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94,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左之宜(字 用善 )
吴中明(字 知常 号 左海 )
左重
周之龙(字 左卿 世称 孺东先生 )
左宗郢(字 景贤 号 心源 )
左光斗(字 遗直、共之 号 浮丘、沧屿 世称 沧屿先生、左忠毅公 忠毅 )
姜硕期(字 复而 )
周嘉胄(字 江左 )
丘志充(字 美甫 号 左臣、六区 )
黎元宽(字 左岩、博庵、左严 )
左良玉(字 昆山 宁南伯 )
左懋第(字 仲及 号 萝石 忠贞 )
查继佐(名 继佑 字 伊璜、敬修 号 舆斋、钓叟、非人氏、与斋、左尹 别称 钓史 世称 东山先生 )
朱嘉徵(字 岷左 号 止溪圃人、止溪 )
其它辞典(续上)
张元凯(字 左虞 )左之宜(字 用善 )
吴中明(字 知常 号 左海 )
左重
周之龙(字 左卿 世称 孺东先生 )
左宗郢(字 景贤 号 心源 )
左光斗(字 遗直、共之 号 浮丘、沧屿 世称 沧屿先生、左忠毅公 忠毅 )
姜硕期(字 复而 )
周嘉胄(字 江左 )
丘志充(字 美甫 号 左臣、六区 )
黎元宽(字 左岩、博庵、左严 )
左良玉(字 昆山 宁南伯 )
左懋第(字 仲及 号 萝石 忠贞 )
查继佐(名 继佑 字 伊璜、敬修 号 舆斋、钓叟、非人氏、与斋、左尹 别称 钓史 世称 东山先生 )
朱嘉徵(字 岷左 号 止溪圃人、止溪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钦定四库全书·伐檀斋集·提要
《伐檀斋集》十二卷,明张元凯撰。元凯字左虞,吴县人。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自免归。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寄情诗酒。王世贞常序其诗,比之于沈庆之、曹景宗。及元凯殁后,世贞曝书,得其行卷,自叹知之未尽,复作诗以酹之。今并载四部稿中。其诗大抵推陈出新,不袭窠臼,而风骨遒上,伉壮自喜,每渊渊有金石声,所作西苑宫词,静志居诗话谓其高出世贞之上。他如北游诸律,亦多不失矩矱,盖其才华本富,又脱屣名利,胸次旷夷,故当琅琊历下之派盛行,而能不囿于风气,宜世贞之心折不置矣。伐檀斋集·序
余所善张将军,居平呐呐,若不出口,而其勒悍卒,挽强弩,跃马顾盼,有凭陵广武意。至于命亲,知浮大白,鲸吸牛饮,飞不及停,居然高阳酒人也。酒后耳热,慷慨谈说天下事。或意有所不可,白眼骂坐,皆稍稍避去,其人当不能为诗,即为诗,而得一二易水语,发立骨飞,以附于燕赵之后止矣。顾其所读书必西京后,而开元前。其于格,务跻于武德贞观,而稍稍柔之,以齐梁之月露,其语务出于不经人道,宁有瑕璧,而无完珷玞,此语之在天地,人人能得之,然亦人人耳相剽,若太仓陈陈相因矣。汰而使之,精创而使之新,非有沈深刿刻之思,未易致也。今举其所谓精者、新者,不以归他人,而归之张将军然乎否也?嗟夫,士固不可皮相也,吾居恒怪。夫脱胄珥貂者,例不能为文,语即有之,而若沈始兴之授口,曹竟陵之险步,偶然之所发,亦噏呓幸中耳。前仅一孟德,后仅一处道,光彩琅琅,戈戟间若盘龙之正始风流不旋踵而以文败矣。今天下幸承平无事,故张将军不治兵,而得以其间治诗,第仅能以一诗人名张将军,而所谓勒悍挽强,顾盼凭陵之态,敛之乎伊吾嗫嚅之地而已矣。然使张将军而以一诗人名于天下后世,彼固甘之。何者,彼睥睨于其僚舍,而数从余于东海上,不以余之侘傺龌龊而有倦心意者,其有真嗜也。将军名元凯,尝督运为千艘帅,再掌卫篆。诗凡十二卷,名之曰伐檀集,盖以其斋故云。 万历戊寅岁长至日,弇州山人王世贞元美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左之宜,字用善,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民籍。山东乡试第六十七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三甲第一百零五名进士。授镇江府推官。选云南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中明(1556年—1618年),字知常,号左海,直隶徽州府歙县人,军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十三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五十七名,登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兵部观政,历官广西按察司副使,二十九年三月调补河南提学副使,升参政,三十五年十月升按察使,三十八年闰三月复除山西按察使,迁陕西右布政使,四十年六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四十四年十月起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在任病故,四十六年十二月赐祭葬,四十七年六月赠户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蒙化人。万历间举人。任灌县知县。率壮士追奢崇明叛军至成都,力战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周之龙,字左卿,湖广长沙府湘潭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湖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三十九年为给事中曹于汴、御史汤兆京等纠劾,以不及被降一级调外任用,遂罢官归,年六十卒,学者称孺东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万历十七年进士。由御史升太常寺少卿。以所藏书三百七十种,送府学尊经阁,自为记。有《麻姑山志》。维基
左宗郢,字景贤,号心源,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七年己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十年(1602年)二月选授四川道监察御史,次年任直隶巡仓御史,三十三年九月两淮巡盐,三十五年七月提调顺天学政,三十七年巡按浙江,因水土不服,三十八年闰三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添注,三十九年四月南京科道纠拾,被调外任。居家时以所藏书三百七十种送入府学尊经阁,自为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共之,桐城人。万历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浙江道御史。历官左佥都御史,及珰祸,追赠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谥忠毅。有集。维基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丘,又号沧屿,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左家宕(今安徽枞阳横埠镇中义村)人。明末东林党六君子之一。因东林党争,遭到阉党魏忠贤下狱拷打而死,崇祯帝为之平反,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帝时谥忠毅,世称左忠毅公。万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东乡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诞,因而命名为光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庚子科应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与杨涟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当时奸党恶人冒充官吏,横行京师,左光斗调查之后,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九月光宗死于红丸案,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时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李选侍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居仁寿殿哕鸾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天启元年(1621年),因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间关系愈加紧张,左光斗力主移宫案。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天启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贤矫旨提问。魏忠贤反诬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门生史可法潜入狱中探望时「已不成人形」。左恐连累门生,将史赶出监狱。魏忠贤诬光斗等贪污数万两白银,要追出赃款。左光斗的旧友孙奇逢与鹿正(主事鹿善继父)、张果中四处募款,诸生热烈响应,募得数千两白银上缴未及,魏忠贤见左光斗有人营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孙奇逢等人被赞为范阳三烈士。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霁亦被阉党都御史周应秋所逼,自杀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魏忠贤一度又要将左光斗开棺戮尸,后来被劝阻。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驾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祯,惩办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思宗追赠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南明弘光帝时,为左光斗追谥忠毅。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志充(?—1632年),字美甫,号左臣,又号六区,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历官至工部郎中,四十七年(1619年)出知河南汝宁府,擢为河南副使,奢崇明寇蜀,据重庆,朝廷派兵征讨,以丘志充为总理监军副使,督兵援渝州,称文武才。以忧去职。天启三年(1623年),擢大参,分巡湖南,风纪肃然,每集守令勖之曰:承平久矣,有志者当思报国,诸君优游饬文治,窃为不取也。寻升河南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天启七年(1627年),丘志充派人以车载饷银至京,托太医院吏目王家栋行贿,谋升京堂,被东厂得知,被逮下锦衣卫镇抚司监狱。崇祯帝下旨监候处决,系狱六年,在崇祯五年(1632年)与同乡、同年进士广宁巡抚王化贞同日被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字左岩,一字博庵。明崇祯元年进士,历浙江提学副使,以忤温体仁罢归。入清,被荐不出,隐居谷鹿洲,授徒讲学以终。有《进贤堂稿》。维基
黎元宽(1596年—1675年),字左严,号博庵,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出生。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戊辰科二甲第十六名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擢浙江提学道佥事,因揭发首辅温体仁二子温俨、温伉私书,与温体仁作对,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被罢职归乡。黎元宽诗文书法都很怪掘,人呼“黎体”。甲申之变后,卜居南昌广润门外蓼洲,建“草草庐”书舍,现存有其手书“谷鹿洲”三字,又在县城南关悬榻里建小屋,称作“牛屋”,隐居不出。清顺治初年,经略洪承畴向清朝推荐他,则以母亲年老固辞。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得年七十九。著有《进贤堂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45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初,因兵变削职。旋复官。参预收复遵化等四城。旋隶昌平督治侍郎侯恂。奉恂命救大凌河有功,被荐为副将。调赴内地,镇压农民军,转战河南、山西等地,升为总兵官。遂渐露跋扈之端,多收降兵,兵力日强,而不肯力战。十一年,追张献忠,几擒之。十二年,又追献忠,大败于罗猴山。次年,因杨嗣昌荐,拜将军,大破张献忠于玛瑙山,此后益骄,不受约束。十五年,朝廷欲用良玉救开封,特释侯恂于狱,使为督师。朱仙镇之役,为李自成所破,乃南驻武昌,倚兵自重。十七年,封宁南伯。弘光帝立,进侯爵。弘光元年,以清君侧之名,举兵讨马士英,至九江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45 【介绍】: 明山东莱阳人,字仲及,号萝石。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屡陈时弊。十四年,催督漕运,又疏陈所见闻米价等情。十六年,出督江防。福王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受命偕陈洪范、马绍愉同往北京与清议和。和议不成,被扣留。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有《左忠贞公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及,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除澄城知县擢户科给事中累官太常卿历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维基
左懋第(1601年—1645年),字仲及,号萝石,乾隆时追谥忠贞,山东莱阳县(今莱阳市)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弘光朝任使者,赴北京与清朝谈和,被扣押,不肯投降,被斩首。《甲申传信录》卷十以「使臣碧血」结尾,卷末载左懋第绝笔诗。后人称“明末文天祥”。崇祯三年(1630年),左懋第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次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任陕西韩城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升户科给事中,上书提出时局有四弊: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计虚耗。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崇祯十六年(1643年)秋,出巡长江防务。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其母陈氏绝食而死。不久,清兵入关,堂弟左懋泰投降。弘光帝在南京即位,左懋第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又以陈洪范、马绍愉为副使,前往北京,通好议和。十月初,揩二副使及随从百余人至北京张家湾,住进鸿胪寺。懋第在鸿胪寺陈设太牢,率随员北面哭祭三日。十月二十七日多尔衮释放左懋第南归。左等走出永定门,冯诠(另有一说陈洪范)劝多尔衮不要「放虎归山」,十一月十四日多尔衮遣百骑在沧州追回,被扣留在北京太医院,墙上遍布荆棘,自言:“生为明臣,死为明鬼,我志也。”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十五日,清廷颁布剃发令,随员艾大选遵旨薙发,懋第将其乱棍打死,清廷前来责问,懋第曰:“吾自行我法,杀我人,与若何预?”清廷设“太平宴”宴请,懋第拒食。又遣洪承畴前来说降,左懋第说:“此鬼也。洪督师在松山死节,先帝赐祭九坛,今日安得更生?”洪承畴惭愧而退。李建泰又来劝降,左懋第怒斥说:“老奴尚在?先帝宠饯,勒兵剿贼,既不殉国,又失身焉,何面目见我?”左懋第又责问劝降的堂兄弟左懋泰:“此非吾弟也。”随之将其叱离。多尔衮大怒,亲自提审懋第,懋第直立不跪。当问道:“你为何不肯剃头?”左懋第回答:“头可断,发不可断!”金之俊劝他:“先生何不知兴废!”左懋第针锋相对答道:“汝何不知羞耻!”多尔衮知其不降,闰六月十九日,命左右推出宣武门外菜市口处死。临刑时,左懋第南向再拜说:“臣等事大明之心尽矣。”,有绝命诗:“漠漠黄沙少雁过,片云南下竟如何?丹忱碧血消难尽,荡作寒烟总不磨。”随员陈用极、王一斌、张良佐、王廷佐、刘统等人皆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84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字岷左,别号止溪圃人。明崇祯十六年举人,任推官。有《乐府诗集》、《道游堂诗集》、《止溪诗文集》、《川南纪游》等。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二
朱嘉徵,字岷左,号止溪,海宁人。明崇祯癸未会试副榜。入国朝,官叙州推官。有《止溪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