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明叔。郭知微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历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亲政,上书请增谏官。迁殿中侍御史。究《神宗实录》诬罔事,请究治吕大防等。又请复元丰役法。历左司谏、中书舍人。报聘于辽。徽宗立,曾布用为工部侍郎,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旋入党籍。政和初卒。
全宋诗
郭知章(?~一一一一),字明叔,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清乾隆《江西通志》卷四九),从刘彝广西幕府。神宗元丰中知分宁县(宋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一四《明叔知县示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历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入为监察御史。哲宗绍圣中改左司谏,权工部侍郎,为中书舍人。元符二年(一○九九),以集贤殿修撰知和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七)。徽宗立,为工部侍郎,加宝文阁直学士,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罢知邓州,旋入党籍。政和初卒。《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四八
郭知章(?——一一一一),字明叔,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治平二年第进士。历知浮梁、分宁县,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为监察御史。哲宗亲政,迁殿中侍御史,请复元丰役法。进左司谏,权工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徽宗立,为工部侍郎,加宝文阁学士、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罢知邓州,旋入党籍。后数年,复显谟阁直学士。政和初卒。《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从程颐学。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旋遭斥逐。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谥忠简。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馆。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为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宗时,迁中书舍人。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景衡得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有《横塘集》。《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处善。曾孝广弟。历官起居舍人、殿中监、户部侍郎,坐事累贬至安远军节度副使。徽宗宣和二年,复为天章阁待制、知歙州。方腊起兵青溪,孝蕴约敕郡内,分兵守厄塞。移知杭州,时城已陷,单车至城下。既克复,令军士勿枉杀。以功加龙图阁学士。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蕴,字处善,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从子,孝广弟。绍圣中,累迁起居舍人。崇宁中擢为殿中监,以集贤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荆淮发运。召为户部侍郎。徙工部,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后贬安远军节度副使。政和四年六月,复为集贤殿修撰。宣和二年,复天章阁待制、知歙州。论破方腊功,进显谟阁直学士,又加龙图阁学士。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人,字嘉父。神宗元丰八年登进士。官至直秘阁。有《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
全宋诗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属浙江)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太学博士(《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政和七年(一一一七)为司勋员外郎(《玉照新志》卷一)。官至直秘阁(《直斋书录解题》卷三)。有《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存六卷;《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事见《春渚纪闻》卷一。
全宋文·卷二七○七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登元丰八年进士乙科。建中靖国初为太学博士,后为左司郎中,政和八年六月罢,与宫观。官至直秘阁。著《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唯大典本六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职官六八之四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45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景初。晏殊曾孙。少学于程颐。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通判临江军。高宗绍兴中权吏部侍郎,请谒不行,铨综平允。除给事中,居右省两月,论驳凡二十四事。鲠峭敢言,反对和议,不屈于秦桧权势。进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寻请外,以宝文阁直学士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道宫。
全宋诗
晏敦复(一○七五~一一四五),字景初,临川(今属江西)人。殊曾孙。少学于程颐。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六),为御史台检法官。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祠部员外郎,迁吏部(《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忏宰相串颐浩,谪知贵溪县,旋改通判临江军。四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左司谏,权给事中,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五年,为吏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擢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因与秦桧不合,出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道宫。十五年,卒(同上书卷一五四),年七十一。《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一三八
晏敦复(一○七五——一一四五),字景初,殊曾孙,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少学于程颐。大观三年第进士,为御史台检法官。绍兴二年特命祠部郎官,以守法忤吕颐浩,出知贵溪县。改通判临江军,召为吏部郎官、左司谏、权给事中,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五年,权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除给事中。后以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以宝文阁学士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道宫。十五年卒,年七十一。《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50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字似夫。韩忠彦孙。以荫补承务郎,赐同上舍出身。假给事中使辽还,除直秘阁,代父知相州。高宗建炎中为祠部郎,迁左司,上言请屯田江淮,又陈戢戍兵等五事,多切时用。绍兴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议和。和议定,又为报谢使,论难再三,不辱君命。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寻奉祠,寓居越中近十年。卒谥元穆。
全宋诗
韩肖胄(一○七五~一一五○),字似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赐同上舍出身,除卫尉少卿。寻假给事中使辽。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知相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江州。入为祠部郎,迁左司。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迁吏部侍郎。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后知温州,绍兴府。二十年卒,年七十六,谥元穆。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卷三七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四一
韩肖胄(一○七五——一一五○),字似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治子。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徽宗朝除卫尉少卿,赐三品服,假给事中使辽。诏除直秘阁、知相州,代其父任。建炎初知江州,入为祠部郎,迁左司,擢工部侍郎。绍兴初迁吏部侍郎,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后以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寻奉祠,与弟膺胄寓居于越近十年,二十年卒,年七十六,谥元穆。见《宋史》卷三七九《韩肖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8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少蕴,号石林。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丹徒尉。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帅颍昌府,发常平粟赈民,抵制宦官杨戬等搜括,捕抑贪吏,遭废黜。高宗即位,除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中,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致力于抗金防务及筹措军饷。官终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平生嗜学博洽,尤工于词。有《建康集》、《石林词》、《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石林诗话》等。
全宋诗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定居吴兴弁山,家有石林园,因号石林居士。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除起居郎,二年,迁翰林学士,三年,出知汝州,寻落职,提举洞霄宫。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起知蔡州,移帅颖昌府。忤杨戬、李彦,提举鸿庆宫。钦宗靖康元年(一○二六),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落职,提举太平观。二年,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三年,罢归湖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一六、一七、一八、二○)。绍兴元年(一○三一),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抗击金兵。十二年冬,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十四年,请老,提举洞霄宫。十六年,致仕(同上书卷一四七、一四八、一五二、一五四)。十八年,卒于湖州。叶氏家富藏书,著述繁多,《石林总集》一百卷等,已佚;有《石林居士建康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卷,今存八卷,系帅建康时诗文)、《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岩下放言》等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叶梦得诗,以毛晋汲古阁原藏明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为底本,校以邓邦述校跋清影印抄宋刻本(简称影宋本)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叶梦得(1077-1148) 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居乌程。有《石林词》。
全宋文·卷三一六二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卜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卞山之石林谷,因自号石林居士。绍圣四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大观中,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以忤童贯,降龙图阁直学士、知汝州,寻落职奉祠。政和中,起知蔡州,历知颍昌府、应天府、杭州,或起或废。高宗建炎二年,复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寻除户部尚书。三年二月,拜尚书左丞。以与宰相朱胜非意见不合,执政十四日而罢,以资政殿学士归隐卞山。绍兴元年,起为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次年罢。八年,再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两镇建康,布置江防,多得其力。升资政殿大学士、观文殿学士,移知福州。十六年,拜崇信军节度使致仕。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梦得博学强记,著书三十馀种。今尚存《春秋谳》、《春秋考》、《春秋传》、《石林燕语》、《避暑录话》、《老子解》、《石林诗话》、《石林词》等十七八种。《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国佐。徽宗政和三年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钦宗靖康初,擢右司谏,言蔡京、朱勔罪,斥监合州税。高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居官论事剀切,疾恶如仇。晚居乡里,著书自娱。有文集、奏议。
全宋诗
陈公辅(一○七七~一一四二),字国佐,自号定庵居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累迁应天府少尹,除秘书郎。钦宗靖康初,除右司谏。语触时宰,斥监台州税(同上书,《宋史》本传误为合州)。高宗即位,除左司员外郎。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为左司谏。七年,迁礼部侍郎,寻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一、一一五)。十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卒(同上书卷一四七),年六十六。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二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九有传。今录诗二十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睦州人,字民表。登进士第。徽宗建中靖国间,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上疏极论时政。力言内苑蓄珍禽奇兽非初政所宜,帝悉从之。历知淮阳军、寿州。蔡京执政,编管南安军,遇赦还家卒。
全宋文·卷二六一九
江公望,字民表,自号钓台翁,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人。举进士。建中靖国元年,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在位极论时政得失,凡所建白,多见嘉纳,一时公卿如范纯礼辈皆称扬之。以论蔡王府狱忤上意,出知淮阳军。未几,召为左司员外郎,以直龙图阁知寿州。及蔡京为政,入元祐党籍。崇宁二年,遂除名编管南安军。遇赦还家,卒。建炎四年,追赠右谏议大夫。著有《钓台弃稿》十四卷。见《宋史》卷三四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42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己楙。徽宗崇宁二年进士。政和五年,试词学兼茂科第一。历泰州推官、知湖州。高宗建炎三年,除给事中,进直学士院兼侍讲,首论天下大势,请修政事、选将帅,搜补卒乘以张国势,抚绥疲瘵以固国本。绍兴中,为翰林学士,迁刑部尚书,治狱公正。官终端明殿学士、知合州。
全宋诗
胡交修(一○七八~一一四二),字己楙,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授泰州推官。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试词学兼茂第一(《咸淳毗陵志》卷一○《祭胡尚书文》)。六年,拜起居舍人。钦宗靖康末金人陷汴京,扶立张邦昌,出知湖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召为给事中。绍兴三年(一一三三),迁刑部侍郎、翰林学士、知制诰。以事提举太平观。六年复召。八年,知信州。九年,复召。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知台(《宋史》作合,误)州。十二年,卒(《嘉定赤城志》卷九),年六十五。著有《四世丝纶集》,已佚。《宋史》卷三七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三二一
胡交修(一○七八——一一四二),字己楙,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授泰州推官。试词学兼茂科,为首选,除编类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除右文殿修撰、知湖州。建炎中以中书舍人召。寻迁给事中,直学士院,兼侍讲。久之,迁刑部尚书。出知信州,以亲老奉祠。复召为兵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侍讲。逾年,以端明殿学士知合州。领州数月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天台人,字与言,号筠翁。徽宗大观三年进士。仕至湖州通判,寻弃官为僧。有《筠翁长短句》。
全宋诗
左誉,字与言,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终湖州通判(《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有《筠翁长短句》(《玉照新志》卷五),已佚。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左誉,字与言,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大观三年进士,官至湖州通判。绍兴中弃官入空门。有《筠庵长短句》。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诗纪事》卷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27 【介绍】: 宋婺州浦江人,字和胜。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以忤王黼夺职,知滁州。钦宗靖康元年,召为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金兵围京都,劝帝亲征,又请皇后、太子皆出避。京城失守,谋集兵夜袭金帅帐,迎徽、钦二帝还,谋泄未遂。金人命搜刮金帛,以数不足被杀。谥节悯。有《文安集》。
全宋诗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敬乡录》卷三),调衢州常山尉。历国子司业,中书舍人,给事中,擢礼部侍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以忤王黼出知蕲州。复落职。钦宗立,召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搜括金银,执礼哀民力已困,阴拒之,为所杀,年四十九。有《文安集》十五卷(《敬乡录》),已佚。《宋史》卷三五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四九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第进士,调常山尉,未赴,以荐为敕令删定官、武学博士。历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郎,改度支、吏部。进国子司业兼资善堂翊善。迁左司员外郎,擢中书舍人、给事中,为礼部侍郎。忤王黼,以显谟阁待制知蕲州,又夺职。明年,徙滁州,复集英殿修撰。钦宗立,徙知镇江府。召为翰林学士,道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靖康二年,汴京破,为金人挝杀,年四十九。谥节悯。有《梅文安集》十五卷(文安,所封开国县名也)。见《宋史》卷三五七本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1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养源。翁彦约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右司员外郎,上书宰相,言不应与金人夹击辽邦。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不肯造谒提举秘书省之内侍梁师成,时论高之。官至太常少卿。有《唐史评》、《忠义列传》、《皇朝昭信录》、《钟离子自录》及文集。
全宋诗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自号钟离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初补太庙斋郎,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福州侯官主簿,摄闽清令。徽宗崇宁间为濠州钟离令。入为详定《九域志》所编修官,迁秘书丞(《忠惠集》卷三《九域志编修官翁彦深除秘书丞制》)。出提点淮东、湖南、京西路刑狱。宣和初,授秘书少监,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出知济南府,忤宦官,提举南京鸿庆官。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太常少卿。绍兴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见《斐然集》卷二六《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彦约弟。绍圣元年进士。宣和初,授右司员外郎。四年八月,以朝奉大夫、秘书监除集英殿修撰。建炎间为太常少卿,以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著有《皇朝昭信录》、《忠义列传》、《唐史评》等书及文集十五卷。见《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胡寅《斐然集》卷二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七、选举三三之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3 【介绍】: 宋河间人,字朝美。徽宗崇宁四年上舍登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国子司业。高宗建炎中,知东平府,金人围急,死守数月,城破,犹力战,突围至行在。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有治声。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次年除签书枢密院事,献“十议”以图中兴。寻兼权参知政事。有遗稿《瀛海残编》。
全宋诗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今属河北)人。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进士,授青州教授。历睦亲西宅宗子正,提举河东学事,除太学博士,改国子司业。宣和初,迁左司员外郎使辽,还为集英殿修撰,知易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冀州。高宗建炎间历知东平、江州、建康,改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入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除签书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一)。有《瀛海残编》十卷,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枢密兼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府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崇宁四年登太学上舍第,授从事郎、青州教授,调沧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知易、相、冀州。建炎元年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金人破城,突围奔行在,除宝文阁直学士兼知江州、本路制置使。四年,知建康府,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谥质肃。著有《瀛海残编》十卷。见所撰《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杨公墓志铭》,杨万里《权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四),《宋史》卷三九六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