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1
词典
2
分类词汇
159
共159,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霆雷
洪名
蛟鲸
冰川
擎天手
巨流
鸿多
百牛
巨变
钜屏
鸿贶
訇訇
索桥
震厉
磐磐
《漢語大詞典》:
霆雷
(1).迅雷。比喻巨大的声威。
《
梁书·武帝纪上
》
:“治兵教战,则霆雷赫於万里。”
(2).喻盛怒。 清
顾炎武
《淮东》
诗:“徬徨闕门前,一时下霆雷。法吏逢上意,罗织及婴孩。”
分類:
迅雷
盛怒
巨大
声威
《漢語大詞典》:
洪名
巨大的名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惟 齐 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絶业。” 宋
曾巩
《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
:“惟纍朝之盛典,垂列圣之洪名。”
分類:
巨大
名声
《漢語大詞典》:
蛟鲸(蛟鯨)
蛟龙与鲸鱼。亦泛指巨大的水中动物。
《关尹子·七釜》
:“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溺,身冥矣可以席蛟鲸。” 唐
元稹
《虫豸诗·〈蚁子〉之二》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宋
陆游
《寄太湖隐者》
诗:“有时跨蛟鲸,指挥雷雨奔。”
分類:
蛟龙
鲸鱼
巨大
水中
动物
《國語辭典》:
冰川
拼音:
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层,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层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分類:
冰川
高山
两极
极地
地区
地面
倾斜
方向
移动
巨大
冰块
《國語辭典》:
擎天手
拼音:
qíng tiān shǒu
托住天的手。比喻力量强大,足以担负天下大任的人。宋。
辛弃疾
〈
一枝花。千丈擎天手
〉词:「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明。朱鼎《玉镜记》第十二出:「吾曹纵有擎天手,只恐大厦终非一木支。」
分類:
力量
巨大
《國語辭典》:
巨流
拼音:
jù liú
巨大的水流。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流行潮流。如:「既顺应时代的巨流,又能推陈出新,才会有杰出的表现。」
分類:
巨大
水流
队伍
强大
力量
《漢語大詞典》:
鸿多(鴻多)
巨大而繁多。
《
魏书·匈奴刘聪等传论
》
:“史臣曰:夷狄不恭,作害中国,帝王之世,未曾无也。 刘渊 等假窃名目,狼戾为梗,污辱神器,毒螫黎元,丧乱鸿多,一至於此。”
分類:
巨大
繁多
《漢語大詞典》:
百牛
众牛。喻巨大的力量。 唐
柳宗元
《行路难》
诗之二:“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分類:
巨大
力量
《國語辭典》:
巨变(巨變)
拼音:
jù biàn
重大的改变。如:「自从他家发生巨变后,他整个人变得消极了。」
分類:
巨变
巨大
三期
《漢語大詞典》:
钜屏(鉅屏)
巨大的屏障。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诗:“ 景亳 实鉅屏,往俾国相之。”参见“ 屏障 ”。
分類:
巨大
屏障
《漢語大詞典》:
屏障
保护,遮蔽。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
第三折:“从今俺皆尊让牡丹仙,愿情在他四围屏障奉侍他也。” 杨朔
《洗兵马》
卷上一:“山头上长满赤松、杉松、落叶松,莽莽苍苍的,是屏障 南朝鲜 的一道险要门户。”
分類:
屏障
保护
遮蔽
《國語辭典》:
屏障
拼音:
píng zhàng
1.用来挡风或隔开、遮掩房室的用具。清。王猷定〈汤琵琶传〉:「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耳目聋瞽,鼻漏,人不可迩,召之者,隔以屏障,听其声而已。」也作「屏门」、「屏风」。
2.像屏风一样有遮蔽保卫作用的东西,通常指山岭、岛屿、河流或大型物体等。《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曹仁引军夹河立寨,将粮草车辆穿连,以为屏障。」
分類:
遮蔽
阻挡
屏风
《漢語大詞典》:
鸿贶(鴻貺)
巨大的恩惠。 南朝 梁
沈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
:“且义止今生,报褰来果,非所以酬鸿貺於冥津,畅丹诚於遐劫。”
分類:
巨大
恩惠
《國語辭典》:
訇訇
拼音:
hōng hōng
形容巨大声响。唐。杨烱〈少室山少姨庙碑铭〉:「隐隐中道,訇訇太虚。」清。孔尚任〈喜雨诗四月十六日作〉:「前雨才歇后雨来,訇訇直注午及夕。」
分類:
巨大
大声
声响
《國語辭典》:
索桥(索橋)
拼音:
suǒ qiáo
以绳索在两山间或河谷上架设的交通管道。为大陆缜西纵谷地区特有的渡河设备。
分類:
有用
铁索
巨大
联系
大竹
竹筒
两岸
《漢語大詞典》:
震厉(震厲)
(1).雷声。雷声猛烈,故称。
《
魏书·崔光韶传
》
:“ 光韶 性严,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
(2).形容声响猛厉。 宋
洪迈
《
容斋四笔·此日足可惜
》
:“其语鏗鏘震厉,全仿 韩 体。”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杨四》
:“至二更将尽,闻楼上有声,始而窸窣,继而震厉。” 瞿秋白
《赤都心史》
二八:“轮声震厉,再往下也听不清楚了。”
(3).威猛严厉。
《
明史·于谦传
》
:“ 谦 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4).整肃;整治使严肃。
《
宋史·邵必传
》
:“ 必 居官震厉风采,始至郡,唯一赴宴席;行部,但一受酒食之餽。”
(5).巨大的灾祸。 清
陈梦雷
《抒哀赋》
:“震厉已及余躬兮,犹惘惘其如疑。”
分類:
巨大
威猛
雷声
整肃
声响
严厉
整治
灾祸
猛厉
猛烈
严肃
《漢語大詞典》:
磐磐
(1).大,巨大。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
:“ 林丹 既夷,旁支具安,如鄂承不,云礽磐磐。”
(2).层迭盘结。 郭沫若
《松崖山市》
诗:“古松鬱磐磐,破石气隆矜,虽无参天趣,磅礴如横肱。”
分類:
层迭
巨大
盘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