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94,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周左
左幼山( 幻山 )
左建
左揆(字 正卿 )
左断炎(字 荣叔 )
左次魏
左鄯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江左士大夫
王晞亮(别称 王晞鸿 字 季明 晞鸿 名 晞亮 )
王正己(名 慎言 字 伯仁、正之 号 酌古居士 )
陈左
赵彦端(字 德庄 号 介庵 )
余时言(字 知默 )
其它辞典(续上)
韩元吉(字 无咎 号 南涧、南涧翁 颍川郡公 )周左
左幼山( 幻山 )
左建
左揆(字 正卿 )
左断炎(字 荣叔 )
左次魏
左鄯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江左士大夫
王晞亮(别称 王晞鸿 字 季明 晞鸿 名 晞亮 )
王正己(名 慎言 字 伯仁、正之 号 酌古居士 )
陈左
赵彦端(字 德庄 号 介庵 )
余时言(字 知默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87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徙居上饶,字无咎,号南涧。韩元龙从弟。以荫为龙泉主簿。历知建安县。符离之役,尝上书张浚劝勿轻举,浚不听。迁知建安府,大兴学校,创修郡志。累官吏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师事尹焞,曾与吕祖谦讲读于德清慈相寺。有《桐荫旧话》、《南涧甲乙稿》、《焦尾集》。全宋诗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为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为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韩元吉(1118-1187) 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人,徙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曾与张元干、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以词唱和。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全宋文·卷四七八三
韩元吉(一一一八——一一八七),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居上饶(今江西上饶)。韩维玄孙。初以荫入仕,为龙泉县主簿,调南剑州主簿。绍兴末历知建安县,召为司农寺主簿。乾道中,历江东转运判官、守大理少卿、权中书舍人,累官至吏部侍郎。淳熙初出知婺州,入为正奉大夫、吏部尚书。乞外,复以龙图阁学士知婺州,后罢职奉祠。爵至颍川郡公。淳熙十四年卒,年七十。元吉学于尹焞而友朱熹,吕祖谦为其婿。著有《易系辞解》、《焦尾集》、《南涧甲乙稿》等。见《宋史翼》卷一四,《南宋文范作者考》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工画山水、人物,师周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幻山。宋道士。居钱塘景灵宫。善画花鸟、山水、人物,师承阎次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西京人。善用逸笔画村田之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正卿。师谢谔。嗜学精进,谔为作《务本斋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次魏,曾与杨万里长子长孺(字伯子)相唱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鄯,临海(今属浙江)人。誉弟。寓临安西湖(《舆地纪胜》卷一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一作浮梁人,字仲永,号逍遥公。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潜心《易》学。有《易解》及文集。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李椿年(?——一一五九),字仲永,号逍遥公,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绍兴十二年为两浙转运副使,十七年权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绍兴二十九年卒。有《易解》八卷、《易疑问》一卷及文集。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三六、食货六之四七,《楚纪》卷五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江左士大夫,姓名不详。与彭戢同时(《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季明。曾改名晞鸿,后复原名。徽宗宣和初入太学,升上舍。高宗绍兴元年释褐。历建、汀二州教授,因不附秦桧而屡被抑制。桧死,始除吏部员外郎,迁工部侍郎,官终秘阁修撰。全宋诗
王晞鸿,本名晞亮,字季明,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释褐。以不附秦桧屡被抑,桧死始除吏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七五)。以秘阁修撰知漳州致仕(《盘洲文集》卷二○《知漳州王晞亮秘阁修撰致仕制》)。事见《莆阳比事》卷四。全宋文·卷四二八三
王晞亮,字季明,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宣和初入太学,升上舍。绍兴元年释褐,历建、汀二州教授,迁敕令所删定官,权太学博士。以不附秦桧,罢为福建安抚司干当官。二十六年除国子监丞,守吏部员外郎,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三十年试给事中兼侍读。寻乞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起知漳州。官终秘阁修撰致仕。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六、职官一一之三八、职官一三之一一、职官七○之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七四、一七五、一八一、一八四、一八五,《宋史翼》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6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初名慎言,字伯仁,号酌古居士。王勋子。以荫授将仕郎,历知州县,与父皆以廉直闻。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反对行客贩钞盐。累官秘阁修撰、浙西提刑。以疾求归,主管武夷山冲祐观。工诗文,为范成大所称赏。全宋诗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字正之,号酌古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历丰城县主簿,婺州司法参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江阴军、饶州,以事罢。起知湖州。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提举盐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一四)。十四年,由淮南东路转运判官除直宝文阁(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六),秘阁修撰。出为两浙西路提点刑狱。以疾,主管武夷山冲祐观。宁宗庆元二年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九《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原名慎言,字正之,避孝宗讳改今名,字伯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荫授将仕郎、婺州司法参军,知泰州海陵县。隆兴初入对称旨,除宣教郎,权司农寺主簿,知江阴军。上备御江防事宜七条,事皆深切明著,历知饶、严州,主管台州崇道观,权右司郎官。移湖北、广西、江东转运判官。迁太府卿,除秘阁修撰、江东提刑。以末疾奉祠,转朝议大夫致仕,庆元二年三月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文集》。见楼钥《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攻愧集》卷九九),《宝庆四明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工画仕女,宗陈宗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5 【介绍】: 宋宗室,字德庄,号介庵。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钱塘县簿,迁建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为政简易。进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迁浙东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诗词。有《介庵集》、《介庵词》。全宋诗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宋宗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建州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六年,知建宁府、权发遣福建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二四,食货五九之四五)。有《介庵集》十卷,外三卷(《宋史·艺文志》七),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一《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今录诗三十三首。全宋文·卷四八七九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宗室。绍兴八年进士,授临安府钱塘县簿,改建州观察推官,又判秀州。隆兴改元,除国子监丞,迁吏部员外郎,知江州,迁右司员外郎,除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寻假户部尚书,迁太常少卿。乾道六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淳熙二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介庵词》一卷(存)。见韩元吉撰《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