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9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凤川
常川
川党
川鳞
川柳
川泉
川亭
川引
川震
德川
司川
涑川
潞川
沔川
淇川
《骈字类编》:凤川(凤川)
广舆记:陜西庆阳府合水县有凤川,其水清澈,多鸥鹭,春月邑人冶游于此。
《國語辭典》:常川  拼音:cháng chuān
1.经常不断。元。郑光祖《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厮杀相持无赛;常川吊下马来,至今跌破脑袋。」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七出:「少则少千里之遥,须则要号头明,烽瞭远,常川看好。」
2.通常、一般。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上的马去,常川不济;听的厮杀,帐房里推睡。」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打死人不偿命,常川则是坐牢。」
《漢語大詞典》:川党(川黨)
宋 哲宗 时旧党三派之一。以 苏轼 为领袖。亦称蜀党。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 哲宗 即位, 宣仁后 垂帘同听政,羣贤毕集於朝……然虽贤者,不免以类相从,故当时有洛党、川党、朔党之语。洛党者,以 程正叔 侍讲为领袖, 朱光庭 、 贾易 等为羽翼。川党者,以 苏軾 为领袖, 吕陶 等为羽翼。朔党者,以 刘挚 、 梁燾 、 王巖叟 、 刘安世 为领袖,羽翼尤众。诸党相攻击而已……至 绍圣 初, 章惇 为相,同以为 元祐 党,尽窜岭海之外,可哀也。”“川党”之名, 苏轼 以为系 韩维 一党挟嫌所加,参阅 宋 苏轼 《乞郡札子》
《漢語大詞典》:川鳞(川鱗)
指河鱼。 宋 梅尧臣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诗:“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国语辞典》:川柳  拼音:chuān liǔ
1.日本十七音短诗。没有切字、季节等约束,多用口语。揭举人情、风俗、人生的弱点、世态的缺陷等。其特色为简洁、滑稽、机智、讽刺、奇警。
2.水杨的别名。参见「水杨」条。
《骈字类编》:川泉
古三坟气川泉注,圣人以通溉民田。
《骈字类编》:川亭
唐 杜牧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苍苍烟月满川亭,我有劳歌一为听。
《骈字类编》:川引
宋史食货志:宝祐四年,台臣奏:川引银会之弊,皆因自印自用,有出无收。今当拘其印造之权,归之朝廷,仿十八界会之造四川会子,视淳祐之令,作七百七十陌,于四川州县公私行使,两料川引并毁,见在银会姑存。旧引既清,新会有限,则楮价不损,物价自平,公私俱便矣。
《骈字类编》:川震
宋史乐志:夫川震社亡,同灵毕戒;哀思靡漫,异世齐驩。
《韵府拾遗 先韵》:德川
段成式诗:阎河德川,大士先天。
《分类字锦》:司川
见上注。
分类:工部
《骈字类编》:涑川
左传见河曲下。周书武帝纪:建德五年春正月辛卯,行幸河东涑川集关中,河东诸军校猎。 郡县志:见上。
《骈字类编》:潞川
晋书郤恢传:寻而慕容垂围慕容永于潞川,永穷蹙,遣其子弘求救于恢,并献玉玺一纽,恢献玺于台。
《骈字类编》:沔川
宋书武帝纪见江津下。 水经注见浕口下。
《骈字类编》:淇川
宋书乐志:卫人王豹处淇川,善讴,河西之民皆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