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化干戈为玉帛(化干戈為玉帛)  拼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兵器,代表战争;玉帛,古时诸侯会盟朝聘所携带的玉器、丝织品等礼物,做为礼尚往来之用。「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将战争转变为和平。如:「经过别人劝和后,他俩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由仇人变为朋友了。」
《漢語大詞典》:縠帛
泛指丝织物。 清 唐甄 潜书·尚治:“ 吴 越 之民衣縠帛,食海珍; 河 汾 之民衣不过布絮,食不过菜饼。岂东人侈而西人约哉?风使然也。”
《高级汉语词典》:笏帛
盛笏的袋
《高级汉语词典》:齑盐布帛
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
《骈字类编》:榖帛
后汉书庞参传:今复募发百姓。调取榖帛。衒卖什物,以应吏求。外伤羌虏。内困徵赋。 魏志和洽传:太祖建立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榖帛,由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馀之务,以为军戎之储。 晋书食货志:孝武太元二年,除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三斛,唯蠲在役之身。八年,又增税米,口五石。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榖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傅咸禁奢上书:臣以为榖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 元稹茅舍诗:号呼怜榖帛,奔走伐桑柘。
《漢語大詞典》:帛拜
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类说》卷三五引 唐 刘存 《事始》:“古者妇始见舅姑,持香缨以拜,五色綵为之。 隋 牛弘 上议,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帛拜,以代香缨。”
《骈字类编》:帛带(帛带)
宋史阇婆国传:其船中妇人名眉珠,椎髻,无首饰,以蛮布缠身,颜色青黑,言语不能晓,拜亦如男子膜拜。一子项戴金连锁子,手有金钩,以帛带萦之,名阿噜。
《漢語大詞典》:帛迭
1.用棉纱织成的布。
分類:棉纱
《漢語大詞典》:帛叠(帛疊)
用棉纱织成的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哀牢:“土地沃美,宜五穀、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綾锦。” 李贤 注引《外国传》曰:“ 诸薄国 女子织作白叠花布。”
分類:棉纱
《骈字类编》:帛段
金史五行志:崇庆元年七月辛未,未时有风从东来,吹帛一段,高数十丈,宛转如龙,坠于拱辰门内。
《骈字类编》:帛舫
唐书许景先传: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景先由吏部侍郎为虢州刺史,凡刺史十一人。治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具,奏太常乐,帛舫水嬉,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且给纸笔,令自赋,赉绢三千遣之。
《骈字类编》:帛耗
元稹 阴山道乐府 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
《國語辭典》:帛画(帛畫)  拼音:bó huà
画于丝织品上的图画。尝于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三幅,又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五件,线条有力,色彩明丽。
《骈字类编》:帛屐
释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者。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践泥者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谓之屐也。
《分类字锦》:帛巾袜眼
北史皇甫玉传:皇甫玉不知何许人也。善相人。文宣即位。试玉相术。故以帛巾袜其眼。使历摸诸人。至文宣曰:此最大达官。于任城王曰:当至丞相。于常山长广二王并曰:亦贵。至石动桶曰:此弄痴人。至二供膳。曰:正得好饮食而已。
分类: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