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巴务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周时巴郡南郡蛮首领。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独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四姓皆臣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巴国人。任将军。相传巴国内乱,向楚国求救,许事成酬以三城。楚既救巴,遣使请城。蔓子不予城而请持其头往谢,乃自刎。使者持其头回楚,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巴人亦以上卿礼葬其身。
田巴 朝代:战国齐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齐国人。善辩。尝辩于徂丘,议于稷下。诋毁五帝,罪责三王,一日而服千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史失其姓。秦时巴人。其先得丹穴,擅利数世,家富不可计量。清能守其业,以财自卫,人不敢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 【介绍】: 东汉魏郡内黄人,一说蜀郡人,字叔元。博涉经典。顺帝时为黄门令,迁桂阳、豫章太守,定礼兴学,所在有绩,累迁为尚书。灵帝即位,任议郎。党锢之祸起,陈蕃、窦武被诛,巴上书极谏,为陈、窦辨冤,下狱自杀。
巴肃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勃海高城人,字恭祖。举孝廉。灵帝时为议郎,与窦武、陈蕃等谋诛宦官。武等遇害,肃亦遭禁锢。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捕之。自投县,遂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2 【介绍】: 三国蜀零陵烝阳人,字子初。少知名,刘表连辟不就。北依曹操,辟为掾。尝远适交阯。刘备攻取益州,巴从交阯归备。诸葛亮数称荐之,尝谓运筹策帷幄,己不如巴。辟为左将军西曹掾。与亮等共造《蜀科》,累迁尚书、尚书令。备称帝时之文诰策命,皆出巴手。清俭不治产业,恭默守静。
全三国文·卷六十
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先主定蜀,辟为左将军西曹掾,进尚书,代法正为尚书令。
董巴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全三国文·卷二十九
巴,建安黄初间为博士,有《大汉舆服志》一卷。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李虎,曹魏时略阳郡巴氐人。《晋书》为唐太祖李虎避讳,改称李武。曹操定汉中张鲁,李虎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等移居于略阳北土,李虎归附曹操,曹操拜为将军,其子李慕为东羌猎将。曾孙李雄建立成汉后,追尊曾祖父为巴郡桓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65 【介绍】: 南朝宋河东解人,字孝仁。少善骑射,以勇称。刘骏(孝武帝)镇襄阳时,以为广威将军、随郡太守。孝武帝大明三年为尚书令、太子詹事、侍中中正,改封巴东郡公。累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都下。孝武帝死,与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仆射颜师伯并受遗诏辅幼主。前废帝杀戴法兴,元景忧惧,密谋废立,事泄被杀。
全宋文·卷四十三
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元嘉初,江夏王义恭召补抚军参军,迁殿中将军,复为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太尉城局参军,历孝武安北中兵参军、随王诞后军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弘农太守,除宁朔将军京兆广平二郡太守,又除冠军司马襄阳太守。孝武举义,以为咨议参军,领中兵,加冠军将军。及即位,以为侍中,领左卫将军,转前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未行,徙领军将军,加攻骑常侍,封曲江县公。孝建初加抚军,假节,复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以破臧质功封晋安郡公。复为领军太子詹事,加侍中。寻转骠骑将军本州大中正。大明中迁尚书令,改封巴东郡公,加左光禄大夫,寻授侍中、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前废帝即位,迁尚书令,领丹阳尹,以谋废立遇害。明帝即位,赠太尉,谥曰忠烈公。
没巴鼻
【佛学大辞典】
(杂语)巴者把,鼻者鼻准,无可把持之鼻准也。犹言不得要领。又鼻如鼻祖之鼻,初之义也;巴者助辞,巴鼻者事由之义也。宗门方语曰:「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拿撮也。或曰,巴鼻初也,巴字语助。」类书纂要十二曰:「没巴鼻,作事无根据。」巴一作把,五灯会元曰:「大沩哲偈云:不瞥地蹉过,平生没把鼻。」
阿路巴
【佛学大辞典】
(杂名)Ru%pya,译曰银。见名义集二。
【三藏法数】
梵语阿路巴,华言银。大智度论云:银出烧石中,世名白金,亦有四义,与前金同,故名为宝。
宗喀巴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于甘肃省之西宁府,性慧敏。年十四,学于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众,自换黄色衣冠,告众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此为黄教之始祖。其改正红教之特点有三:一易衣帽为黄色,二改正咒语,三假定呼毕尔罕之转生,以传衣钵。于是黄教勃兴。宗喀巴有二大弟子,一曰达赖喇嘛,一曰班禅喇嘛。此二弟子,皆重见性度生,斥声闻小乘及幻术下乘。佐宗喀巴有力。至明之中叶,黄教之势,远出红教之上。」又曰:「圣武记云:黄教之祖宗喀巴,以明永乐十五年生于西宁卫。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初明代诸法王,皆赐红绮禅衣,本印度袈裟旧式也。其后红教寺持密咒,流弊至以吞刀吐火炫俗,无异师巫,尽失戒定慧宗旨。宗喀巴幼而神异,精通佛法,号甲勒瓦。在大雪山修苦,初出家,学于萨迦庙之呼图克图,乃元代发思巴之后,为红教之祖。相传其受戒时染僧帽不成色,惟黄立成,因服黄色之服。」今黄教徒以为阿弥陀文殊等之化身云。
发思巴
【佛学大辞典】
(人名)或作八思巴,八思麻。华言圣童也。西藏新志中曰:「至元之初,有发思巴者出。礼其伯父萨思哇,学伽陀三千言。七岁能演其法,论辨纵横。复遍咨名宿,钩元索隐,尽通三藏。国人以为圣。呼之为发思巴。岁十五、闻元世祖之德,驰驿谒之王府。世祖深信之。宫闱并东宫皆受法戒。及世祖登极,赐发思巴玉印,使任中国之法王,统天下之教。时仅二十二也。至元七年,受诏制元之国字,称旨。即今之蒙古字。至此更升帝师大宝王。赐玉印。由此统领诸国之释教。至元二十一年,召至京师。礼遇极隆。如一佛出世之时。于是遂以红教为元之国教。」
无巴鼻
【佛学大辞典】
(杂语)巴者,把也。鼻,鼻准也。无巴鼻犹抟之不得。即得无所得之意也。德异坛经序曰:「尽得无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