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25,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句希仲(字 衮臣 )
董希颜
贾同(字 希得、公疏 罔 存道先生 )
范琪(字 希世 )
邹希衍
刘希元
范仲淹(世称 小范老子、龙图老子、吃齑宰相 别称 范履霜 字 希文 文正 )
张仿( 放 字 希古 )
段少连(字 希逸 山 )
孙唐卿(字 希元、尧臣 号 闲叟 )
谢绛(字 希深 )
许希
包拯(世称 阎罗包老 字 希仁 孝肃 )
张铸(字 希颜 )
其它辞典(续上)
张希颜句希仲(字 衮臣 )
董希颜
贾同(字 希得、公疏 罔 存道先生 )
范琪(字 希世 )
邹希衍
刘希元
范仲淹(世称 小范老子、龙图老子、吃齑宰相 别称 范履霜 字 希文 文正 )
张仿( 放 字 希古 )
段少连(字 希逸 山 )
孙唐卿(字 希元、尧臣 号 闲叟 )
谢绛(字 希深 )
许希
包拯(世称 阎罗包老 字 希仁 孝肃 )
张铸(字 希颜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1051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衮臣。句中正子。真宗景德六年进士。为江都主簿,历知高邮军及岳、安、袁、吉筠等州。通训诂,工篆隶书,善为诗。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三
董希颜,真宗咸平二年曾举进士落第。仁宗天圣初知深州。后为权大理少卿公事、国子博士。五年,诏宰臣吕夷简等参定令文,命希颜充详定编敕所详定官,「精习法令,编录有绪」,为时所称。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四、食货一之二一、食货二○之七、刑法一之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临淄人,字希得。原名罔,字公疏。笃学好古,有时名。年四十余,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因拒权臣王钦若罗致,闲居多年,始补历城主簿。后通判兖州。仁宗天圣初,上言力陈丁谓之伪、寇准之冤。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私谥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全宋诗
贾同,字希得(清雍正《山东通志》卷二八之二作德),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初名罔,字公疏,年四十馀,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补历城主簿,改通判兖州。仁宗天圣中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已佚。《宋史》卷四三二有传。全宋文·卷二七九
贾同,字希得,初名罔,字公疏,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笃学好古,有时名,大中祥符四年,年四十馀方举进士。补历城主簿,为大理评事,通判兖州。天圣初上书,言丁谓欺罔君上,寇准忠亮,时人以为难。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世。范仲淹从兄。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开封府法曹,知鄞县,修葺堰埭百余,决导潴积。徙知常熟,兴水利以溉田。以荐累迁通判泰州,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邹希衍,馀干(今属江西)人。元明观道士。仁宗天圣间遇吴人张台符授以丹术,四十年不置枕席,年九十而化(清康熙《馀干县志》卷一○)。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二年(1024)任台州知州。天圣七年(1029)任建昌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全宋诗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历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词学图录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苏州吴县。庆历间授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词一卷,见《彊村丛书》。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直言立朝,屡遭贬黜。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皇祐四年卒,谥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放。宋建州崇安人,字希古。张峤子。第进士。调崇仁令,修粹堰万金坡,以增灌溉。后监镇州粮料。真宗至澶渊,闻其名,累迁太常博士。仁宗时历知容、亳、泰、泗、岳、吉六州。会江淮发运张纶举仿自代,再命知泰州,复历数郡,官至工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1039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希逸。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登词学科。历知崇阳、蒙城、名山、金华诸县,累迁太常博士。仁宗明道二年,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屡谏郭皇后不当废。出任两浙转运副使,徙淮南、陕西,皆有治绩。河东地震,奉使安抚,还,擢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广州。西夏李元昊反,范仲淹荐其才堪将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改渭州,命未至而卒。全宋文·卷四一二
段少连(九九四——一○三九),字希逸,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大中祥符七年举服勤词学科,历知崇阳、蒙城、名山等县。明道二年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与范仲淹等伏阁极言郭皇后不当废。后除尚书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为三司度支判官,两浙转运副使,淮南、陕西转运使,入兼侍御史知杂事,三司度支副使。擢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广州。时元昊反,范仲淹荐少连才堪将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宝元二年卒,年四十六。见范仲淹《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范文正公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元。少有学行,韩琦甚器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第一。通判陕州,熟谙吏事,体恤民情。旋遭父丧,毁瘠呕血而卒。全宋诗
孙唐卿,字尧臣,号闲叟,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1039 【介绍】: 宋杭州富阳人,字希深。谢涛子。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知汝阴县。仁宗朝累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太常礼院。数言朝政弊病,进《圣治箴》。后出知邓州。以文学知名,所至修建学舍,力兴儒学。为官清廉,卒之日,家无余资。有文集。全宋诗
谢绛(九九四~一○三九),字希深,富阳(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出通判常州。天圣中会修国史,为编修官。史成,迁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景祐中,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太常礼院。使契丹还,出知邓州。宝元二年卒,年四十六。有文集五十卷(一作八十卷),已佚。事见《临川集》卷九○《谢公行状》,《宋史》卷二九五有传。今录诗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一一
谢绛(九九四——一○三九),字希深,杭州富阳(今浙江富阳)人,涛子。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甲科,知汝阴县。以文章为杨亿所荐,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仁宗朝,累迁太常博士,历判州府,为国史编修官,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太常礼院。绛在位屡陈时弊,建白政事,革正典制。所至建学舍,兴儒学。著文集八十卷、《韩非子注》二十卷、《公孙龙子注》三卷。文章议论,为儒林一时所宗。宝元二年卒,年四十六。《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以医为业,补翰林医学。仁宗景祐元年,用针灸治愈帝疾,授翰林医官。以所得赏赐,筑扁鹊庙于开封城西隅。后官至殿中省尚药奉御。有《神应针经要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62 【介绍】: 宋庐州合肥人,字希仁。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擢监察御史,建言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知扬、庐、江宁、开封等州府,迁右司郎中。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断讼明敏正直,开正门,令讼者直到堂前,自陈曲直,杜绝吏奸。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权御史中丞,迁三司使,拜枢密副使。卒谥孝肃。有《包孝肃奏议》。全宋诗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知建昌、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庆历三年(一○四三),拜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出为京东转运使。七年,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六○)。皇祐四年(一○五二),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七二)。嘉祐元年(一○五六),为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同上书卷一八四)。三年,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一八七)。四年,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同上书卷一八九)。六年,迁给事中,寻拜枢密副使(同上书卷一九三)。七年卒,年六十四。谥孝肃。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史》卷三一六有传。全宋文·卷五三八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天长县,徙端州,累迁监察御史。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皇祐二年,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四年除龙图阁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徙知瀛、扬、庐、池、江宁、开封等州府。嘉祐三年,权御史中丞,次年权三司使。六年,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卒于任,谥孝肃。拯向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避权贵。《宋史》卷三一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