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4,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何涉(字 济川 )
邵雍(世称 邵子雍、百源先生 字 尧夫 号 安乐先生、伊川翁 康节 )
郤济川
宋球(号 涪川居士 )
程颐(别称 程正公 世称 小程子、伊川先生 字 正叔 正 伊阳伯 )
纡川
李川
刘斯川
王谹(字 稚川 )
韩川(字 元伯、原伯 )
李洵(字 远游 号 丹川退叟 )
石君倚(号 辋川居士 )
彭俞(字 济川 号 连山子 )
刘川
其它辞典(续上)
刘济川何涉(字 济川 )
邵雍(世称 邵子雍、百源先生 字 尧夫 号 安乐先生、伊川翁 康节 )
郤济川
宋球(号 涪川居士 )
程颐(别称 程正公 世称 小程子、伊川先生 字 正叔 正 伊阳伯 )
纡川
李川
刘斯川
王谹(字 稚川 )
韩川(字 元伯、原伯 )
李洵(字 远游 号 丹川退叟 )
石君倚(号 辋川居士 )
彭俞(字 济川 号 连山子 )
刘川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三年(1036)任康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果州南充人,字济川。登进士第。刻苦读书,于《六经》、诸子百家及山经、地志、医卜之术,无所不学。为范仲淹、文彦博、庞籍等所器重。累官集贤校理,知汉州、合州,迁司封员外郎。为人长厚,有操行,生平不言人过恶。有《治道中术》、《春秋本旨》、《庐江集》。全宋文·卷五九八
何涉,字济川,南充(今四川南充)人。父祖皆业农,涉始读书。景祐元年进士及第,调洛交主簿,改中部令。范仲淹辟为彰武军节度推官,迁著作佐郎,管勾鄜延等路经略安抚招讨司机宜文字。后改秘书丞,通判眉州,徙嘉州。嘉祐中为集贤校理,求归蜀,得知汉州,移合州。累官尚书司封员外郎。著《治道中术》六卷、《春秋本旨》五卷、《庐江集》七十卷。《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77 【介绍】: 宋范阳人,后迁河南,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以《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授之。妙悟神契,多所自得。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恒相从游。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而社会时在退化。卒谥康节。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全宋诗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著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全宋文·卷九八六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范阳(今河北涿州)人,随父徙共城(今河南辉县)。少为学坚苦刻厉。周游南北,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探赜索隐,多所自得,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后至洛,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雅敬之,为市园宅,遂岁时耕种,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嘉祐及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将作监主簿,补颍州团练推官,皆称疾不赴。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元祐中赐谥康节。著《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对问》及诗集《伊川击壤集》等。建立先天象数学,为宋代著名道学家。见程颢《邵尧夫先生墓志铭》(《明道集》卷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107 【介绍】: 宋洛阳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程颢弟。年未冠,才能为胡瑗所重,授太学学职。英宗治平、神宗元丰间,大臣屡荐,不仕。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为崇政殿说书,后出管勾西京国子监。哲宗绍圣中,因政见不合,削籍送涪州编管。徽宗即位,徙峡州。寻复官。崇宁中致仕。曾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之奠基人,合称二程。学说以“穷理”为主,强调格物致知。因长期居洛阳讲学,故称“洛学”。卒谥正。有《易传》、《春秋传》等。后人编为《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全宋诗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廷试报罢,遂不复试,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奉诏赴阙,授通直郎、崇政殿说书。次年出管勾西京国子监。绍圣四年(一○九七),入元祐党籍,削籍,遣涪州编管。徽宗立,遇赦还洛,寻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崇宁元年(一一○二),再追所复官。五年,复通直郎致仕(《道命录》卷二)。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程侍讲颐传》)。颐与其兄颢并称二程,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教育活动。著有《伊川易传》,《伊川文集》等,后人与程颢著作同编为《二程全书》。事见《朱文公文集》卷九八《伊川先生年谱》,《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程颐诗见于《伊川文集》者三首,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刊康绍宗重编本(简称弘治本)、明徐必达校正本(简称徐本)。又从《古今事文类聚》等书辑得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七五○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号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颢弟。少与兄同受学于周敦颐。年十八,游太学,著《颜子好学论》,胡瑗大惊异之,处以学职。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召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出管勾西京国子监,久之,加直秘阁,再上表辞,去官。绍圣中,削籍窜涪州。徽宗即位,徙峡州,俄复其官。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颐于书无所不读,与兄颢同为一代大儒,人称「二程」。平生诲人不倦,学者出其门最多。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庙庭。与其兄有《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河南程氏经说》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又有文集八卷、《易传》四卷,俱存。《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九年(1076)任兴化军知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谹,字稚川,寓家鼎州(今湖南常德)。神宗元丰初曾因调官至京师。事见宋任渊《山谷内集注》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人,字元伯。第进士。哲宗元祐初,以荐为监察御史,极论市易之害。迁殿中侍御史,疏陈用人之弊,诏吏部更立法。累进吏、礼二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历守颍、虢二州。后贬坊州,再谪道州安置。徽宗立,复故官,历知青、襄二州卒。全宋文·卷二○一八
韩川,字元伯(一作原伯),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登进士上第。元祐初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左司谏。加集贤校理、知颍州。还直龙图阁、枢密都承旨。五年,除中书舍人,历吏部、礼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再知颍州,徙虢州。绍圣中,贬屯田员外郎,分司,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立,充集贤殿修撰、知青州。崇宁中再落职,入元祐党籍。后知襄州,卒。《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六
李洵,字远游,号丹川退叟,郡望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绍圣间人。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石君倚,绍圣间人,号辋川居士,与种师道往还。有别墅在蓝田辋川谷,乃唐王维别业故地。见嘉靖《高陵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宜春人,字济川,号连山子。少隐集云峰,学邃于《易》。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知溧阳县,理冤狱甚多。监司连荐之,稍迁至朝散郎。有《君子传》、《循吏龟鉴》及文集等。全宋文·卷二九一一
彭愈(愈一作俞),字济川,自号连山子,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少隐集云峰,登绍圣进士第,释褐为北京右理,迁知澧阳县,理冤狱甚多,监司连荐之。请倅积石军,归监京东箔场,堂除监元丰库。丁忧服阕,除通判隰州,改潭州。累官朝散郎。著有《君子传》三卷,《字说拾遗》二卷,《循吏龟鉴议》十二卷,《治县法》十卷,《三柏年表》一卷,《杂说》三卷,《贯通编》五卷,《圜府议》十二卷,《夏台议》十卷,《时议》三卷,《烛理集》六卷,《妙观笔记》五卷,《妙观论》三卷,《夺化归真内景论》二卷,以及文集二百卷等凡十馀种。见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三年(1104)任广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