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隔帛儿(隔帛兒)  拼音:gé bó ér
把碎破布黏糊多层,做为鞋垫之用,称为「隔帛儿」。《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邻家好低声问:『觅与奴糊隔帛儿?』」
《分类字锦》:閤门垂帛(閤门垂帛)
酉阳杂俎今閤门有宫人垂帛引百寮或云自则天或言因后魏
分类:
《分类字锦》:多于帛缕(多于帛缕)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分类:砖瓦
《骈字类编》:绯帛(绯帛)
元史舆服志告止幡绯帛错䌽为告止字承以双凤立仗者红罗销金升龙
又忠义传魏中立守饶州贼既陷湖广分攻州郡所在无赖子多乘间窃发削竹为枪截绯帛为巾襦弥野皆赤中立闻警即率丁壮守备贼至以义兵郤之
《國語辭典》:化干戈为玉帛(化干戈為玉帛)  拼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干戈,兵器,代表战争;玉帛,古时诸侯会盟朝聘所携带的玉器、丝织品等礼物,做为礼尚往来之用。「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将战争转变为和平。如:「经过别人劝和后,他俩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由仇人变为朋友了。」
《漢語大詞典》:縠帛
泛指丝织物。 清 唐甄 潜书·尚治:“ 吴 越 之民衣縠帛,食海珍; 河 汾 之民衣不过布絮,食不过菜饼。岂东人侈而西人约哉?风使然也。”
《高级汉语词典》:笏帛
盛笏的袋
《高级汉语词典》:齑盐布帛
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
《骈字类编》:榖帛
后汉书庞参传:今复募发百姓。调取榖帛。衒卖什物,以应吏求。外伤羌虏。内困徵赋。 魏志和洽传:太祖建立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榖帛,由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馀之务,以为军戎之储。 晋书食货志:孝武太元二年,除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三斛,唯蠲在役之身。八年,又增税米,口五石。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榖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傅咸禁奢上书:臣以为榖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 元稹茅舍诗:号呼怜榖帛,奔走伐桑柘。
《漢語大詞典》:帛拜
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类说》卷三五引 唐 刘存 《事始》:“古者妇始见舅姑,持香缨以拜,五色綵为之。 隋 牛弘 上议,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帛拜,以代香缨。”
《骈字类编》:帛带(帛带)
宋史阇婆国传:其船中妇人名眉珠,椎髻,无首饰,以蛮布缠身,颜色青黑,言语不能晓,拜亦如男子膜拜。一子项戴金连锁子,手有金钩,以帛带萦之,名阿噜。
《漢語大詞典》:帛迭
1.用棉纱织成的布。
分類:棉纱
《漢語大詞典》:帛叠(帛疊)
用棉纱织成的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哀牢:“土地沃美,宜五穀、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綾锦。” 李贤 注引《外国传》曰:“ 诸薄国 女子织作白叠花布。”
分類:棉纱
《骈字类编》:帛段
金史五行志:崇庆元年七月辛未,未时有风从东来,吹帛一段,高数十丈,宛转如龙,坠于拱辰门内。
《骈字类编》:帛舫
唐书许景先传: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景先由吏部侍郎为虢州刺史,凡刺史十一人。治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具,奏太常乐,帛舫水嬉,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且给纸笔,令自赋,赉绢三千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