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求人不如求己  拼音: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谚语)请求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指人做事不要依赖他人。《隋唐演义》第八回:「常言道:『求人不如求己。』假若樊朋友一年不来,也等一年不成?」《红楼梦》第七二回:「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银傢伙偷著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国语辞典》: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  拼音: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为了知心朋友不惜牺牲生命。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恩》:「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豫让》:「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国语辞典》:女为悦己者容(女为悦己者容)  拼音:nǚ wèi yuè jǐ zhě róng
女人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如:「现代女性打扮自己,不仅是女为悦己者容,更常是为了让自己愉悦。」
《国语辞典》:灯台不照自己(灯台不照自己)  拼音:dēng tái bù zhào zì jǐ
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大家倒也笑了一场,太守却灯台不照自己,说道:『我们等狄经历好了出来的时候,分付叫他整起夫纲,不要这等委靡。』」
分类:自己短处
《国语辞典》:不干己事不张口(不干己事不张口)  拼音:bù gān jǐ shì bù zhāng kǒu
与自己不相干的事,绝不发表意见。形容人善于明哲保身。《红楼梦》第五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国语辞典》:徇公忘己  拼音:xùn gōng wàng jǐ
为了国家或公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私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四。记文》:「非特救当世正人端士之网罗,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徇公忘己,为国惜贤。」也作「徇公灭私」。
《国语辞典》:徇国忘己(徇国忘己)  拼音:xùn guó wàng jǐ
尽忠于国家,而不顾一己的得失或生死。《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也作「徇国忘身」。
《国语辞典》:衒材扬己(衒材扬己)  拼音:xuàn cái yáng jǐ
炫耀才能,表现自己。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亦何尝献策干时,高谈王霸,衒材扬己,历诋公卿?」也作「露才扬己」、「扬己露才」。
《国语辞典》:严于律己(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对自己的约束很严格。如:「他平日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品德高尚。」
《国语辞典》:行己有耻(行己有耻)  拼音:xíng jǐ yǒu chǐ
人有羞耻心,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宋。陆九渊〈与徐子宜书〉:「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国语辞典》:行己有方  拼音:xíng jǐ yǒu fāng
立身处世均合于礼法。如:「他做人严谨,行己有方,故深获同事的好评。」
《国语辞典》:体己信儿(体己信儿)  拼音:tǐ ji xìn ér
私下得知的隐秘消息。《红楼梦》第七一回:「这会子打听了体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奶奶的东西,你们争著狗颠儿似的传去,不知谁是谁呢!」
《国语辞典》:天涯知己  拼音:tiān yá zhī jǐ
意气相投的朋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适承杜先生相顾,相约到府,又承夫人一见如故,真是天涯知己了。」
《国语辞典》:威福由己  拼音:wēi fú yóu jǐ
赏罚大权掌握在手中,作威作福任由自己。比喻倚势弄权。《新唐书。卷一一七。刘祎之传》:「吾死矣。太后威福由己,而帝营救,速吾祸也!」《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也作「威福自己」。
《国语辞典》:占为己有(占为己有)  拼音:zhàn wéi jǐ yǒu
将属于公共或他人的事物据为自己所有。如:「他将防火巷占为己有,辟建车库,严重影响邻居安全,所以遭到取缔。」《宋史。卷二九一。列传。李若谷》:「濒海人赖蛤沙地以生,豪家量受税于官而占为己有,复圭奏蠲其税,分以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