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68 【介绍】: 即高湛。北齐皇帝。渤海蓨人,高欢子。东魏时封长广郡公。高洋建北齐,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司徒,迁太尉。洋死,尚书令杨愔等辅立幼主高殷。湛与高演谋杀愔及殷等,演自称帝。明年,演死,湛嗣立。即位后杀宗室诸王,宠用和士开等,委以朝权。淫侈过度,疏于朝政。河清三年曾颁行均田制,又命尚书令高睿等制《齐律》十二篇、《新令》四十卷。四年,听和士开等言,禅位于太子纬,自称太上皇帝。在位四年。
全北齐文·卷二
帝讳湛,小字步落稽,神武第九子,元象中封长广郡公。齐受禅,进爵为王,历尚书令、录尚书事兼司徒,废帝即位,迁太尉,乾明初为大司马,领并州刺史,迁太傅,录尚书事,领京畿大都督,皇建初为右丞相,二年十一月即位。改元二:大宁、河清,在位四年,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帝。天统四年崩,谥曰武成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维基
即魏恭帝(537年—557年),原姓元,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魏文帝元宝炬四子,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皇帝。554年即位,去年号称元年,并且复姓拓跋。557年被迫禅位于宇文觉,西魏灭亡。恭帝被封为宋公,住在宇文觉的堂兄大司马宇文护府上,不久被杀。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廓,文帝第四子。大统十四年封齐王,以废帝三年四月即位。(《北史》作「正月」,《通鉴考异》引《三国典略》作「三月」,今从《周书》)在位三年。禅千周,封宋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全隋文·卷一
帝姓杨,讳坚,弘农华阴人,周大司空隋国公忠子。西魏恭帝时,辟京兆功曹,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初,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保定初,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袭父爵隋国公。建德中,加柱国,除定州总管,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徵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及崩,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静帝即位,拜假黄钺左大丞相。寻授大丞相,进相国,总百揆,封隋王,加九锡。大定元年二月受禅,改元二: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557 【介绍】: 即宇文觉。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陁罗尼,宇文泰第三子。初封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死,袭父爵,任太师、大冢宰,封周公。是年末,得堂兄宇文护之力,迫西魏恭帝禅位。次年正月,称天王,建国号曰周,史称北周。忌护专政,欲除护而反被废,毒死。在位一年。
全后周文·卷一
帝讳觉,字陁罗尼,文帝第三子。魏恭帝三年三月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大将军,十月嗣位太师大冢宰,十二月封周公,受魏禅,明年九月为宇文护所废,寻遇弑,建德元年追谥曰孝闵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557 【介绍】: 即梁敬帝。字慧相,小字法真。南朝梁元帝第九子。武帝太清三年,封兴梁侯。元帝承圣元年,封晋安王,出为江州刺史。元帝被杀,王僧辩、陈霸先以为梁王、太宰、承制。后北齐令王僧辩迎贞阳侯萧渊明入建康为帝,以方智为皇太子。霸先杀僧辩,废渊明,立为帝。在位三年。霸先代梁,废为江阴王。不久被杀。
全梁文·卷十八
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太清三年,封兴梁危。承圣元年,封晋安王。三年十一月,为太宰承制,四年七月贞阳危人嗣,以为皇太子,九月即位,十月改元绍泰,明年九月改元太平。在位三年,禅于陈。封江阴王。寻遇弑,追谥曰敬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585 【介绍】: 即后梁明帝。南北朝时后梁皇帝。南兰陵人,字仁远。萧察子。机辩有文学,兼好内典。察卒,嗣位,仍居江陵,年号天保。在位期间,屡为南朝陈将吴明彻所败,失江南诸郡地。及北周武帝灭北齐,岿朝于邺,受礼遇。入隋,岿至长安朝见,甚受优礼。隋文帝开皇二年,罢江陵总管,岿专制其国。在位二十三年,庙号世宗。有《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
全梁文·卷六十八
帝讳岿,字仁远,宣帝子,以大定八年嗣位,改元天保,在位二十四年,谥曰孝明皇帝,庙号世宗,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578 【介绍】: 即宇文邕。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即位时,堂兄宇文护专擅朝政。天和七年杀宇文护,始亲政。多次下诏释放奴婢。禁佛道二教,迫僧道还俗,寺院资产入官。建德六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隋得在此基础上统一。在位十八年。庙号高祖。
全后周文·卷二
帝讳邕,字祢罗突,文帝第四子,恭帝元年封辅城郡公,孝闵受禅,拜大将军,镇同州,明帝即位,迁柱国、蒲州刺史,入为大司空、治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武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四;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在位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5—561 【介绍】: 即高殷。字正道,小名道人。北齐皇帝。渤海蓨人。高洋长子。母李皇后,汉族。幼受学于国子博士邢峙。高洋以其得汉家性质,不似己,欲废之另立太子。洋死,杨愔等辅之继位。愔等忌其叔高演、高湛等势强,密谋疏之。高演等矫诏杀情等,殷被废为济南王。次年被杀。在位一年。
全北齐文·卷一
帝讳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长子,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年十一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乾明。八月为常山王演所废,皇建二年九月被杀。大宁中追谥曰闵悼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南兰陵人,字温文。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全梁文·卷六十八
后主讳琮,字温文,岿子。初封东阳王,寻立为太子。天保二十四年嗣位。明年,改元广运。在位二年,以隋开皇七年国废,拜柱国,封莒国公。炀帝初拜内史令,改封梁公。大业三年,坐贺若粥事废,卒赠左光禄大夫,有集七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生相之周氏。高齐之季。出家。从耶舍三藏。学梵书语。且听采大乘经论于邺下。开皇间。诏与翻译。住京师之大兴善寺。仁寿诏葬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生地也。帝生魏之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赤光紫气。充庭溢室。状如楼阁。色染人衣。姆以其热而扇之。帝噤至不能啼。忽有一尼。至自外。谓太祖曰。儿来处甚高。佛天所祐。非汝俗家所可育也。我当为公育之。太祖因割宅之偏为寺。通小门往来。以帝委之。尼遂以那罗延名帝。而抚字惟谨。尼蒲坂刘氏女。名智仙。七岁出家。一日禅坐。屋极上入定。其师遍求不可得。率以为溺井死矣。自是有所云为辄神验。及周废教。尼依帝家。终不徙寺以寖大。舍利瑞应。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道密。姓周氏。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习方艺。又从邺下博听大乘。神思既开理致通衍。至于西梵文言继迹前烈。异术胜能闻诸齐世。隋运兴法翻译为初。敕召入京住大兴善。师资道成复弘梵语。因循法本留意传持。会仁寿塔兴铨衡德望。寻下敕召。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所生之地。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生于此寺中。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阙。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有神尼者名曰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也。少出家有戒行。和上失之。恐其堕井。见在佛屋。俨然坐定。时年七岁。遂以禅观为业。及帝诞日。无因而至。语太祖曰。儿天佛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帝为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太祖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儿委尼。不敢名问。后皇妣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遑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帝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而尼沈静寡言。时道成败吉凶。莫不符验。初在寺养帝。年十三方始还家。积三十馀岁略不出门。及周灭二教。尼隐皇家。内著法衣。戒行不改。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祚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王劭。为尼作传。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因改般若为其一焉。仁寿元年。帝及后宫。同感舍利。并放光明。砧磓试之宛然无损。遂散于州部。前后建塔百有馀所。随有塔下皆图神尼。多有灵相。故其铭云。维年月。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祐。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舍利。诸州供养。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證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文多不载。密以洽闻之誉。送此寺中。初下塔时。一院之内光明充塞。黄白相间兼赤班气。旋绕朗彻。久而乃灭。道俗内外咸同一见。寺有四门。门立一碑。殿塔廊庑及以生地。庄严绮丽晃发城邑。仁寿之末。又敕送于郑州黄鹄山晋安寺。掘基至水。获金像一躯。高尺许。仪制特异。正下塔时。野鸟群飞旋绕塔上。事了便散。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基内又放萤光。后遂广大。绕塔三匝。寺本高显素无泉水。洎便下汲。一夕之间去塔五步。飞泉自涌有同浪井。广如王劭所纪。及大业伊始。从治雒阳。上林园中置翻经馆。因以传译。遂卒于彼所出诸经如费氏录。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周。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习方艺。又从邺下听大乘。通衍西梵文言。隋运兴法。翻译为任。敕召入京。住大兴善寺。师资道成。复弘梵语。会仁寿塔兴。下敕召。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所生之地。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生于此寺中。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阁。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有神尼者。名曰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也。少出家。有戒行。以禅观为业。及帝诞日。无因而至。语太祖曰。儿天物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帝为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太祖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儿委尼。不敢名问。后皇妃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惶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帝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而尼沉静寡言。时道成败吉凶。莫不符验。初在寺养。帝年至十三。方始还家。积三十馀岁。略不出门。及周灭二教。尼隐皇家。内著法衣。戒行不改。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位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以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王劭。为尼作传。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因改般若为其一焉。仁寿元年。帝及后宫。同感舍利。并放光明。砧锤试之。宛然无损。遂散于州郡。前后建塔。百有馀所。随有塔下。皆图神尼。多有灵相。密以洽闻之举。送此寺中。初下塔时。一院之内。光明充塞。黄白相间。兼赤斑气。旋绕朗彻。久而乃灭。仁寿之末。又敕密送于鄂州黄鹄山晋安寺。掘基至水。获金像一躯。高尺许。仪制特异。正下塔时。野鸟群飞。旋绕塔上。事了便散。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基内又放萤光。后遂广大。绕塔三匝。寺本高显。素无泉水。须便下汲。一夕之间。去塔五步。飞泉自涌。有同浪井。及大业伊始。密徙雒阳上林园中。置翻经馆。因以传译。遂卒于彼所。
薛举 朝代:隋末至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末唐初河东汾阴人,移居兰州金城。隋末为金城府校尉,与子薛仁杲起兵,自号西秦霸王,建元秦兴。尽有陇西地,众十三万。大业十三年,于兰州称帝。次年,与唐军交战,败唐军,欲乘胜直趋长安,方行而病,未几卒。子仁杲立,谥举为武皇帝。未葬而仁杲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580 【介绍】: 即宇文赟。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乾伯。武帝长子。为太子时,武帝约束甚严。既即位,即逞奢欲,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言不及治政,且饰非拒谏,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挞。在位一年,传太子,自称天元皇帝。
全后周文·卷三
帝讳赟,字乾伯,武帝长子,建德元年立为皇太子,宣政元年六月即位,明年改元大成,其二月传位太子衍,改元大象,自称天元皇帝。在位二年,谥曰宣皇帝。
高昙晟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 【介绍】: 隋唐时僧人。住怀戎。唐高祖武德元年十二月,因县令设斋,士民大集,与僧五千人拥斋众而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宣为邪输皇后,改元法轮。遣使招高开道,立为齐王。开道帅五千人归之。居数月,开道杀昙晟,并其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 【介绍】: 隋宗室,字仁谨。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子。封越王。炀帝每巡幸,侗常留守东都。及炀帝凶讯至,留守诸臣奉杨侗为主于东都。建年号皇泰。诸臣不协,逐一为王世充所杀。世充又胁侗逊位,寻为世充所杀。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唐亳州城父人。隋炀帝大业中从军。后聚众,自称迦楼罗王,攻荆、沔、山南等地。自称楚帝,年号昌达。所部杨士林等起兵攻粲,诸州响应,粲兵败奔菊潭,乞降李渊。寻奔王世充。东都平,被斩洛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