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41,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乞与万回
上朱下绿
揽衣有馀
兰叶春风
金辟邪首
罗衣夕解
佛类词典
九带禅
拖泥带水
兼但对带
带刀卧
带刀睡
带劣胜应身
带塔尊
带塔德菩萨
带质境
《分类字锦》:乞与万回(乞与万回)
苏轼 以玉带施元长老长老以衲裙相报次韵诗此带阅人如传舍 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分类:
《分类字锦》:上朱下绿(上朱下绿)
隋书礼仪志素带朱里纰其外上以朱下以绿
分类:
《分类字锦》:揽衣有馀(揽衣有馀)
陆机 揽衣有馀带,循形不盈衿。
分类:
《分类字锦》:兰叶春风(兰叶春风)
高启 真娘墓诗 兰叶春风带,苔花暮雨钿。
分类:
《分类字锦》:金辟邪首
隋书礼仪志公主封君已上皆带绶以䌽组为绲带各以其绶色金辟邪首为带玦
分类:
《分类字锦》:罗衣夕解(罗衣夕解)
沈约 日出东南隅行 罗衣夕解带,玉钗暮垂冠。
分类:
九带禅
【佛学大辞典】
(杂语)浮山远录曰:「公编禅家为九带集。」故山谷赠清隐禅隐师云:参得浮山九带禅。
拖泥带水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和泥合水。禅门斥口头禅之词。碧岩二则垂示曰:「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俗语佛源】
禅宗反对在语言文字上纠缠不休,主张依靠自力去顿悟解脱,一超即入佛地,称为「单刀直入」、「斩钉截铁」。如《五灯会元》卷九:「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又如《祖堂集》卷十二:「郡王之剑,不伤万类;烈士之刀,斩钉截铁。」相反,不直截了当,喜欢在事相、文字上绕来绕去,不能直探本源的,谓之「拖泥带水」。如《景德传灯录》卷二九:「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愧。」又写作「和泥合水」。如《五灯会元》卷十四:「惺惺底筑著磕著,懵懵底和泥合水。」后用拖泥带水比喻不爽快,不简洁。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说:作诗「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又如茅盾《子夜》:「乡下人的脾气是拖泥带水的,又要借债,又舍不得田。」(李明权)
兼但对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名目。五时中,前四时之说相也。第一之华严时圆教兼别教而说,故云兼,第二之阿含时,但说藏教,故云但,第三之方等时,藏通别圆之四教,彼此对望而说,故云对,第四之般若时,圆教挟对藏通别之三而说,故云带。玄义一上曰:「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复兼但对带,专是正直无上之道,故称为妙法也。」
带刀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云带刀睡。谓右胁而卧也。盖带刀者,乃在左胁。故左胁不得卧,因名右胁卧为带刀卧。见象器笺十二。
带刀睡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带刀卧。
带劣胜应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应身也。(参见:三身)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带塔尊
【佛学大辞典】
(菩萨)弥勒菩萨之异名。
带塔德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同于戴塔吉祥。
带质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类境之一。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境,第七识缘第八识,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带持镜外之实物者。
【三藏法数】
带即兼带,质即体质。谓以心缘心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是名带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