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72 【介绍】: 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全宋诗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圭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桧也,坐是除名流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见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墓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经臣,号委羽居士。徽宗政和中,以诗文名。有《委羽居士集》。
全宋诗
左纬,字经臣,号委羽居士,黄岩(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哲宗元祐初。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诗学杜甫,重视“意理趣”三字(宋黄裳《委羽居士集》序)。与许景衡为忘年友,刘元礼、周行己皆兄事之。高宗建炎间尚在世。有《委羽居士集》,已佚。民国时,王棻辑有《委羽居士集》一卷。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左纬诗,以民国黄岩杨氏刊《台州丛书》后集中所收辑本为底本。分别核对原出处并加注卷次,少数几首不见出处原书的,则仍旧。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5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希真,号岩壑,世称洛川先生。初以布衣负重望,屡辞徵召。高宗绍兴二年,应召为迪功郎,赐进士出身。历秘书省正字、浙东提刑。因与主战派李光来往,被罢官,寓居嘉禾。晚年受秦桧笼络,除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桧死,废黜。善画山水,工诗词及乐府。有《樵歌》。
全宋诗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岩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为枢密行府咨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词学图录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有词集《樵歌》三卷。
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时称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志行高洁,虽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尝数召而不就。绍兴初,召为迪功郎。赐对,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六年,改左奉郎,兼权兵部郎中。历通判临安府、枢密行府咨议参军,除秘书郎,改都官员外郎。十四年,除两浙东路提刑。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守本官致仕。二十五年召对,落致仕,授鸿胪少卿,寻依前致仕。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工诗词,著有《岩壑老人诗文集》、《猎较集》、《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2 【介绍】: 宋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全宋诗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高密(今属山东)人,后徙北海(今山东潍坊)。登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召为太学正,迁博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起居郎兼权给事中,拜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四年,除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未几出知漳州(同上书卷三三、三八)。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移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上书卷五六)。四年,拜翰林学士,进兼侍读、兼史馆修撰,寻出知绍兴府(同上书卷七五、七八)。五年,罢,退居台州。十二年卒,年六十。有《北海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十六卷(其中诗一卷),另《兵筹类要》十卷,附录三卷。《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綦崇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所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三八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世称北海先生,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县)人。幼聪颖,入太学。登政和八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改太学正,迁博士、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三年,拜中书舍人。明年,兼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求外,拜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移明州。绍兴二年,复为吏部侍郎,移兵部,直学士院,俄除翰林学士。后又兼侍读、史馆修撰。四年,换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期年丐闲,三任观祠。十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崇礼工文辞,气格天然浑成。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明白洞达,为世称道。著有《北海集》六十卷、《兵筹类要》十卷(存)。见《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七及《宋史》三七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中万泉人,字亢宗。薛向子。徽宗时累官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后知太原府,以抚纳西羌功,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崇福宫。久之,知延安府。当迁官,乞回授其子薛昶京秩。前后因事六七贬,多以欺罔获罪,言者并论之,降为待制。
全宋诗
薛嗣昌,字亢宗,祖籍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西南),居开封。绍彭弟。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历知渭州、庆州、相州,太原府、延安府,坐启拟反覆,前后因事六七贬。事见《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二
薛嗣昌,字亢宗,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人,薛向子。崇宁中历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入为左司郎中,擢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大观间知渭州,改庆州。责安化军节度副使,起知相州、太原府。政和中进延康、宣和殿学士,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嵩山崇福宫。久之,迁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后获罪降为待制。《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5 【介绍】: 宋福州永福人,字德邵。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钦宗时三上章劾秦桧专主和议,植党专权,遂夺桧职。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给事中。司谏詹大方希桧意,劾龟年附丽匪人,落职归籍。
全宋诗
黄龟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号竹溪先生(《吴兴备志》卷一三),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迁居鄞县(今浙江宁波)。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洺州司理参军。累官河北西路提举学士,入为太常博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拜监察御史。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修政局检讨官。擢殿中侍御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五、五七、六一、六五)。三年,迁给事中。论者议其阴结大臣,素无直声,罢领祠禄(同上书卷六八)。十四年,因尝论秦桧落职,隐居昌国县马秦山。十五年卒(同上书卷一五四),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一、元《延佑四明志》卷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黄龟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调洺州司理参军,累官太常博士。建炎中,为屯田员外郎;四年,拜监察御史。绍兴二年,除左司员外郎、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寻迁殿中侍御史。劾秦桧专主和议,沮止恢复,植党专权,遂褫桧职。除太常少卿,累迁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三年,言者劾龟年阴结大臣吕颐浩,致身要地,坐罢官,寓居四明。十四年,言官又希秦桧意劾龟年附丽匪人,落集贤殿修撰,本贯居住。次年八月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一有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三、五五、五七、六○、六一、六五、六八、一五一、一五四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知微,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康熙《临海县志》卷五),官宣州教授。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左知微,号隐庵,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重和元年进士,终宣州教授。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4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改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蠲去杂税,治理有方。桧怒其专擅,罢官,责居桂阳军,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记》、《北山集》等。
全宋诗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授温州军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监察御史,同年十一月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枢密行府参谋官。十一年四月,为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刚中初为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不敢言。金归所占地,被桧遣为宣谕司参谋官;及还,除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改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杂征,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又屯兵营田,选将授任。秦桧怒其专擅,责桂阳军居住。绍兴十八年十一月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窥馀》、《经史专音》、《左氏九六编》等。见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7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元吁。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湖州刑曹,累迁太学博士。召对,论事切直,擢翰林学士。时鄱之学宫毁于兵火,有旨令权贵者以为墓地,克俊封还制书,学宫得不徙。高宗绍兴中迁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卒谥章靖,一云忠靖。有《易通解》及文集。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程克俊(一○八九——一一五七),字元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宣和六年进士,历湖州理曹,太学博士。擢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讲,入翰林为学士、知制诰。绍兴十二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丐祠,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起知建康、湖州。二十六年四月拜参知政事,数月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踰年卒,年六十九,谥章靖。有《易通解》十卷,文集五十卷,《内外制集》二十卷。见《程公克俊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宋史》卷三○、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谦叔。哲宗元祐三年进士。为太学博士。徽宗时,累官至尚书左丞。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为陕西宣抚使。金兵分道再犯京师,致虚会兵入援,因轻信僧人赵宗印,用为将,为金所击溃。高宗即位,徙知邓州。旋以邓州失守,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建炎三年,起知鼎州,道卒。
全宋诗
范致虚(?~一一三七),字谦叔,建阳(今属福建)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闽诗录》丙集卷五),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徽宗立,召为左正言,出通判郢州。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从此出处华要十馀年。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高宗即位,徙知邓州,因兵败失城责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高宗至建康,召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行至巴陵率。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七,《宋史》卷三六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范致虚(一○六二——一一二九),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元祐三年进士及第,为太学博士。徽宗即位,除左正言,进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迁尚书左丞。历知大名、河南、邓州。靖康初除知京兆府,宣抚陕西。金人分道犯京师,致虚会兵入援,军出武关,不战而溃。高宗立,徙知邓州,会金兵压境,致虚遁,坐落职,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起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建炎三年十二月,行至岳州卒,年六十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宋史》卷三六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42 【介绍】: 宋宗室,字叔问。赵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进士。警敏强记,工书。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高宗建炎中试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礼》八十篇。累迁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奉祠归。有《崇兰集》。
全宋诗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号西隐老人,燕王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进士,授签书大名府判官。累官宪州通判。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迁刑部侍郎。南渡后,历太常少卿,知秀州,奉祠以归。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五十四。有《崇兰集》二十卷,已佚,又有《肯綮录》一卷行世。事见《北山集》卷三三《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燕懿王之后。中大观元年进士第,为宗室第一。起家签书大名府判官厅公事。后为刑部员外郎。南渡后以驾部员外郎召,迁左司员外郎、太常寺少卿,除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迁兵部侍郎。请外补,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明年知平江府。力请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寓止衢州凡七年。绍兴十二年以疾告老,迁左中奉大夫致仕。是年卒,年五十四。著文集二十卷。见程俱《赵公墓志铭》(《北山集》卷三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1 【介绍】: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刘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全宋诗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中从王渊讨方腊。高宗即位,授平寇将军,大败金兵于黄天荡。后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平范汝为乱。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击败金兵与刘豫入侵,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桧为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自此卧闲居家,自号清凉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三六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词学图录
韩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著名抗金将领。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今陕西绥德)人。年十八从军,从御西夏,讨方腊。宣和中官至嘉州防御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刘之乱。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镇江,获黄天荡大捷。绍兴初平范汝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为中兴武功第一。历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兵权,拜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岳飞冤狱成,世忠独面诘秦桧。改潭国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见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吴岩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七二
吴岩夫,字民赡,建州松溪(今福建松溪)人。以父执中荫补官,崇宁初佐治临邑。政和中拜考功郎中,尝为蔡卞撰谥。宣和中知洋州,坐荐许景衡送吏部究治。建炎初除右司郎中,守光禄卿,充集英殿修撰、知福州,移南剑州。乞祠居建安,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一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七、一八,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黄潜善(?——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元符三年登进士第。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宣和初为左司郎,擢户部侍郎。后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援康王赵构,康王承制拜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建炎元年八月,擢尚书右仆射;二年十二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右相汪伯彦力唱和议,排李纲,抑宗泽,害忠良。三年二月,中丞张澄劾其误国二十大罪,乃罢相、落职、分司、衡州居住,又责置英州。此年十二月卒。《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纪》,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哲宗绍圣四年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以知应天府为东道都总管,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绍兴元年为刑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兼侍读。工诗。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诗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属江西)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初为路州司户,累迁监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为东南六路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一○)。靖康间知南京,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朝擢龙图阁直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八。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号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圣四年进士,能诗。建炎元年为金人所得,既而归之,为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尚书。建炎二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洪州。绍兴元年四月以刑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守兵部尚书。十一月以兵部尚书兼侍读卒,赠端明殿学士。见孙觌《西山老人文集序》(《鸿庆居士集》卷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