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青罗帖子(青罗帖子)
乾淳岁时记:端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禬。
分类:端午
《漢語大詞典》:凝帖
犹安定。 唐 欧阳詹 《回鸾赋》:“夫何降一人兮,将凝帖乎万方。”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匿名帖
以攻讦为目的而书写的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帖子。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引《鉴撮》:“ 明 武宗 朝有投匿名帖於丹墀者,帖言 刘瑾 乱政。” 何英芳 《〈啸亭杂录〉点校说明》:“ 嘉庆 二十年十一月有人投匿名帖控告他凌辱大臣,对庄头滥用非刑,因而被削去王爵,圈禁三年。”
《國語辭典》:泥金帖子  拼音:ní jīn tiě zi
以金屑涂饰的笺简,唐代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时所用。宋。杨万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漢語大詞典》:票帖
用于票拟的便笺。 明 张居正 《进世宗御笔疏》:“兹臣等恭查阁中所藏皇祖亲笔圣諭六十三道,御製四十四道,圣旨并票帖七十道……进上睿览。”
分類:票拟
《分类字锦》:片纸将帖(片纸将帖)
酉阳杂俎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常访唐居士因止宿唐呼其女曰可将一下弦月子来其女遂帖月于壁上如片纸耳祝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
分类:
《漢語大詞典》:身帖
旧时表明身份的证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牙税》:“牙税,乃市侩之身帖,以一帖凡蔽数十人。”
《漢語大詞典》:升平帖
晋 王羲之 法帖名。此帖书于 晋 穆帝 升平 二年(公元358年),故名。《晋史》称“ 逸少 书暮年方妙”,此帖距其终才三载,故尤为名贵。
《漢語大詞典》:生辰吉帖
即庚帖。《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颜俊 道:‘多带些人从去,肯便肯,不肯时打进去,抢将回来。便告到官司,有生辰吉帖为证。’”参见“ 庚帖 ”。
分類:庚帖
《國語辭典》:庚帖  拼音:gēng tiě
古代议婚时,男女双方交换写明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的帖子。因其记载双方各自的生辰年月,故称为「庚帖」。明。高明《琵琶记》第六出:「合婚问卜若都好,有钞,只怕假做庚帖被人告,吃拷。」也称为「八字帖」、「八字全帖」。
《漢語大詞典》:双红拜帖(雙紅拜帖)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亦省称“ 双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咧,双红咧,只怕不容易罢。”
《漢語大詞典》:双红名帖(雙紅名帖)
即双红拜帖。《老残游记》第四回:“只见一个人……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参见“ 双红拜帖 ”。
《漢語大詞典》:双红拜帖(雙紅拜帖)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亦省称“ 双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咧,双红咧,只怕不容易罢。”
《漢語大詞典》:税帖
旧时官府给予纳税人的纳税凭证。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予里有僧寺曰 南华 ,藏 杨 李 二氏税帖,今尚无恙。予观 行密 所徵产钱,较之 李氏 轻数倍。”
《國語辭典》:说帖(說帖)  拼音:shuō tiě
条陈意见及办法的书简。《老残游记》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
《漢語大詞典》:试帖诗(試帖詩)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漢語大詞典》:剪帖
见“ 剪贴 ”。
《國語辭典》:剪贴(剪貼)  拼音:jiǎn tiē
1.从书报、杂志上剪下文章、资料,贴在纸上或本子上。
2.一种手工工艺,用彩色的纸剪成文字或图案,贴在纸上或别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