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谕帖(諭帖)  拼音:yù tiě
晓告的文帖。《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个谕帖,谕门下总管叫茶厨伺候。」
《漢語大詞典》:柱帖
指楹柱上的对联。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今 关神武 庙徧海内,然柱帖絶少佳者。”
《漢語大詞典》:朱笔帖(硃筆帖)
犹朱笔官票。
《漢語大詞典》:朱笔帖(朱筆帖)
1.犹朱笔官票。
《国语辞典》:执凭文帖(执凭文帖)  拼音:zhí píng wén tiě
凭證、證明文件。《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三年前出了宋江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分类:證明文件
《國語辭典》:招帖  拼音:zhāo tiē
贴在公共场所的广告文字、图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并且在粉白墙上写著大字招帖,写明专备学堂之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认尸的招帖,已经贴遍城厢内外。」
《國語辭典》:招贴(招貼)  拼音:zhāo tiē
1.张贴。如:「任意招贴广告,不仅违法,而且有碍市容观瞻。」
2.贴在公共场所的广告。《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漢語大詞典》:直帖
不经中转,直接上报或下达的公文。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专奏事, 唐 制也。租庸直帖,沿伪 梁 之弊,不可为法。今 唐 运中兴,愿还旧制。”
《分类字锦》:摘帖乌珠(摘帖乌珠)
南史柳恽传:恽尝与琅琊王瞻博射。嫌其皮阔。乃摘梅帖乌珠之上。发必命中。观者惊骇。
分类:梅杏
《漢語大詞典》:妥首帖耳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分類:驯服恭顺
《漢語大詞典》:无名揭帖(無名揭帖)
指不具名的揭人隐私的字条。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一:“新领事 沈崇勋 ,一到任就有人粘无名揭帖骂他。”
《国语辞典》:无名帖(无名帖)  拼音:wú míng tiě
内容为攻讦或恐吓他人,而不具真实姓名的信件。也称为「黑帖」、「黑函」。
《漢語大詞典》:五言试帖(五言試帖)
科举考试中所作的五言诗。 唐 以来,科举考试中以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限定韵脚。其诗大都为五言或七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这种诗体称试帖诗。 清 代试帖诗,格律限制更严,内容大多为皇帝歌功颂德。《花月痕》第七回:“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
《漢語大詞典》:蔚帖
见“ 蔚贴 ”。
《漢語大詞典》:蔚贴(蔚貼)
亦作“ 蔚帖 ”。 熨贴,妥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头风即是有,头巾儿蔚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柳眉星眼,杏腮桃颊,口儿小,脚儿弓,扮得蔚贴。”
分類:妥贴
《漢語大詞典》:问慰帖(問慰帖)
唐 贞观 时,购求前代墨迹很严,除了吊丧问疾书迹,其他都收入内府。这类未入内府的书简流传民间,俗称“问慰帖”。 宋 米芾 《寄绍彭》诗:“ 萧 李 騃子弟,不收问慰帖。”参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漢語大詞典》:堂帖子
见“ 堂帖 ”。
《國語辭典》:堂帖  拼音:táng tiě
唐宰相处分公事的手谕文书。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堂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也称为「堂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