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天台人,字与言,号筠翁。徽宗大观三年进士。仕至湖州通判,寻弃官为僧。有《筠翁长短句》。
全宋诗
左誉,字与言,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终湖州通判(《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有《筠翁长短句》(《玉照新志》卷五),已佚。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左誉,字与言,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大观三年进士,官至湖州通判。绍兴中弃官入空门。有《筠庵长短句》。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诗纪事》卷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经臣,号委羽居士。徽宗政和中,以诗文名。有《委羽居士集》。
全宋诗
左纬,字经臣,号委羽居士,黄岩(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哲宗元祐初。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诗学杜甫,重视“意理趣”三字(宋黄裳《委羽居士集》序)。与许景衡为忘年友,刘元礼、周行己皆兄事之。高宗建炎间尚在世。有《委羽居士集》,已佚。民国时,王棻辑有《委羽居士集》一卷。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左纬诗,以民国黄岩杨氏刊《台州丛书》后集中所收辑本为底本。分别核对原出处并加注卷次,少数几首不见出处原书的,则仍旧。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知微,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康熙《临海县志》卷五),官宣州教授。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左知微,号隐庵,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重和元年进士,终宣州教授。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85 【介绍】: 金蓟州人,字君锡,号善善道人。左渊子,以荫补阁门祗候。官至右宣徽使。能诗,善篆隶,尤工大字。一时岩庙榜署多出其手。任职亦勤慎周密。
左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度宗咸淳间,辑丛书《百川学海》,凡十集,收书一百种。当时即经刊板,流传较广,为中国丛书刻印之始。
全宋文·卷八二八七
左圭,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尝辑古今杂说百馀种为《百川学海》,咸淳间刊行于世,其书今存。
左弘道 朝代:元末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弘道,字存翁,号竺隐,崇德梧桐乡(今析桐乡)人。元末出家密印寺,住持杭之上天竺。洪武三年,被召赴京。十六年,授僧录司左善世。二十四年,归老。尝奉旨同全室具庵笺注《楞严》等经。永乐间,示寂。姚少师撰塔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永新人,字周器。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声誉。御史练纲以敢言名,鼎则以善写章奏著称,京师有“左鼎手,练纲口”之语。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
维基
左鼎(1409年—1458年),字周器,号立齐,江西吉安府永新县怀忠镇岭上自然村人,民籍。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进士,次年都御史王文、吏部尚书王直考核选举,授监察御史,左鼎初赴任南京,后改北京,巡按山西。之后改视察赈灾山东、河南饥荒。景泰四年(1453年),上疏劝精简官员,得到景帝赞赏。之后担任广东右参政。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召为左佥都御史。再过一年后去世。
《骈字类编》:左氏
汉书艺文志:春秋左氏传三十卷。又五行志: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 食之,在营室十五度。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四年四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九度。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士。又河间献王德传其学,举六艺,立毛诗、左氏春秋博。
又司马迁传:赞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又翟方进传:方进虽受谷梁,然好左氏传。天文星历 其左氏则国师刘歆,星历则长安令田终术师也。又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学,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谷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后汉书班彪传: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国语独章之。又延笃传: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诵 典深敬焉。
又郑玄传:时任城令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元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注:说文曰:肓,膈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 桓谭新论:刘子政、子骏、伯玉三人,尤珍重左氏,教子孙坟。孔安国尚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 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酿何休公羊传序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时加 嘲辞拔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是以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至使贾逵缘隙奋笔,以为公羊可夺,左氏可兴。疏:贾逵者,即汉章帝时卫士令也。言缘隙奋笔者,庄、颜之徒说义不足,故使贾逵得缘其隙漏,奋笔而夺之。遂作长义四十一条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长,意望夺去公羊而兴左氏矣。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 失也短。唐明皇道德经序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释 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针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司马贞补史记序,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异左氏之微婉,有南史之典实,所以扬雄、班固等咸称其有良史之才,盖信乎其然也。 贾邕送萧颖士赴东府诗序: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陆龟蒙和袭美 吴中言情见寄诗: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又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 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一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当?又汉书陈遵传:初,遵为河南太守,而弟级为荆州牧 之官,俱过长安富人故淮阳王外家左氏,饮食作乐,后司直陈崇闻之劾奏遵兄弟幸得蒙恩超等,历位遵爵列侯,备郡守,级州牧,奉使皆以举直察枉,宣扬圣化为职。不正身自慎。始遵初除,乘藩车入闾巷,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卧。遵知饮酒饫宴有节礼,不入寡妇之门,而湛酒溷肴,乱男女之别,轻辱爵位,羞污印韨,恶不可忍闻。臣请皆免。宜陈辅之诗话:子美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烛正不观书,检阅时暂可也。退之短檠二尺便且光,可谓灯窗人中语。
分类:左氏
《漢語大詞典》:左氏癖
左传癖。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适》:“ 日用 赠 武平一 歌曰:‘彼名流兮 左氏 癖,意玄远兮冠今夕。’”
《国语辞典》: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  拼音:chūn qiū zuǒ shì zhuàn
左传》的别名。参见「左传」条。
《国语辞典》:左氏春秋  拼音:zuǒ shì chūn qiū
左传的别名。参见「左传」条。
《國語辭典》:三家  拼音:sān jiā
1.春秋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公族。《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三国魏。何晏。集解:「三家谓仲孙、叔孙、季孙。」参见「三桓」条。
2.春秋末年,分晋的韩、赵、魏三卿。《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
3.三皇。《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参见「三皇」条。
4.夏、商、周三代。汉。王充《论衡。正说》:「案礼,夏、殷、周三家相损益之制,较著不同。」
5.《经书》的三家。如《书经》有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礼经》有大戴、小戴、庆氏三家;《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6.三户人家。宋。陆游 野意诗:「堤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國語辭典》:三代  拼音:sān dài
1.夏、商、周三朝。《礼记。表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已命更席,则陶觞瓦鼎,无非三代物,最近者亦秦汉铜器。」也称为「三后」。
2.称祖至孙三辈。如:「三代同堂」。唐。王维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也称为「三辈子」。
3.曾祖、祖父、父的总称。
《国语辞典》:不守  拼音:bù shǒu
1.不能保护、守不住。如:「城池不守」。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成都不守,社稷倾崩,司马炎必有吞吴之心。」
2.不遵循、不延续。如:「不守信用」、「不守规矩」。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退不守丘明之传,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漢語大詞典》:五传(五傳)
指传述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 邹氏 、 夹氏 五家。“ 邹氏 无师, 夹氏 未有书。”见(汉书·艺文志)后世仅传三传。 唐 玄宗 《孝经注序》:“故 鲁 史春秋,学开‘五传’。”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谓传授至第五代弟子。 清 罗惇衍 《〈仪礼正义〉序》:“ 高堂生 传十七篇,五传而有大、小 戴 , 庆氏 三家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