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帛屩
释名见上。
《骈字类编》:帛烂(帛烂)
唐书辛替否传:睿宗立,罢斜封官十馀人,俄召复之。方营金仙、玉真观,替否以左补阙上疏曰:太宗升下之祖,拨乱立极,得至。治之体,省官清吏,举天下职司无虚授,用天下财帛无枉费。赏必待功,官必得才,为无不成,征无不服,不多寺观而福禄至,不度僧尼而灾殃灭。阴阳不愆,五谷遂成,粟腐帛烂,万里贡赋,百蛮归款,享国长久,多历年所。陛下何惮而不法之。
《骈字类编》:帛亭
水经注见上。
《國語辭典》:帛丸 拼音:bó wán
在布帛上写字后,搓成丸状,用来暗递消息。《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列传中。李希烈》:「及希烈死,子不发丧,欲悉诛诸将乃自立,未决。有献含桃者,窦请分遗仙奇妻,听之,因蜡帛丸杂果中,出所谋。」
《骈字类编》:帛乡(帛乡)
水经注:康沟又东径扶沟县之白亭北。陈留风俗传曰: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名,在七十二亭中。
《骈字类编》:帛帐(帛帐)
艺文类聚:傅子曰:太祖武皇帝恐嫁娶之僭上,公主适人不过帛帐,从婢十人而已。
《分类字锦》:帛砧裁磬
梦溪笔谈:唐独异志云:唐承隋乱,乐簴散亡,独无徵音。李嗣真密求得之,闻弩营中砧声,求得丧车一铎入振之于东南隅,果有应者。掘之得石一叚,裁为四具,以补乐簴之阙。此妄也。声在短长厚薄之间,故考工记:磬氏为磬,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磨其毫末,则声随而变。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声哉?兼古乐宫商无定声,随律命之,迭为宫、徵。嗣真必尝为新磬,好事者遂附益为之说。既云裁为四具,则是不独补徵声也。
分类:磬
《韵府拾遗 纸韵》:帛履
崔寔四民月令:八月,制韦履。十月,作帛履。
《骈字类编》:赤帛
周礼司常:通帛为旃。疏:周建子物萌,色赤,今旌旗通体尽用绛之赤帛,用周之正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