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大府 拼音:dà fǔ
1.职官名:(1)周代掌管财库的人。(2)明清时指督抚。
2.高官。《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3.朝廷的府库。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赐李姥大府钱万缗,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
2.高官。《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3.朝廷的府库。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赐李姥大府钱万缗,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
《漢語大詞典》:九府
(1). 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 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 张守节 正义:“ 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
(2).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与其五穀鱼盐生焉。” 邢昺 疏:“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3). 南齐 设置的九个官署,犹 汉 之九寺。《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僕、大鸿臚九卿府也。”
(4).犹言脏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词》:“医方所诊,臟气未调,荣卫未和,正气衰薄,六脉未復,九府犹虚。”
(2).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与其五穀鱼盐生焉。” 邢昺 疏:“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3). 南齐 设置的九个官署,犹 汉 之九寺。《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僕、大鸿臚九卿府也。”
(4).犹言脏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词》:“医方所诊,臟气未调,荣卫未和,正气衰薄,六脉未復,九府犹虚。”
《國語辭典》:中军(中軍) 拼音:zhōng jūn
1.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
2.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2.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