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严事(嚴事)
(1).师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之所严事:於 周 则 老子 ……於 郑 , 子产 。”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世之所谓贤人大臣者,至南方,咸所严事。”
(2).严行,严加。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串同都总 熊佩兰 ,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漢語大詞典》:伏膺
(1).服膺。伏,通“ 服 ”。谓倾心,钦慕。
《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 许 ( 许询 )?’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 许 将北面矣。’”
《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 宋
沈辽 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归心。 南朝 梁
沈约 :“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
《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 宋
王禹偁 :“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谓从学,师事。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师事 张吾贵 , 吾贵 门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数月,乃私谓其友人曰:‘ 张生 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説,不愜吾心,请更从师。’”
《南史·刘瓛传》:“ 梁武帝 少时尝经伏膺,乃 天监 元年下詔为 瓛 立碑,諡曰 贞简先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唐 义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学 杜 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鲍 两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
《漢語大詞典》:同师(同師)
(1).一起师事;同从一师。
《庄子·德充符》:“ 申徒嘉 ,兀者也,而与 郑子产 同师於 伯昏无人 。”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鼂错 ﹞学 申 商 刑名於 軹 张恢先 所,与 雒阳 宋孟 及 刘礼 同师。”
《淮南子·缪称训》:“同师而超羣者,必其乐之者也。”
(2).同一师承。 宋
晁冲之 《赠江子我子之》诗:“ 江郎 淮海 秀,经术古同师。”
《國語辭典》:师尊(師尊) 拼音:shī zūn
对老师的尊称。如:「徒儿就此叩别师尊,下山去了。」
《漢語大詞典》:山伯
(1).山神。传说 琅琊 王知远 ,初入 茅山 ,师事 陶弘景 ,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 少室 山伯。见
《谈宾录》。
(2).称生长一百五十年的何首乌。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八·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
《漢語大詞典》:范冉
字 史云 , 东汉 陈留 人。曾师事 马融 ,通五经。 桓帝 时为 莱芜 长,遭母忧,不就。性狷急,常佩韦以自缓。罹党锢之祸,遁迹 梁 沛 间,卖卜为生,清贫自守,时或粮绝,穷居自若。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冉,或作“丹”。见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后以“范丹”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 明
邵璨 《香囊记·得书》:“喜得逆旅逢青眼,免使破甑生尘愁 范丹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看来世间听不得的是媒人的口,他要説了穷, 石崇 也无立锥之地;他要説了富, 范丹 也有万顷之财。”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谁识 范丹 守,犹甘 原宪 贫。”
《漢語大詞典》:筑台募士(築臺募士)
燕昭王 厚礼招贤,筑宫师事 郭隗 ,而贤士归之。事见
《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筑臺募士”为招贤之典。 宋
范仲淹 :“ 汤 五聘 伊尹 , 文王 躬迎 吕望 , 周公 握髮吐哺以待白屋之士, 郑武公 好贤而诗雅歌之, 燕昭王 筑臺募士而智者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