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3,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巴乌
巴图鲁
巴渝舞
东巴
泥巴
眼巴巴
巴东县
巴臂
巴马子
巴俞
嘴巴
奔巴
巴人调
巴陵郡
渝巴
《国语辞典》:巴乌(巴乌)  拼音:bā wū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一带少数民族。管身为竹制或木制,共有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一端侧面开吹孔,内装有铜质簧片,演奏时横吹。音色柔美,常用于独奏、合奏、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彝族红河区流行直吹巴乌及双管巴乌两种。
《國語辭典》:巴图鲁(巴圖魯)  拼音:bā tú lǔ
勇士、勇敢。译自满州语。《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这位小爷,只管像个女孩儿似的,马上可巴图鲁。」也作「巴图尔」。
《漢語大詞典》:巴渝舞
古代 巴 渝 地区民间武舞。 周 初传入中原,被采用为军队乐舞。后汉书·南蛮传:“至 高祖 为 汉王 ,发 夷 人还伐 三秦 。 秦 地既定,乃遣还 巴中 ……俗喜歌舞, 高祖 观之,曰:‘此 武王 伐 紂 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魏 晋 后 王粲 、 傅玄 等人人有拟作。自 汉 至 唐 ,为庙堂舞中武舞之一。 魏 更名“昭武舞”, 晋 更名“宣武舞”, 梁 恢复原称。 隋文帝 曾以非正典罢之。 唐 清商乐中尚有“巴渝舞”之名。 陆龟蒙 有拟作。后不复见于记载。
《骈字类编》:东巴(东巴)
唐 吴融 绵竹山四十韵 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
《國語辭典》:泥巴  拼音:ní bā
湿而黏的泥土。如:「小孩子都爱玩泥巴。」
分類:干结
《國語辭典》:眼巴巴  拼音:yǎn bā bā
1.迫切渴望的样子。《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想佳期心攘攘,盼欢会眼巴巴。」
2.形容面对事情的发生,却无可奈何。《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无可如何,也顾不得上司责问,只得将一干人松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领去。」
《国语辞典》:巴东县(巴东县)  拼音:bā dōng xiàn
县名:(1)南朝梁置归乡县,隋改名曰巴东,清属湖北宜昌府,今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旧城在今县治的西北,长江北岸。(2)唐置太平县,后改为巴东。故治在今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东。
《國語辭典》:巴臂  拼音:bā bì
證据、根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喝道:『胡说!这十五贯钱,分明是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没巴臂的说话了!』」也作「把柄」。
《國語辭典》:巴鼻  拼音:bā bí
證据、根据。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有甚意头,没些巴鼻皆俗语也。」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五。委巷丛谈》:「言人作事无据者曰没雕当,又曰没巴鼻。」也作「把柄」。
分類:来由根据
《漢語大詞典》:巴马子(巴馬子)
梁 末童谣中对 南朝 梁 将 王僧辩 的称呼。南史·陈纪下论:“始 梁 末古謡云:‘可怜 巴马子 ,一日行千里。不见 马上郎 ,但见黄尘起……’及 僧辩 灭,群臣以謡言奏闻曰:‘ 僧辩 本乘 巴 马以击 侯景 。 马上郎 , 王 字也。’”
分類:童谣称呼
《漢語大詞典》:巴俞
古乐舞名。 巴 俞 , 蜀 古地名。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 巴 人, 巴州 人也。 俞 ,水名,今 渝州 也。 巴 俞 之人,所谓賨人也,劲鋭善舞,本从 高祖 定 三秦 有功, 高祖 喜观其舞,因令乐人习之,故有《巴俞》之乐。”《汉书·礼乐志》:“ 巴 俞 鼓员三十六人。” 颜师古 注:“ 高祖 初为 汉王 ,得 巴 俞 人,并趫捷善斗,与之定 三秦 ,灭 楚 ,因存其武乐也。 巴 俞 之乐,因此始也。”参见“ 巴渝 ”。
分類:乐舞地名
《漢語大詞典》:巴渝
(1). 巴 渝 , 蜀 古地名。用以借指巴渝舞。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巴 渝 宋 蔡 , 淮南 《干遮》, 文成 、 颠 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鏗鎗闛鞈,洞心骇耳。”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巴俞”。 颜师古 注:“ 巴 俞 之人刚勇好舞,初 高祖 用之,克平 三秦 ,美其功力,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参见“ 巴渝舞 ”。
(2).古曲调名。即巴渝歌。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繻。”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苧》《子夜》《团扇》……等六十三曲。”
分類:地名
《國語辭典》:嘴巴  拼音:zuǐ bā
1.嘴。如:「去把嘴巴擦乾净。」
2.脸颊。《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红楼梦》第六七回:「凤姐听了,一腔火都发作起来,喝令:『打嘴巴。』」
《漢語大詞典》:奔巴
藏语。也写作“本巴”。意为“瓶”。或称“金奔巴”,即“金瓶掣签”的金瓶。 清 乾隆 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清 廷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传世,特颁发两金瓶,一贮 北京 雍和宫 ,一贮 拉萨大昭寺 。凡蒙藏大活佛如 章嘉 、 哲布尊丹巴 、 达赖 、 班禅 等传世时,均须将所觅若干“灵童”名字署于象牙签上,置签瓶中,分别在 雍和宫 、 大昭寺 ,由理藩院尚书或驻藏大臣监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见《清会典·理藩院》
分類:藏语写作
《国语辞典》:巴人调(巴人调)  拼音:bā rén diào
泛指民歌俚曲。参见「下里巴人」条。元。陈基〈题玉山草堂〉诗:「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
《国语辞典》:巴陵郡  拼音:bā líng jùn
郡名。春秋战国时楚地,刘宋时置巴陵郡,后改称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阳县。
《漢語大詞典》:渝巴
指 四川省 的 渝水 和 巴水 。 元 傅若金 《洞庭连天楼》诗:“南极千峰迷 楚 越 , 西江 众水混 渝 巴 。”
分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