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1289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翔仲,号碧梧。理宗淳祐七年进士。迁太学录。召试馆职,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景定中迁起居舍人,极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武经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进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被贾似道视为异己而罢政。晚年自号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全宋诗
马廷鸾(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一八《老学道院记》“著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岁,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号玩芳病叟,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端临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调池州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校书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进中书舍人。五年,迁礼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签书枢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因与贾似道不合,九疏乞罢。九年,为浙东安抚使、知绍兴府。十年,辞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续辑《碧梧玩芳诗馀》一卷。《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马廷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以及《永乐大典》、《诗渊》所收诗。另辑得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八一七七
马廷鸾(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翔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淳祐七年进士,礼部试第一。官池州教授。历太学录、史馆校勘、翰林权直、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进端明殿学士、枢密使。咸淳八年与左相贾似道不合,九疏乞罢政。晚年家居,建碧梧精舍,自号玩芳病叟,著述自娱。入元,屡召不起,至元二十六年卒,年六十八。廷鸾工文辞,理宗末年,久居两制,朝廷诏诰多出其手。著有《碧梧玩芳集》(残存)、《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笔记》、《张氏祝氏皇极观物外篇》、《读史旬编》等。《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忤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学纪闻》、《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
全宋诗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调西安主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罢。丁败,起通判台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以忤贾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八年,权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因封驳留梦炎荐章不报,遂东归,自号深宁老人。元成宗元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应麟是宋末著名学者,著作繁富,影响较大的有《困学纪闻》,《玉海》等。另有《深宁集》,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书遗稿》。事见清钱大昕《深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三八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撝子。淳祐元年进士,调西安县主簿,徙扬州教授。宝祐四年中博学宏辞科,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历迁国子录、武学博士、太常寺主簿。轮对,言边事忤丁大全,罢职。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迁著作郎、秘书少监兼侍讲,历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再忤贾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及贾似道溃军江上,上疏陈十事,进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梦炎任用私人,遂辞官东归。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时元贞二年也。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藁》二十三卷、《掖垣类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證》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救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救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睿之。左纬玄孙。工诗。度宗咸淳初卒。有《委羽续集》。
全宋诗
左瀛(?~一二六五?),字睿之(《黄岩集》卷二三),一字桂庭,黄岩(今属浙江)人。纬(委羽居士)玄孙。以诗名,度宗咸淳初卒。著有《委羽续集》,已佚。事见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全宋诗
高斯得,本名斯信(《鹤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说》),字不妄,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授利州路观察推官。端平末佐李心传修四朝史。因冬雷封事忤史嵩之,出通判绍兴府,踰年添差通判台州。淳祐初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郎。以言事出知严州。迁浙东、湖南提点刑狱。召为礼部郎中,逾年,出为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度宗即位,以秘书监召,擢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侍讲。出知建宁府。度宗卒,陈宜中入相,以权兵部尚书召,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处置贾似道事为留梦炎所构,罢。有《耻堂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耻堂存稿》八卷。《宋史》卷四○九有传。 高斯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四五
高斯得(一二○一——?),本名斯信,字不妄,号耻堂,稼子,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少从李坤臣学,举绍定二年进士。父死事于沔,奉遗骸以归,无意仕进。李心传方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勘。屡言事,群憸悚惧,合力排摈斯得,出知严州。度宗即位,辟为秘书监。度宗崩,以权兵部尚书召。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论贾似道误国得罪,留梦炎乘间罢之。宋亡,隐居苕霅间而卒。著有《诗肤说》、《仪礼合抄》、《增损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长编》、《孝宗系年要录》、《耻堂存稿》等。见《宋史》卷四○九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何子举(?~一二六六),字师尹,号宽居,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仕至枢密院都承旨,出知赣州。度宗咸淳二年卒,谥文直。事见《鲁斋集》卷一二《跋宽居帖》、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八。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六
何子举,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淳祐七年自太学登进士。宝祐、开庆间累官军器大监、兼左司郎官,知赣州。景定四年,以吴潜党谪,押归本贯居住。见《黄氏日钞》卷九六,《宋季三朝政要》卷二、三,《宋史全文》卷三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左膺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定三年(1262)任南康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 【介绍】: 宋威州人,字德方,号读山。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理宗淳祐九年拜参知政事,寻迁左丞相兼枢密使,封惠国公。以御史论击宦官,谗者并劾方叔,遂罢相。度宗立,献琴、鹤、金丹欲求进用,为贾似道所阻。咸淳七年诏叙复,致仕卒。
全宋诗
谢方叔(?~一二七二),字德方,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南)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历官监察御史。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拜参知政事。十一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以事罢,窜广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叙复。度宗即位,贾似道再夺其职。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复官致仕,八年卒。《宋史》卷四一七有传。
全宋文·卷七九六○
谢方叔(?——一二七二),字德方,号渎山,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人,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差知衡州,除宗正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殿中侍御史,授刑部侍郎,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淳祐九年拜参知政事,封永康郡侯。十一年特授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寻拜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惠国公。为权珰所恶,遂罢相,窜广南。度宗即位,以一琴一鹤金丹一粒来献。咸淳八年卒,特赠少师。见《宋史》卷四一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77 【介绍】: 宋兴化军人,初名子龙,字君贲,或作君贵,一字志忠。陈俊卿孙。度宗咸淳四年进士第一。度宗易其名,丞相贾似道重礼之。累拜监察御史。襄阳陷后,上疏请罢范文虎、赵溍、黄万石,似道大怒,使台臣劾罢之。寻起为左司谏,累迁参知政事,乞归。益王称制,复起参知政事。讨平石手军之乱。建宁、泉、福皆降元,发民兵自守。元兵至,被执,械送至杭州,绝食死。谥忠肃。
全宋诗
陈文龙(一二三二~一二七七),字君贲,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赐今名。累官监察御史。因忤贾似道,黜知抚州,寻罢。起为左司谏。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为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事,临安陷,遁归。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复为参知政事,充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十二月,元兵至,被执,不屈死,年四十六。事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宋史》卷四五一、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淳祖,字道初,一字唯道,号卓山,瑞安(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历知钱塘县、提辖榷货务、通判徽州。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南康军。景定元年(一二六○)除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权侍右郎官。出提举两浙西路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兼知安吉州。度宗咸淳中迁福建路提点刑狱(民国《福建通志》金石一一)。召为吏部郎官,迁司农少卿兼左司,以忤贾似道罢。久之,起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七九八二
陈淳祖,字唯道,一字道初,号卓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嘉熙二年进士。历知钱塘县,开庆元年知南康军。景定元年入为秘书郎,进著作佐郎,兼权右曹郎官。次年除浙西提举常平,寻兼知安吉州,入为司农少卿。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九及所撰《新置社仓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6—1283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开庆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迁都,天祥上书请斩宋臣,进御敌之计,未被采纳。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草制语讥贾似道,遭劾罢。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初元军东下,破家财为军费,率义兵万人入卫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至镇江,后脱逃回朝。端宗即位,复拜右相兼枢密使,因与左相陈宜中议论不合,率兵在福建、广东坚持抗元,收复州县多处。祥兴元年被俘于五坡岭,次年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屡拒威逼利诱,视死如归。临刑作《正气歌》。谥忠烈。有《文山集》。
全宋诗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著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为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为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有《文山集》、《文山乐府》。
黄鹤楼志·人物篇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抗元名臣、文学家。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宝祐四年(1256)状元,授承事郎,升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再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时被拘,逃归后聚兵抗元。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俘,拒绝元朝诱惑,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元至元十九年(1283),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正气歌》等。所作《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一词,状写南楼景色,被视为佳作。
全宋文·卷八二九八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贡于乡,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又号浮丘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寻丁父忧。历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董宋臣,迁刑部郎中。历知瑞州、江西提刑、尚左郎官,权直学士院。忤贾似道,遂乞致仕。起为湖南提刑、知赣州。德祐初元兵入侵,募兵勤王,除知平江府、临安府。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元军请和,被拘,夜亡入真州,辗转至温州。闻益王未立,上表劝进,拜右丞相,同都督诸路军马,举兵抗元,兵败空坑。卫王立,加少保、信国公,进屯潮阳。元军掩至,被俘。囚燕三年,从容就义,时至元十九年腊月,年四十七,后谥忠烈。著有《文山集》、《文山诗史》。见《文山先生纪年录》(《文山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8—1279 【介绍】: 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是、广王赵炳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立是为帝(端宗),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宗死,复与世杰等立炳为帝,徙驻厓山,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抵抗元兵。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负帝跳海而死。有《陆忠烈集》。
全宋诗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盐城(今属江苏)人,徙居镇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十九。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除司农寺丞、宗正少卿。二年,元兵迫临安、益、广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益王立于福州,进签书枢密院事。卫王立,为左丞相。祥兴二年崖山破,负王赴海死。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宋史》卷四五一有传。
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一字实翁,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徙家镇江(今江苏镇江)。宝祐四年登进士第。入淮南幕,擢淮东参议官兼提刑。德祐初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恭帝降元,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与陈宜中、张世杰等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景炎三年端宗殂,又与众共立卫王,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坚持抗元。祥兴二年三月,厓山兵败,秀夫杖剑驱妻子入海,抱幼君蹈水而死,时年四十二。
左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度宗咸淳间,辑丛书《百川学海》,凡十集,收书一百种。当时即经刊板,流传较广,为中国丛书刻印之始。
全宋文·卷八二八七
左圭,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尝辑古今杂说百馀种为《百川学海》,咸淳间刊行于世,其书今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64 【介绍】: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元诗选
元祐,字明德,处州遂昌人。其父希远徙家钱塘,是时咸淳诸老犹在,元祐遍游其门,质疑稽隐,充然有得,以奇气自负。父没,侨居平江,学者云集。浙省台宪争以潜德荐之,臂疾不愿仕,优游吴中者几四十年。至正丁酉,除平江路儒学教授,一岁,移疾去。后七年,擢江浙儒学提举,居九月卒,年七十有三。时至正二十四年也。明德儿时,以乳媪失手,致伤右臂。比长,能左手作楷书,规矩备至,世称一绝,遂自号尚左生。为文章滂沛豪宕,有古作者风。诗亦清峻苍古,时玉山主人草堂文酒之会,名辈毕集,记序之作,多推属焉。东吴碑碣有不贵馆阁而贵其所著者。晚年自汇其所作文以授谢徽曰:吾在杭亦尝有作,兹以侨吴久,而作之为多,故名之曰《侨吴集》。当张士诚据平江,东南文士多依之者,明德最为一时耆宿云。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明德,处州人。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侨吴集。
左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旴江人。初任翰林从事,受知于吴澄。泰定帝时为香山县尹。留心政教。寻迁儒学,修义斋,与士子讲论濂洛关闽之学。调潮州路经历。擢知万州卒。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