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40
典故
11
词典
643
佛典
11
其它
75
共74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巴曲
下巴
巴蛇
巴賨
巴字
瓠巴
巴国
田巴
巴庸
巴黎
巴船
巴巴
巴邛
通巴
尾巴
《漢語大詞典》:
巴曲
巴 地民间歌曲。 唐
杜甫
《社日》
诗:“南翁 巴 曲醉,北雁塞声微。” 唐
白居易
《发白狗峡》
诗:“ 巴 曲春全尽, 巫 阳雨半收。”
分類:
地民
民间
歌曲
《國語辭典》:
下巴
拼音:
xià bā
下颔,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却用左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搯,叫作黄鸾搦腿。」也称为「下巴颏」。
分類:
下巴
下部
《國語辭典》:
巴蛇
拼音:
bā shé
神话传说中的大蛇,能吞食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文选。左思。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
分類:
大蛇
《漢語大詞典》:
巴賨
(1).谓 巴 中地带。 汉
扬雄
《蜀都赋》
:“东有 巴賨 ,绵亘 百濮 。” 宋
欧阳修
《初至夷陵苏子美见寄》
诗:“ 巴賨 舡贾集,蛮市酒旗招。”
(2).指 巴 中一带的人。 唐
李贺
《恼公》
诗:“数钱教姹女,买药问 巴 賨。”
(3).古代 巴 人所交纳的赋税。 巴 人呼赋为賨,故称。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
诗:“谁比 蜀 严静,谁方 巴 賨貲。”
分類:
中地
地带
人
交纳
赋税
人呼
《漢語大詞典》:
巴字
谓 巴江 或 巴峡 ,曲折似“巴”字。因以喻水流曲折。 唐
徐凝
《荆巫梦思》
诗:“相思合眼梦何处,十二峯高巴字遥。” 唐
姚合
《泛觞泉》
诗:“杯来转巴字,客坐遶方流。”
《
文献通考·舆地七
》
:“ 巴江 自古集来派於﹝ 巴州 ﹞郡治之右,状如‘巴’字,又曰 字江 。”
分類:
曲折
水流
《國語辭典》:
瓠巴
拼音:
hù bā
楚国人,擅长鼓瑟。每鼓瑟时,乐曲动听悦耳,鸟必飞舞,鱼群必跃出水面而听之。见《列子。汤问》。
分類:
著名
名琴
琴师
《国语辞典》:
巴国(巴国)
拼音:
bā guó
神话传说中的国家。《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分类:
国家
《漢語大詞典》:
田巴
战国 时 齐国 辩士。相传其辩于 徂丘 ,议于 稷下 ,一日服十人。见
《鲁连子》
。后泛指口才敏捷的人。 清
姚鼐
《赠戴东原》
诗:“新闻高论詘 田巴 ,槐市秋来步落花。”
分類:
齐国
辩士
《韵府拾遗 冬韵》:
巴庸
后汉书王堂传:永初中,西羌寇巴郡,为民患。诏书遣中郎将尹就攻讨,连年不尅。三府举堂治剧,拜巴郡太守。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
《國語辭典》:
巴黎
拼音:
bā lí
Paris
城市名。位于法国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是法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也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具两千馀年历史,城中的剧场、博物馆、图书馆各有数十个,音乐厅也有十馀个。因其出产花卉种类繁多缤纷,也称为「花都」。
分類:
巴黎
法国
首都
世界
特大
大城市
市区
人口
《国语辞典》:
巴船
拼音:
bā chuán
拉船。将两条绳子,各系在船的两端,另一头则固定在各别的岸边,过河时渡船的人拉收绳子,使船靠向岸边。如:「船夫一面巴船,一面悠閒地哼著小曲。」
分类:
两条
绳子
两端
一头
固定
定在
各别
岸边
《國語辭典》:
巴巴
拼音:
bā bā
1.形容黏合的样子。如:「乾巴巴」、「焦巴巴」。宋。
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
:「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
2.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驻马听〉曲:「望眼巴巴,春陌香尘迷去马。」
3.特地、偏偏。《金瓶梅》第二三回:「惠莲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红楼梦》第三一回:「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
4.多话的样子。如:「上课钟响了,他还巴巴的说个不停。」也作「吧吧」。
分類:
象声词
急切
表状
特地
黏滞
方言
状貌
巴掌
食物
切盼
黏结
粪便
偏偏
词尾
《韵府拾遗 冬韵》:
巴邛(巴邛)
韵府:巴邛人收二橘,中有二叟奕棋。
《漢語大詞典》:
通巴
傣 族人称盛东西的布袋。
《中国民间故事选·多嘎达兄弟》
:“把每天所赚得黄金都存放在通巴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通巴也一天一天重了起来。”
《中国民间故事选·双角犀鸟》
:“他每次在森林里摘到新鲜的水果时,总是往自己的通巴里放。”
分類:
族人
族
人称
称盛
东西
布袋
《國語辭典》:
尾巴
拼音:
wěi bā
1.动物或物体末梢突出的部分。如:「飞机尾巴」、「狗尾巴」。
2.比喻尾随附和的人。如:「一个政党要有独立的政纲,不能做人的尾巴。」
3.事情未了结的部分。如:「留个小尾巴,迟迟未了结。」
分類:
尾巴
反映
跟踪
一味
追随
末后
事件
后部
真相
结束
等身
附和
身体
线索
人
末端
后留
留下
突出
影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