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四邻(四鄰) 拼音:sì lín
1.前后左右的邻居。唐。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老残游记》第一五回:「火起之时,四邻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觅了水桶水盆之类,赶来救火。」
2.四方的邻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吴子。料敌》:「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3.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辅。《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汉。孔安国。传:「四近前后左右之臣。」《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唐。孔颖达。正义:「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4.周围、四处。唐。裴度 夏日对雨诗:「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宋。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诗二首之一:「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2.四方的邻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吴子。料敌》:「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3.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辅。《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汉。孔安国。传:「四近前后左右之臣。」《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唐。孔颖达。正义:「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4.周围、四处。唐。裴度 夏日对雨诗:「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宋。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诗二首之一:「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漢語大詞典》:四辅(四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漢語大詞典》:两宫(兩宫)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两宫,太后、 景帝 也。”《汉书·张延寿传》:“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上为 放 供张……两宫使者,冠盖不絶。”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比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
(2).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内賛两宫,外宰黎蒸。”《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两宫,东宫及上臺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濯缨登朝,冠冕当世。陞降两宫,实惟时宝。”
(2).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内賛两宫,外宰黎蒸。”《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两宫,东宫及上臺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濯缨登朝,冠冕当世。陞降两宫,实惟时宝。”
《漢語大詞典》:朝请(朝請)
(1). 汉 律,诸侯春天朝见皇帝叫朝,秋天朝见皇帝叫请。泛称朝见皇帝。《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除 竇婴 门籍,不得入朝请。” 裴駰 集解:“律: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请。”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围子(指上文赐“马前围子二百人”)者,凡朝请,使但止於皇城门外,盖惧小人之疑谤,时多公之得体也。” 清 金人瑞 《赠周直夫》诗:“山中宰相无朝请,天上仙人学隐壶。”
(2).官名。即奉朝请。《南史·顾琛传》:“ 琛 景平 中为朝请。”参见“ 奉朝请 ”。
(2).官名。即奉朝请。《南史·顾琛传》:“ 琛 景平 中为朝请。”参见“ 奉朝请 ”。
《國語辭典》:恩泽(恩澤) 拼音:ēn zé
1.君上施予臣民的恩惠。《诗经。小雅。六月。序》:「蓼萧废,则恩泽乖矣。」《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常云:『恩泽下于民』。这泽字不明明是个好字眼吗?」也作「恩润」。
2.比喻像雨露滋润草木一般的恩情。如:「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泽,永生难忘。」
2.比喻像雨露滋润草木一般的恩情。如:「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泽,永生难忘。」
《漢語大詞典》:恩荫(恩蔭,恩廕)
(1).庇佑。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如云如雨,天下蒙其恩荫。”
(2).谓遇朝廷庆典,官员子孙承恩入国子监读书并入仕。此制始于 宋 初,是 汉 唐 门荫法的扩充。 清 制,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得送一子进监,期满录用。《文献通考·选举七》:“ 仁宗 庆历 中大减恩廕制入仕之路。”《明史·杨涟传》:“ 涟 遂抗疏劾 忠贤 ,列其二十四大罪……滥袭恩廕,褻越朝常,大罪十三。”《清史稿·选举志五》:“恩廕:凡 满 汉 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詔分别内外文武品级,廕入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曾逢 天启 乾恩荫,又见 弘光 嗣 厂公 。”
(2).谓遇朝廷庆典,官员子孙承恩入国子监读书并入仕。此制始于 宋 初,是 汉 唐 门荫法的扩充。 清 制,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得送一子进监,期满录用。《文献通考·选举七》:“ 仁宗 庆历 中大减恩廕制入仕之路。”《明史·杨涟传》:“ 涟 遂抗疏劾 忠贤 ,列其二十四大罪……滥袭恩廕,褻越朝常,大罪十三。”《清史稿·选举志五》:“恩廕:凡 满 汉 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詔分别内外文武品级,廕入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曾逢 天启 乾恩荫,又见 弘光 嗣 厂公 。”
《國語辭典》:西陵 拼音:xī líng
1.泛指皇帝的陵寝。《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2.复姓。如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
2.复姓。如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