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3,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萧子峻(字 云嵩 广汉郡王、衡阳王 )
裴侠(名 协 字 嵩和 号 独立君 )
沈峻(字 士嵩 )
张景嵩
王峻(字 峦嵩 )
释慧嵩(世称 宗匠、英杰 )
卫元嵩( 卫 )
僧靖嵩( 张 )
陈叔陵(字 子嵩 康乐县侯、始兴王 )
释道嵩( 刘 )
戴嵩
皇甫松(号 檀栾子 嵩 字 子奇 )
毛嵩
齐嵩
其它辞典(续上)
刘嵩(字 阿龙 )萧子峻(字 云嵩 广汉郡王、衡阳王 )
裴侠(名 协 字 嵩和 号 独立君 )
沈峻(字 士嵩 )
张景嵩
王峻(字 峦嵩 )
释慧嵩(世称 宗匠、英杰 )
卫元嵩( 卫 )
僧靖嵩( 张 )
陈叔陵(字 子嵩 康乐县侯、始兴王 )
释道嵩( 刘 )
戴嵩
皇甫松(号 檀栾子 嵩 字 子奇 )
毛嵩
齐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字阿龙。刘仁之族兄。好周人之急。与王仲兴自平城赴洛,仲兴家贫不能自给,嵩事事资助。宣武帝时仲兴宠显,奏嵩除给事。嵩请疏黄河以通漕运。历年功不就,坐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5—498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嵩。齐武帝子。初封广汉郡王,后改封衡阳王。为齐明帝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 【介绍】: 北周河东解人,本名协,字嵩和。幼聪慧,举秀才,魏孝明帝正光中起家奉朝请。魏孝武帝时,授左中郎将,随帝西迁,赐爵清河县伯。从战沙苑,以功进侯爵,拜行台郎中、除河北郡守。宇文泰尝以侠清慎奉公,为天下最,使别立,令众牧守中有如侠者,与侠俱立,无敢应者,号为独立君。孝闵帝即位,进爵为公,历官民部中大夫,工部中大夫,以清严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士嵩。家世务农。好学,师事宗人沈麟士,博通《五经》,尤长《三礼》。仕为国子助教,讲《周官》,群儒刘岩、沈宏之徒,莫不叹服。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荐为五经博士,寻补西省学士,助贺琛撰《梁官仪》。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武康令。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为人机灵狡猾,任小黄门,侍孝明帝,为帝所知。胡太后亦倚之,使传意计于帝,出元叉。胡太后返政,未即杀叉,恐祸及己而告帝,乃为诏将杀叉。以叉妻反诬于太后处,出为鲁郡太守。东魏孝静帝时坐事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 【介绍】: 北齐灵丘人,字峦嵩。历事高欢、高澄。随军平淮阴,除营州刺史,严设守备,有安边功。武成帝河清中为南道行台。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停废。后主武平中官侍中。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高昌人。少出家。聪悟敏捷。玩杂心。为本国所归向。兄以文学。为国博士。每劝返初服。嵩辄掉头去。因以易林秘隐义从质辨。嵩故未尝读。即为部。析。无所碍滞。兄心异之。然犹未信佛法之渊博也。于是嵩以毗昙一偈。使释其意。构思两月。徒尔纷纭。而其说益谬。嵩当其愤悱。而略启其端。则泠然神悟。遂大归敬。嵩之出处。自尔莫或沮矣。 魏季嵩尚吾教。其王使嵩并弟入朝。时高氏为相。礼待殊厚。智游论师。世称宗匠。嵩乃从之。以听毗昙成实。领牒文旨。听者忘倦。俊声播于早年。勍敌伏于晚岁。学高望远。本国请还。嵩不听。再徵如之。其王憾焉。夷嵩三族。嵩谓其徒曰。经不云乎。三界无常。诸有非乐。况复三途八苦。由来所经。何足怪哉。 俄高齐革命。天保初。宣帝在御。上统尤以职位见重。而嵩每以学识凌之。诏徙于徐州。为长年僧统。河南江表。率遵其化。隋志念论师。寔祖承之。已而卒。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慧嵩。未详氏族。高昌国人。其国本沮渠凉王避地之所。故其宗族皆通华夏之文轨焉嵩少出家聪悟敏捷。开卷辄寻便了中义。潜蕴玄肆尤玩杂心。时为彼国所重。嵩兄为博士。王族推崇。雅重儒林未钦佛理。睹嵩英鉴劝令反俗。教以义方。嵩曰腐儒小智未足归赏。固当同诸糟粕。馀何可论。兄频遮碍。乃以易林秘隐问之。嵩初不读俗典。执卷开剖挺出前闻。兄虽异之殊不信佛法之博要也。嵩以毗昙一偈化令解之停滞两月妄释纷纭。乃有其言全乖理义。嵩总非所述。聊为一开。泠然神悟。便大崇信佛法。博通玄奥。乃恣其游涉。于时元魏末龄大演经教。高昌王欲使释门更辟。乃献嵩并弟。随使入朝。高氏作相深相器重。时智游论师世称英杰。嵩乃从之听毗昙成实。领牒文旨信重当时。而位处沙弥更摇声略。及进具后便登元座。开判经诰雅会机缘。乃使锋锐黥敌归依接足。既学成望远本国请还。嵩曰。以吾之博达。义非边鄙之所资也。旋环邺洛弘道为宗。后又重徵。嵩固执如旧。高昌乃夷其三族。嵩闻之告其属曰。经不云乎。三界无常诸有非乐。况复三途八苦由来所经何足怪乎。及高齐天保革命惟新。上统荣望见重宣帝。嵩以慧学腾誉。频以法义凌之。乃徙于徐州为长年僧统。仍居彭沛大阐宏猷。江表河南率遵声教。即隋初志念论师之祖承也。以天保年。卒于徐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蜀郡人。好言将来之事。武帝天和中,著诗预论周、隋废兴。尤不信佛教,尝上疏极论之。全后周文·卷二十四
元嵩,俗姓卫,河东人,梁末出家,居成都野安寺。周平蜀,入关,师事亡名,天和二年上书,赐爵蜀郡公,后竟废佛还俗,有《元包数》五卷。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益州成都人。少事亡名法师出家。聪颖不群。尝侍法师夜坐。忽喟曰。世徒贵耳而贱目。又恶能有贤不肖之辨哉。亡名曰。汝欲务名声邪。则阳为狂惑。以骇流俗。可也。嵩心然之。遂逢场作戏。触物摛咏。如是二十馀年。四方之人。识不识。莫不以元嵩诚天下之士。已而亡名入关。徙居野安。制天女怨。心风弄。以鼓琴。尝谓其兄曰。蜀土匾小。不足以展胸次。将必游京师。与豪杰抗。何如。兄以为不可。元嵩即谢去。既至京师。念终无以动上者。乃疏废佛法事以进。会道士张宾。与相表里。于是上纳其说。而废教不疑。 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苏云。至冥府。见阎罗王。问曰。卿父曾作何官。曰臣父在周。为司令上士。王曰。若然则追卿误矣。可速放使还。然卿识周武帝否。答曰。臣尝任左武侯司法。恒在阶陛。甚识之。王曰。汝可一往看武帝。有吏寻引至一处。门窗椽瓦。皆铁为之。于铁窗中。窥见帝身。铁色极瘦。且著铁枷锁。祈泣曰。大家何因苦困乃尔。答曰。苦困有甚于此时者。汝特未见耳。祈曰。何罪致此苦困哉。答曰。汝岂不知邪。我以信卫元嵩。癈佛教故耳。祈曰。大家何不注引元嵩。答曰。我每注引之。然曹司以为虽三界搜求。无见者。若果见。则我得脱矣。复何所论。卿还语世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苟终不至。解脱无期。由是推之。则元嵩之于佛法。正亦倒行逆施。以激扬之欤。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释卫元嵩。益州成都人。少出家。为亡名法师弟子。聪颖不偶。尝以夜静侍傍曰。世人汹汹贵耳贱目。即知皂白其可得哉。名曰。汝欲名声。若不佯狂。不可得也。嵩心然之。遂佯狂漫走。人逐成群。触物擒咏。周历二十馀年。亡名入关移住野安。自制琴声。为天女怨心风弄。亦有传其声者。尝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上京与国士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庾信。名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读书。自为文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兄但听看。即轻尔造关。为无过所。乃著俗服。关中却回。防者执之。嵩诈曰。我是长安于长公家人。欲逃往蜀耳。关家迭送至京。于公曾在蜀。忽得相见。与之交游。贵胜名士靡所不诣。即上废佛法事。自此还俗。周祖纳其言。又与道士张宾密加扇惑。帝信而不猜。便行屏削。嵩又制千字诗。即龙首青烟起。长安一代丘是也。并符谶纬。事后晓之。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稣。云见阎罗王。问曰。卿父曾作何官。曰臣父在周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错追。可速放去。然卿识周武帝不。答曰。曾任左武侯司法。恒在阶陛甚识。王曰。可往看汝武帝去。一吏引至一处。门窗椽瓦并是铁作。于铁窗中见一人极瘦身作铁色著铁枷锁。祈见泣曰。大家。何因苦困乃尔。答曰。我大遭苦困。汝不见耳。今得至此。大是快乐。祈曰。作何罪业受此苦困。答曰。汝不知耶。我以信卫元嵩言毁废佛法。故受此苦。祈曰。大家。何不注引卫元嵩来。帝曰。我寻注之。然曹司处处搜求。乃遍三界。云无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何所更论。卿还语世间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稣不忘冥事。劝起福助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614 【介绍】: 隋僧。涿郡固安人,俗姓张。年十五出家。博习众经,妙通玄理,北齐琅邪王甚器重之,特开讲座,以靖嵩为法主。导悟诸徒,响誉河东。入隋,文帝开皇中敕住崇圣寺。礼诵精苦三十载,其叩头手膝所按之地,悉凹陷成印迹。著有多种经疏。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涿郡固安之张氏。十五岁出家。有沙门靖融。秦究杂心。兼通大小经论。嵩始依之。每以奥义问融。融莫知所答。因劝使往京邺受学。曰必成大器。既登具。从太学寺融智律师。究涅槃十地论。寻诣晖云二律师所求诲。唯未遑详阅小乘为恨。复就道猷法诞二论主。探讨成杂。凡婆沙迦延舍利弗等。皆旁通博揽。声名藉甚。齐琅邪王深加器重。每春聚徒设席。奉为法主。以励后学。属周氏之变。遂偕玄侣法贵法侃等。三百馀僧。渡江。时宣帝遣侍中袁宪。至京口礼接。继遣驸马蔡凝。宣旨云。至人以身许道。法师等。义明治乱。归寄有叙。深可嘉尚。宜于都郭大寺安置。所司供给。务令周洽。于是僧正使嵩贵对弘。听众馀五百。会天竺真谛三藏。既译摄舍二论。而未之讲授。法门法泰。独得其传。嵩咨决数年。遂臻壶奥。自佛性中边无相唯识异执等。四十馀部。其实则二部所区分也。隋开皇十年北还。诏改前京兆王寺。为崇圣。以居之。专开摄论。撰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行世。炀帝在蕃邸。出填扬越。立四道场。尝召嵩。嵩不起。及御宸极召之。亦固辞。门人问其故。曰沙门名解脱。何返自累如此。吾昔游两都。屡加劳役。虽内道场。不如物外。故其诵脩。垂三十载。精苦犹一日。其手按膝跪。扣头之迹。久而宛尔不灭。性爱文藻。乐泉石。大业十年卒。寿七十有八。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靖嵩。俗姓张。涿郡固安人。幼抱贞干在物不群。迫以俗尘期之道务。十五出家。有同学靖融。早达经论。通该小大尤究杂心。每以佛宗深要。曲流委示。嵩神气俊越聪悟天机。随览义门覆疏陶练。重以心计不测。返以问融。融无以对也乃告曰。卿稚齿末学。彻悟若斯。可往京邺。必成济器。及登冠受具。南游漳辇。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馀。在众常听出过一万。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有大学寺融智法师。大齐国统法上之神足也。解贯众师道光二藏。学徒五百负帙摩肩。常讲涅槃及地论。嵩闻之乃投诚焉。北面从范。攻研数载。随闻覆述。每击奇致。于即学徒举目相与推师。又以行要肇基必先戒约。乃诣云晖二律师所。博求明诲。涉问二载薄镜宗条。唯有小乘未遑详阅。遂从道猷法诞二大论主。面受成杂两宗。咨诹幽奥纂习馀烈。数百僧徒各启龙门。人分凤翼。及嵩之位席。上经五遍。旁探婆沙迦延舍利弗等。妙通文理屡动恒神。便又博观众经师模论道。势倾八位词号四飞。独步河山舟航三藏。凭附参请智光时杰。齐琅耶王深相器重。弘扇风猷。每于肇春广延学侣。大集邺都。特开法座。奉嵩为法主。进励学徒。因尔导悟成津弥逢凉燠。传芳接武响誉东河。俄属周武屏除释门离溃。遂与同学法贵灵侃等三百馀僧。自北徂南达于江左。陈宣帝远揖德音。承风迎引。令侍中袁宪至京口城礼接登岸。帝又使驸马蔡凝宣敕云。至人为法以身许道。法师等善明治乱归寄有叙。可谓怀道正士。深可嘉之。宜于都郭大寺安置所司供给务令周洽。仍令推荐义学长者即弘像教。时建业僧正。令嵩贵二人对弘小论。神理疏畅赡勇当时。学侣相近数过五百。晷漏分业茂绩新奇。有天竺三藏厥号亲依。赍摄舍二论。远化边服。初归梁季终历陈朝。二十馀年通传无地。虽云译布讲授无闻。唯嵩独拔玄心玩味兹典。才有讲隙便诣沙门法泰咨决疑议。数年之中精融二部。自佛性中边无相唯识异执等论四十馀部。皆总其纲要。剖会区分。隋高廓清百越文轨大同。开皇十年敕僚庶等。有乐出家者并听。时新度之僧乃有五十馀万。爰初沐化未曰知津。嵩与灵侃等二百许僧。闻机乘济俱还江北。行达徐方盛开讲肆。上柱国徐州总管乞符令和。率其所部。同延住前京兆王寺。具状闻奏。有敕给额为崇圣寺焉。于是常转法轮。江淮通润遂使化移河北。相继趋途望气相奔俱咨摄论。嵩学资真谛义寔天亲。思逸言前韵高传后。大乘极旨于是乎通。自此领匠九州垂章四海。撰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又撰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并流于世。为时所宗。隋文封禅岱宗銮驾齐鲁。关中义学因从过于徐部。诣嵩法肆伏膺受业。由此门徒推盛。章疏大行。隋炀昔镇杨越立四道场。教旨载驰。嵩终谢遣。及登紫极又有敕徵。固辞乃止。门人问其故。答曰。王城有限动止严难。虽内道场不如物外。沙门名为解脱。如何返以事业累乎。吾曾游两都屡逢播荡。弊此劳役耳。恒每清素自洁私立道场。日加礼诵修诸净业。讲道相续策众六时。精苦已来垂三十载。然其扣头手膝按地之所悉成坑迹。状若人模。其景行徵明为若此也。自有论师多迷行旨。而嵩奉遵法度初不坠伦。常遇天雨澡罐在庭。恐伤地性令净人知举。方自从用。同诸学士咸敬惮其知量焉。加以性爱文藻时摛诗颂。重复嘉尚林泉。每登践陟。子史篆隶摸揩于今。世论剧谈颇有承绪。忽以大业十年遘疾卒于本寺。春秋七十有八。光禄大夫彭城道留守顺政公董纯。与部内道俗殡于神皋之原。益州道基昔预末筵。餐风饮德。悼流魂之安放。悲坟隧之荒侵。为之行状广于世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4—582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嵩。陈宣帝第二子。文帝天嘉三年,封康乐县侯。宣帝太建元年,封始兴王。位都督、江州刺史、侍中。为政严刻,好杀戮,部下慑惮。宣帝崩,与新安王伯固密谋篡位,乘后主哀顿俯伏,以刀砍其项,为弟叔坚所扼。出逃东府城,放东城囚徒,以充战士作乱,后为右卫将军萧摩诃诛杀。全陈文·卷四
叔陵,字子嵩,宣帝第二子。天嘉三年,封康乐县侯。太建元年,封始兴王,为都督江州刺史,迁督湘州,又迁督扬州,母忧,服阕,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宣帝崩,从后主在丧次行逆,伏诛。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生瀛州河间刘氏。蚤岁孤苦。出家历事名哲于洛下。虽衣服单弊。弗恤也。后从慧远陶甄经论。先声所至。京师学者歆艳。仁寿置塔于姑苏。掘地得古舍利。因合葬焉。后住总化寺而卒。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道嵩。姓刘。瀛州河间人。十三出家。游听洛下访讯明哲。终日迁遑。衣服粗单全不涉意。值慧远法师讲诸经论。陶染积时遂寝幽极。随入京室。为慕义学士同侣推崇道心人也。仁寿置塔。敕召送于苏州。舍利将至。井吼出声。二日乃止。造基掘地得古砖函。内有银合。获舍利一粒。置水瓶内。旋绕呈祥。同藏大塔。嵩还京室住总化寺。餐味涅槃依行忏悔。身戒心慧悉戴奉之。一钵三衣盈长不畜。遵经圣行息世讥嫌。遂卒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韩滉镇浙右,署为巡官。从滉学画,不善他物,唯善水牛,过滉远甚,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画田家川原,亦有逸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嵩。唐睦州新安人,字子奇,号檀栾子。皇甫湜子。工词。有《醉乡日月》、《大隐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奇,自称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皇甫湜之子,或曰牛僧孺表甥。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唐诗纪事》卷五二。《新唐书·艺文志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著录其《醉乡日月》3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大隐赋》1卷,今佚。《全唐诗》存诗13首,断句1联,词18首(内诗词重收者4首)。《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唐诗汇评
皇甫松,生卒年不详,一作皇甫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西)人。皇甫淡之子。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松工诗词,《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近人辑有《檀栾子词》一卷。有《醉乡日月》三卷,今但存辑本。《全唐诗》存诗十三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善画寺壁禽兽。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