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7,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荷衣蕙带
河山带砺
红鞓犀带
红带子
含牙带角
河带冰流
不断如带
不带头巾男子汉
不带音
帛带
不绝如带
不阑带
帗带
蝉衫麟带
禅带
《高级汉语词典》:荷衣蕙带
荷叶为衣,蕙草作带。指仙人的衣服
《國語辭典》:河山带砺(河山帶礪)  拼音:hé shān dài lì
带,衣带。砺,砥石。河山带砺是古代帝王分封功臣的誓辞,意指即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砥石,但国家依旧存在,誓约依旧有效。「砺」文献异文作「厉」。语本《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比喻国基坚固,国祚永存。唐。陆贽 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砺,传祚无绝。」
《分类字锦》:红鞓犀带(红鞓犀带)
却埽编:元丰官制,侍从官给事中以上,乃服金带。中书舍人以下,皂带佩鱼,与庶官等。大观间,始诏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待制,皆许服红鞓犀带佩鱼。建炎间,复置权六曹侍郎,亦如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红带子(紅帶子)
清 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 清 制,以 太祖 努尔哈赤 之父 塔克世 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漢語大詞典》:含牙带角(含牙帶角)
亦作“ 含牙戴角 ”。 有牙有角,形容兽类。《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分類:兽类
《分类字锦》:河带冰流(河带冰流)
于良史 冬日寄李赞府诗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断如带(不斷如帶)
犹不绝如缕。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晋 汔 隋 , 老 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國語辭典》:不带头巾男子汉(不帶頭巾男子漢)  拼音:bù dài tóu jīn nán zǐ hàn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性。《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也作「不戴帽儿的汉子」、「不戴头巾男子汉」、「不裹头巾的婆婆」。
《漢語大詞典》:不带音(不帶音)
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
《骈字类编》:帛带(帛带)
宋史阇婆国传:其船中妇人名眉珠,椎髻,无首饰,以蛮布缠身,颜色青黑,言语不能晓,拜亦如男子膜拜。一子项戴金连锁子,手有金钩,以帛带萦之,名阿噜。
《漢語大詞典》:不绝如带(不絶如帶)
同“不绝如线”。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 吕后 时,诸 吕 用事,擅相王。 刘氏 不絶如带。” 卷盦 《〈蔽庐丛志〉序》:“比来尘网荆榛,偏絃奏响,国学陵迟,不絶如带。”
《漢語大詞典》:不阑带(不闌帶)
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 宋 朱辅 《蛮溪丛笑》:“蛮女以织带束髮,状如经带。不阑者,斑也,盖反切语,俗谓团为突鸞,孔为窟笼,即此意名不阑带。”
《韵府拾遗 泰韵》:帗带(帗带)
穆天子传:天子大服,冕袆帗带搢䀜。注:帗,韗也。天子赤帗。
《漢語大詞典》:蝉衫麟带(蟬衫麟帶)
薄绢制的衣衫,有文采的衣带。指飘逸华美的服装。 唐 温庭筠 《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鶯簧鏁金缕。” 元 陈孚 《春日游江乡园》诗:“蝉衫麟带谁家子,笑骑白马穿花来。”
《漢語大詞典》:禅带(禪帶)
僧侣坐禅时用以系身之带。释氏要览·躁静:“禪带,此坐禪资具也。经云:用韦为之,广一尺,长八尺,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禪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
分類:僧侣坐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