”。后用以借指学问渊博的儒者。《周书·儒林传序》:“握素怀鈆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南史·谢举传》:“ 广 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尾、斑竹杖、滑石书格荐之,以况重席焉。”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味道弹冠,望横经於重席。”参见“ 重坐 ”。
(2).《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载: 戴凭 解经不穷,“遂重坐五十餘席”。后用以借指学问渊博的儒者。《周书·儒林传序》:“握素怀鈆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南史·谢举传》:“ 广 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尾、斑竹杖、滑石书格荐之,以况重席焉。”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味道弹冠,望横经於重席。”参见“ 重坐 ”。
《漢語大詞典》:重坐
重罚,重刑。《魏书·孝感传·长孙虑》:“母因饮酒,其父 真 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 真 为县囚执,处以重坐。”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國語辭典》:同席 拼音:tóng xí
1.同一宴席。《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男女同席,履舄交错。」《红楼梦》第二回:「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
2.同坐一处。古人席地而坐,故称同坐为「同席」。《礼记。曲礼上》:「父子不同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王谋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内泄事,乃与太子谋,令诈弗爱,三月不同席。」《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高祖十九女》:「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万彻憃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
2.同坐一处。古人席地而坐,故称同坐为「同席」。《礼记。曲礼上》:「父子不同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王谋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内泄事,乃与太子谋,令诈弗爱,三月不同席。」《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高祖十九女》:「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万彻憃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
《漢語大詞典》:蹑履(躡履)
(1).穿鞋。亦指趿拉着鞋。 北齐 刘昼 《新论·慎独》:“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 越 类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南史·梁皇子大训传》:“皇子 大训 字 仁德 , 简文 第十六子也,少而脚疾,不敢躡履。” 隋炀帝 《月夜观星》诗:“披衣出荆户,躡履步山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叶限 因衣翠纺衣,躡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清 大健 《登锺山》诗:“躡履过 灵谷 ,披云拜 孝陵 。”
(2).纳履;整理鞋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来罗》:“瓜田不躡履,李下不正冠。”
(3).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蹑履谓来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对来人的热情欢迎。《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新妇识马声,躡履相逢迎。”亦指恭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敬 兄弟见 郗公 ,躡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及 嘉宾 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思欲修容於辕门之外,躡履於油幢之前。”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躡履修起居,小心见诚恪。”
(2).纳履;整理鞋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来罗》:“瓜田不躡履,李下不正冠。”
(3).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蹑履谓来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对来人的热情欢迎。《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新妇识马声,躡履相逢迎。”亦指恭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敬 兄弟见 郗公 ,躡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及 嘉宾 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思欲修容於辕门之外,躡履於油幢之前。”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躡履修起居,小心见诚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