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絮帛
棉絮与布帛。泛指轻暖之御寒物品。《南齐书·孝义传·华宝》:“同郡 刘怀胤 与弟 怀则 ,年十岁,遭父丧,不衣絮帛,不食盐菜。”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诸生喜黌塾之广,庶老加絮帛之优。”
《骈字类编》:黄帛
宋史礼志:见青缕下。
《骈字类编》:帛氏
后赵录:佛图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
《骈字类编》:绛帛(绛帛)
周礼春官王位:设黼依。注:斧谓之黼。其绣黑白采,以绛帛为质。依其制如屏风然。 史记五帝纪注:蚩尤冢在寿张县,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名为蚩尤旗。 唐书车服志:见绯幡下。 宋史舆服志:青旌车,赤质,曲壁,中载青旌,以绛帛为之,画青鸟于其上。
又仪卫志:幡,本帜也,貌幡幡然,有告止、传教信幡,皆绛帛错采为字。
又仪卫志:幡,本帜也,貌幡幡然,有告止、传教信幡,皆绛帛错采为字。
《骈字类编》:茶帛
宋史真宗纪:祥符元年十月,宴近臣泰山父老于殿门,赐父老时服茶帛。
《骈字类编》:帛冠
左传: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骈字类编》:帛和
神仙传:帛和字仲理,辽东人也。入地胏山事董奉,奉以行气服术法授之,告和曰:吾道尽此,不能得神丹金砂,周游天下,无山不往。汝今少壮,广求索之。和乃到西城山事王君,王君语和大道诀,后入林虑山为地仙。
分类:帛和
《漢語大詞典》:重帛
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绸衣。《尹文子·大道上》:“昔 晋 国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