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3,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巴塞尔
巴氏体
巴斯噶
巴斯卡
巴特那
巴图尔
巴油池
巴渝词
巴兹卡
巴子拳
巴陵戏
扯尾巴
巴陵山
巴里斯
巴利语
《国语辞典》:巴塞尔(巴塞尔)  拼音:bā sài ěr
Basel
城市名。位于瑞士北部,属莱因河畔都会区,是境内铁路中心及内陆港口。区内以丝织、染料及纸张业闻名。曾是罗马帝国的边城,存有许多历史文物及古迹。
《国语辞典》:巴氏体(巴氏体)  拼音:bā shì tǐ
1.细胞遗传学上指人类的皮肤或口腔黏膜等细胞,用特殊方法染色,正常女性的细胞核内有一深色的小点,称为「巴氏体」。男性则无。巴氏体的数目比x染色体少一,可藉此推测细胞内x染色体的数目是否正常。也译作「巴尔氏体」。
2.触觉末梢器官之一。存在于皮下、黏膜及身体各部位中。为十九世纪义大利解剖学家巴希尼(Pacini)所发现,故称为「巴氏体」。也译作「帕希尼体」。
《国语辞典》:巴斯噶  拼音:bā sī gé
Blaise Pascal
人名。参见「巴斯卡」条。
分类:人名
《国语辞典》:巴斯卡  拼音:bā sī kǎ
Blaise Pascal
人名。(西元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神学家兼哲学家。生于克里蒙佛兰,十九岁时发明巴斯卡加法器。在科学上,发明了机率论、巴斯卡原理。在哲学上,致力于理性和信仰的调和,成为近代存在主义的前驱。著作有《圆锥论》、《几何精神和思想录》等。也译作「巴斯噶」。
《国语辞典》:巴特那  拼音:bā tè nà
Patna
城市名。位于印度东北部,濒临恒河。为比哈尔邦的首府、恒河中游农产品的集散中心,也是铁路、航空的要站。水陆交通便利,有机械、药品等工业。也称为「华氏城」。
《国语辞典》:巴图尔(巴图尔)  拼音:bā tú ěr
勇士、武士,译自满州语。《元朝秘史》卷一清。李文田。注:「今国朝有勇号之锡,名曰:『巴图尔』,又称『巴图鲁』,解云好汉子。」也作「巴图鲁」。
《国语辞典》:巴油池  拼音:bā yóu chí
湖泊名。又名小鬼湖,是鲁凯族语「湖泊」的意思。隶属屏东县雾台乡。位于台东知本山主山下,海拔约二千二百公尺高。池形与台湾本岛颇相似,南北长四十公尺,东西宽一百八十公尺。北岸是一草原,南岸都是灌木,为当地原住民族的传统水源圣地。目前列为大武山自然保留区保护范围内,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区,车辆无法通行,且须办理甲种入山證申请核准后,徒步前往,单程徒步时间约4个小时。
《国语辞典》:巴渝词(巴渝词)  拼音:bā yú cí
唐刘禹锡依巴渝民歌剪制的诗体,形式多为七言绝句。参见「竹枝词」条。
《国语辞典》:巴兹卡(巴兹卡)  拼音:bā zī kǎ
一种用来攻击坦克车的轻便火箭炮。为英语bazooka的音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形状为直径三英寸、长约五英尺一端开口的金属管子。
《国语辞典》:巴子拳  拼音:bā zǐ quán
一种拳术。参见「八极拳」条。
《国语辞典》:巴陵戏(巴陵戏)  拼音:bā líng xì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边境的剧种。是汉剧传至湖南岳阳所形成的一个支派,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湘剧影响。
《国语辞典》:扯尾巴  拼音:chě wěi bā
拉著尾巴往后。亦指对人的举动加以牵制、阻隢。如:「你要是不想做,也不要在后面扯尾巴。」
《国语辞典》:巴陵山  拼音:bā líng shān
山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方,下临洞庭湖畔,相传为后羿屠杀大蛇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江南道三。岳州》:「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也称为「巴丘」。
《国语辞典》:巴里斯  拼音:bā lǐ sī
Paris
人名。希腊传说中特洛伊城的王子,出生后被丢弃在山谷中,由牧羊人发现抚养长大,后因争夺财宝而引发特洛伊战争。也称为「亚力山大」。
《国语辞典》:巴利语(巴利语)  拼音:bā lì yǔ
一种综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为上座部佛教专用。约西元前三世纪从印度传至斯里兰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语口诵,至西元前三十多年,首次用文字记载。巴利语随上座部佛教的宏扬,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并藉当地惯用的文字记录。西元一八八一年在英国创立巴利佛教圣典学会,推动巴利语释典拉丁文字校勘本的出版和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