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0,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拖上州拔下县
西州信重
温州乱弹
温州杂剧
味贤青州
沃州人
塘州
四海九州
泗州调
泗州和尚
泗州塔
泗州戏
丝州
苏州弹词
苏州码子
《高级汉语词典》:拖上州拔下县
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
《分类字锦》:西州信重
后汉书来歙传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按覆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
分类:奉使
《漢語大詞典》:温州乱弹(温州亂彈)
瓯剧的旧名。形成于 清 初,流行于 浙江省 温州 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 温州 地区古称 东瓯 ,建国后定名为瓯剧。
《漢語大詞典》:温州杂剧(温州雜劇)
即南戏。也叫“永嘉杂剧”。 明 祝允明 《猥谈》:“南戏出於 宣和 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参见“ 南戏 ”。
分類:南戏
《國語辭典》:南戏(南戲)  拼音:nán xì
一种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的戏曲。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响明代传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故也称为「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当地称为「戏文」。所用的音乐主要是南曲。南戏的早期作品传世很少,直到元代末期,始有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出现,如《琵琶记》,及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流传至今。
《分类字锦》:味贤青州(味贤青州)
大业拾遗记信都献仲思枣四百牧枣长四五寸正紫色细文文绉细核肥有味贤于青州枣北齐时有仙人仲思得此枣种之亦名仙枣时海内惟有数树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沃州人  拼音:wò zhōu rén
瑞士沃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骈字类编》:塘州
周书魏废帝三年改肆州为塘州
《漢語大詞典》:四海九州
指全中国。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四海九州,必有壮士,宜设武举,以收其遗。”《天地会诗歌选·五房插草歌》:“四海九州皆兄弟,去杀 清 朝一扫空。”参见“ 四海 ”、“ 九州 ”。
分類:中国
《漢語大詞典》:泗州调
民间曲调名。创始于安徽、湖北一带。五句三十二字。第三、第五句相重复,第四句为“哎哟哎哟”。
《漢語大詞典》:泗州和尚
唐 西域高僧 僧伽 大师,曾在 泗州 临淮县 建造寺院,人称 泗州和尚 。 中宗 时迎入 长安 , 景龙 四年卒,归葬 临淮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王延彬 独据 建州 ,称伪号。一旦大设,为伶官作戏辞云:‘只闻有 泗州和尚 ,不见有五县天子。’”参阅 清 周亮工 《闽小记·僧伽》
《漢語大詞典》:泗州塔
古塔名。 唐 代为纪念 僧伽 大师而筑。 宋 初曾修葺。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泗州塔 ,人传下藏真身,后阁上碑道 兴国 中塑 僧伽 像事甚详……塔本 喻都料 造,极工巧。俗谓塔顶为天门。”
《國語辭典》:泗州戏(泗州戲)  拼音:sì zhōu xì
流行于安徽淮北一带的剧种。起初全为男演员,二十世纪起,女艺人逐渐出现。伴奏乐器为牛角梆子和土琵琶。唱词的规格严谨、形式固定,可单独唱,亦可联唱。曲调自由,可因人而异。民国三十八年以后,泗州戏音乐变得活泼热烈,男女都用自然声,但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声。曲调具有清新流畅、活泼优美、闪板起唱和连续切分音等特点。参见「拉魂腔」条。
《骈字类编》:丝州(丝州)
唐书韦陟传宗人伐墓柏坐不相教贬丝州刺史
《國語辭典》:苏州弹词(蘇州彈詞)  拼音:sū zhōu tán cí
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区的曲艺。有说有唱,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演出者自弹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变化反覆结构。表演灵活简便,善用叙事、代言相结合的手法和说、噱、弹、唱的艺术手段描绘故事情节,刻划人物性格。此种技艺在清代中叶时已相当成熟。
《漢語大詞典》:苏州码子
1.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