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庶几(庶幾)  拼音:shù jī
1.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西游记》第二五回:「饶了他,也是师父的人情;不饶他,我们也拿住个贼在,庶几可以免我等之罪。」
2.相近、差不多。《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唐。韩愈祭田横墓文〉:「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也作「庶乎」。
3.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几」。《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张昭》:「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光辉、光亮。《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南朝梁。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2.比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彩的仪容。敬称他人的容貌。《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
4.日月。《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5.比喻时光、岁月。唐。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6.情形、境况。《红楼梦》第九一回:「宝蟾回来,将薛蝌的光景一一的说了。」
7.风光、景色。《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传》:「青蛉县禺同山有碧鸡金马,光景时时出见。」
8.趣味、意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不必逐日逐夜,件件细述,但只拣有些光景的,才把来做话头。」
9.女孩。《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女孩儿道:『借问则个,范二郎在那里么?』酒博思量道:『你看二郎,直引得光景上门。』」
10.希望、苗头。《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见说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
11.模样、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莫妈也见双荷年长,光景妖娆,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左右、上下。约计之词。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自离了师父,可早五日光景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
2.大概,因情形而推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台还说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
《漢語大詞典》:所愿(所願)
(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國語辭典》:准拟(准擬)  拼音:zhǔn nǐ
1.打算、准备。唐。白居易 不准拟诗二首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
2.排定、拟订。《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
《國語辭典》:准拟(準擬)  拼音:zhǔn nǐ
1.确定、一定。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出:「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皇雏准拟朝阳,乌鹊情恐难终养。」
2.打算、准备。唐。白居易 吾庐诗:「眼下营求容足地,心中准拟挂冠时。」宋。陆游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诗:「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
3.希望、盼望。唐。白居易 种柳三咏之二:「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
《國語辭典》:觖望  拼音:jué wàng
所愿不满而生怨。《史记。卷五一。荆燕世家》:「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
《漢語大詞典》:生望
(1).复生之望。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属纊生望尽,闔棺世业埋。”
(2).指希望。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今值 张之洞 死, 湘 路大有生望之时。”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他划了一百七十几个印子,始终没放弃生望。”
分類:复生希望
《國語辭典》:指望  拼音:zhǐ wàng
期盼、盼望。《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战无不胜,功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红楼梦》第四六回:「金家媳妇自是喜欢,兴兴头头去找鸳鸯,指望一说必妥。」
《國語辭典》:企及  拼音:qì jí
1.踮起脚才能达到。比喻勉力去做,希望能达到。《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盖企及进取,士子之常志。」
2.赶上。《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漢語大詞典》:幸愿(幸願)
希望。 唐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诗:“冥期儻可逢,生尽会无缘。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分類:希望
《漢語大詞典》:幸望
(1).犹希望。带祈求语气或表示客气。《水浒传》第六二回:“ 宋江 起身把盏,陪笑道:‘夜来甚是衝撞,幸望宽恕。’”
(2).谓非分之想,侥幸之心。 清 唐甄 潜书·两权:“如是,则人心信服,不为苟免,不为幸望,不约而同,不戒而遵。此法之为固一也。”
《國語辭典》:冀望  拼音:jì wàng
希望、期望。汉。王充《论衡。命义》:「遭命者,行善而得恶,非所冀望。」《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敬瑭在镇尝称疾,每谓病体羸瘠,不堪为帅,冀望朝廷不生猜忌的意想。」
《漢語大詞典》:幸冀
希望;希求。 汉 王充 论衡·死伪:“ 文王 见棺和露,惻然悲恨,当先君欲復出乎,慈孝者之心,幸冀之意,贤圣惻怛,不暇思论,推生况死,故復改葬。”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分類:希望希求
《漢語大詞典》:徯望
希望;期待。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仁恕温厚,足以慰答徯望;虚心无我,足以容受正直。” 明 张居正 《答藩伯贺澹庵书》:“ 楚 中徯望已久,幸遄发征麾,以慰引领,无事盘桓。”
分類:希望期待
《漢語大詞典》:庶望
犹希望。《后汉书·桓帝纪》:“庶望羣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庶望上裨圣道,下益将来。”
分類:希望
《國語辭典》:乞求  拼音:qǐ qiú
恳切的祈求。《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张嶷传》:「屡乞求还,乃徵诣成都。」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寡人乞求他左右,他比那落伽山观自在无杨柳,见一面得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