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严师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严师范(16世纪—17世纪),字大亦,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严师范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吏部观政,五年授将乐县知县,十一年(1638年)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十二年升职方司员外郎,督捕。同年获授兵部武选司郎中,十三年官至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他任官时尽心奉法,人称廉明,薪俸有馀就会捐款兴建桥梁和津渡,之后得起用为河南巡抚,惟未赴官就去世,葬在东弦乡土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广东潮阳人,俗姓林,字木陈。年二十弃诸生为僧,继密云悟和尚之后,主浙江天童寺。顺治十六年,徵召至京,封弘觉禅师。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木陈。潮州林氏子匡庐薙染。依悟和尚天童座下。掌记室有年。受请继席。僧问。如何是天童境。师曰。廿里松关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閒移拄杖松根立。笑问客从何处来。曰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看脚下。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你吃粥也未僧拟议。师曰。诸佛过去久矣。上堂。释迦老子道。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古德道。才入思惟。便成剩法。且道名字既同。因甚么有利有害。红粉易妆端正女。无钱难做好儿郎。示众云。有一人三头八臂。有一人无背无面。同到天童门下。且道安下那个即是。一晚入堂。大叫曰。适来栏中不见了牛。普请诸人把火上山寻牛去。众愕然。一僧才出。师便归方丈。常举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话颂曰。草鞋踏遍江南雪。归看庐山石上云。却笑閒身犹未老。寻梅几度出松门。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道忞,字木陈,号梦隐,潮阳林氏子也。薙染于匡庐开元先若昧明,受戒具于悯山。清顺治时,赐号“弘觉禅师”,更寺名曰“弘法”,锡以敕印,赉予甚盛。敕曰:“朕惟佛会拈华,妙心传于迦叶。禅行面壁,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华竞秀。荫法云于真际,火宅晨凉。耀慧日于康衢,重昏夜晓。以至眴目扬眉,擎拳举指,皆合宗门之妙谛,得教外之灵机。诚非他学可知,亦岂意生所度。眷言道行,冀觌高踪,实悟真如,必先玄觉。咨尔禅僧道忞,嗣法天童,传宗临济。克證无生之旨,机自玄明。允通向上之关,悟称真谛。尝稽载籍,祈会性真,间览玄文,深嘉妙义。故时于听政之暇,询尔以法道之微。乃名言之不繁,克随机而得解。玄关幽键,感即能通。遥源浚波,酌之不竭。传一镫于种智,了万法于真空。广量出于凡心,元明踰于宿学。引之于有,高谢四流。推之于无,俯弘六度。信乎凡之可以證圣,惟觉足以悟迷。非同测海窥天,固已登堂入室。堪主法门之席,允称禅众之尊。是用封尔为弘觉禅师,锡之敕印。于戏!慈周万有,大身遍于十方。利济四生,本觉超乎三世。俾举代咸登仁寿之域,在随方而启般若之门。其益懋尔勤修,庶弘开夫正梵。式承嘉命,丕阐宗风。钦哉!”以康熙甲寅六月示寂,寿七十又九,荼毗,顶骨五采,齿无损痕,塔于平阳黄龙峰下。所著有《纪年》、《专谱》、《语录》、《诗文集》及《北游录》。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仲虎,邑庠增广生,万历二十六年生。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云师(?—17世纪),字雷岸,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市)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云师是诸生黄学诗的孙子,父亲黄开先专门研究经学;他自己则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乡试举人,到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历任吏科、户科给事中,弹劾傅永淳颠倒选法,非常失职。范复粹成为首辅,他上疏说首辅需要有才识度三者。令复粹怨恨请罢,他则调任兵科。之后他曾抗疏考核京卿,理据详细切实,得郑三俊重视;又负责催收湖广、广东粮饷,提出免去郧阳、襄阳两地积欠的三十六万石粮饷。弘光帝继位,黄云师依次转官刑科左给事中和兵科都给事中、大理右丞;隆武帝时,升任右少卿,到九江、瑞州、饶州等地募兵及恢复,再升为大理寺卿。事败后,他住在莲花峰,不接受清朝徵召,闭门著书,七十七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音(?—一六六一),字梵音。番禺人。俗姓曾,原名起霖,字湛师。诸生。天然禅师从弟。明桂王永历九年(一六五五)于栖贤登具,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天然老人还雷峰。十五年,游罗浮,坐化华首台上。著有《古镜遗稿》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寂光,字三昧,姓钱氏,广陵人也。母感异梦而生,年二十一礼净源,始出尘俗。初从雪浪习贤首教观,既彻宗乘,遍参名宿,紫柏、云栖皆相器重。具戒于慧云,益精毗尼。及邀帝眷,弘戒五台,遂升副座助其教授,盖其行解轶伦,词旨玄鬯,律学中兴,光有力焉。寻以道贵潜修、功深宥密,乃闭关于小天台。面壁治心,妙观有得,谓理穷虚悟,学归实践。因发脚历衡岳,登庐阜,江州众信延住东林,池中白莲不种自生,符远公再来之谶。又与塔龛中得晋太尉陶侃所奉文殊金像,憨山目验,为之作记刻石。复徇众请,移锡衡山雉潭。相传潭下有龙,时见怪形,光为说戒,竟自驯伏。晋藩闻之,遣使迎迓,戾止清凉,为建龙华大会,宏敷戒席。藩妃斋肃,供紫伽黎。回驻维扬,兴石塔寺,掘地得舍利小金塔及断碣,有“坡公石塔得三昧”之语,名号符合,惊为夙记。尝演戒于金陵大报恩寺,浮屠放光者二十馀夜。都人请兴宝华寺,山旧为宝师道场,妙峰立铜殿于山巅。光至,开千华大社,学侣云集,院宇重新。崇祯壬午,荆王请兴沩仰道场。癸未,奉诏主修报恩,宏光改元,金陵设坛谶荐,特赐紫衣白金,敕文武百官迎谒于寺,称国师焉。以乙酉六月四日,寂于山寺。先三日命侍者进历,指示化期,曰:“吾为大明律师,说法利生,垂四十年,吾愿毕矣,当与众别。”届期,命具汤浴,更衣跏趺,诫众号佛,端坐而逝。光道相清粹,丰骨凛然,慈蔼接物,孜孜不倦。慨世末道污,轻蔑毗尼。乃服膺师传,专宏律法,足迹遍海内,临坛演戒百有馀所。最后,鲁王请宏戒于越之大能仁寺。又主嘉兴三塔寺坛。潞王请登昭庆古佛戒坛,尤为勤瘁,修建梵宇凡十数处,所至感应皆不可思议,出于意念之表。寿六十有六,坐夏四十有一,立塔华山千华社,龙山额曰“光明金刚”,谥“净智律师”。所著《梵纲直解》四卷及《十六观经忏法》。清乾隆时,释福聚奏请以《梵纲直解》编入大藏,从之。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维基
祁熊佳(1608年2月3日—1673年9月25日),字非熊,又字文载,号师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祯九年(1636年)中式丙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进士,选授福建南平县知县,催收革除火耗,命令民众将税款投入匮中,又淘汰索价守宿的船夫;迁兵科给事中。弘光年间,马士英以王之明假冒太子交付三法司审讯,藉词诬陷黄澍、姜曰广为幕后主使。他当众说:「现在不知道太子真伪,若胡乱施加笞刑,如何令天下信服?如今朝廷老成凋落,又同时罗织冤狱,这样什么意思?」因此马士英终止此事;不久他也在朝廷选采女期间上疏千字奏章反对。左良玉带兵讨伐马士英,徵召祁熊佳,他说:「国贼马士英令神人共愤,我当然想亲手杀死他以谢天下,但将军带兵东向出师无名,恐怕难以服众。」左良玉不听,唯这番话令时人传诵。到鲁王朱以海监国,任命他监督张名振军队渡江;隆武帝改任改福建道御史,加尚宝司丞,升任左中允、侍读;福京沦陷后不再出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少为复社名士。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东西均》、《浮山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弘智,字无可,别字药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祯庚辰进士,官检讨。初为报恩寺僧,后开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
词学图录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逃禅以后名行通、无可、五老、弦智、愚者、墨历、木立、药地、极丸、浮庐等。安庆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著述百余种,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识》,又有《药地炮庄》、《东西均》哲学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
维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科学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方以智幼禀异慧,六岁知文史,博览群书。早年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崇祯七年(1634)桐城民变,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随家人避居南京。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严刑拷打。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入南明永历朝,除经筵讲官,因伪书案被免职。自行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出家为僧,改名换姓,人称“药地和尚”。因“粤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狱,又押往广东对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殉国。一说坐化。据说,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时,在社会底层,推动了秘密结社天地会的发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祯庚辰进士,授翰林检讨,有《浮山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兴化人,字我师。顺治初诸生。父为怨家诬告下狱,将被害。嘉谟怀血书投河自尽。两淮盐运使闻其事,遂出其父,葬嘉谟,而抵诬告者罪。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金堡(1614-1680) 字道隐,号卫公。浙江仁和人。后归瞿式耜,桂林破,出家为僧,法名今释,字澹归,又号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师,驻锡韶州丹霞寺。工诗文,尤精于词,抒兴亡之感、家国之恨,语多痛切。有《遍行堂集》。词集名《遍行堂词》。
维基
金堡(1614年—1680年9月11日),字道隐,号卫公,法名今释,字澹归,号性因,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明末、南明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第五十二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官山东临清州知州。明永历二年(1648年)授官兵科给事中。号称「五虎」之一,以直言敢谏,被称为虎牙。在《驳何吾驺疏》中痛斥何吾驺、黄士俊:「黄士俊在佟虏坐中见先臣子壮极刑,四十三年状元及第,而不早死真不幸耳。后与吾驺携手同来,为国贼乎?……若叩头养甲,满口老爷,则吾驺之礼义逊让也。臣为太祖高皇帝而骂之,何体面之有?」明永历四年(1650年)陈邦傅、马吉翔一同指控金堡为「北人间谍」,遭到锦衣卫的严刑拷打,腿部残废,被黜戍清浪卫(今贵州省岑巩县境内),因瞿式耜连上七疏营救,留居桂林。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发为僧,法名今释,字澹归,号性因。明永历六年(1652年)至广州,投奔海幢寺的高僧天然禅师。后曾为尚可喜树碑立传《平南王元功垂范》。墓塔在广东仁化丹霞半山中,云雾可嘉。
僧行森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广东博罗人,俗姓黎,号茆溪。受法于通琇,居杭州龙溪庵。顺治间随师至京师,召对称旨,留京师数年。顺治帝欲封为禅师。以身为弟子,不敢与师同受封号,力辞,复还龙溪。雍正间追封明道正觉禅师。有《语录》。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行森,字筇溪,别号慈翁。姓黎氏,博罗人。生质清颖,器宇神俊。年及壮,游,偶感疲困,倚枕间,忽闻鼓吹声,顿省根源,不从他有。遂决志出家,依雪峤信。信寂后,乃参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林琇,洞明心要。琇令分座说法,四众参承,机辩敏捷,解说入妙。一时目为大鹏劈海,且称为“森铁棒”云。及开化龙溪,缁侣云集。清室龙兴,世祖入关,奠鼎燕京,崇礼佛乘,诏集高僧。时顺治戊戌,玉林琇应召入都,因令森主报恩。己亥,玉林还山,森奉诏留京师。世祖恩眷,礼遇优渥,屡降谕旨,欲加封号。森以师弟不敢并受,辞之甚力。既而请谒五台,宿显通寺。寺前遇一老妪,手持竹篮,口嚼石子。与语,深明宗旨,呼森为大通佛。自五台还京,乞归龙溪。世祖名所居寺曰圆照。御书题赐,以宠异之。森持律精纯,导众严整,雅有百丈风。受世祖知遇甚深,及其归里,如日边云影,既离绛霄,即随意孤飞断崖荒水间,不挂一丝。康熙十六年游华岩,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卧数江帆。吾老此矣。”乃自刻化期,手书封龛偈而寂。春秋六十有四,僧腊三十有六。至雍正十一年,追封“明道正觉禅师”。御题赞曰:“一人首出,八表升平。爰有龙象,僧中之英。十虚融摄,正眼洞明。日光月华,水绿山青。”
黄百榖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农师,黄宗炎子。幼明敏能文,工诗词。业医。居西湖之滨,寄情吟咏,后以贫困饿死。所著《素问注》、《难经注》等均散佚不存。
黄激之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82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建阳人,初名师先,字帅先,改字静宜、波民。明末为史可法幕客。入清,回故乡,旋漫游大江南北,客死扬州。能文,尤长于诗。
方师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方师诲,字忠焉,湖广武昌府兴国州长庆里(今属湖北黄石市阳新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第三甲二百三十七名同进士出身。十一年(1654年)授山西定襄县知县。时值饥荒,方师诲屡次详细请求赈恤。十二年(1655年)因不报雹灾,降一级离任。其后历官不详。廉洁耿介,以纸为帐、以布为被。卒,清贫以至没遗产购买棺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湖广总督吴琠疏请将方师诲崇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人,字古晋,号省庐。与吴兆骞、陈维崧号为“江左三凤”。有《彭省庐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