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刻削 拼音:kè xuè
1.苛刻、严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2.剥削、剥夺。《史记。卷一一。孝景本纪》:「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南史。卷七七。恩倖传。沈客卿传》:「客卿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
3.生活检朴。唐。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4.雕刻、雕琢。汉。王充《论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
5.形容文笔深刻峻拔。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文章宗旨》:「唐之文,韩之雅健,柳之刻削,为大家。」
6.形容山势或楼台高峻峭拔。《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垂珠衔璧,峥嵘刻削。」
2.剥削、剥夺。《史记。卷一一。孝景本纪》:「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南史。卷七七。恩倖传。沈客卿传》:「客卿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
3.生活检朴。唐。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4.雕刻、雕琢。汉。王充《论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
5.形容文笔深刻峻拔。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文章宗旨》:「唐之文,韩之雅健,柳之刻削,为大家。」
6.形容山势或楼台高峻峭拔。《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垂珠衔璧,峥嵘刻削。」
《漢語大詞典》:七星岩(七星巖)
(1).岩洞名。在 广西 桂林 市区东 七星山 。又名 栖霞洞 、 碧虚岩 。岩洞雄伟深邃,钟乳凝结,瑰丽多彩。 隋 、 唐 以来即为游览胜地。 宋 张孝祥 《游千山观》诗:“朝游 七星巖 ,莫上 千山观 ,东西两奇絶,势略岭海半。” 贺敬之 《放歌集·桂林山水歌》:“ 七星岩 去赴神仙会,招呼 刘三姐 呵打从天上回。”
(2).山名。在 广东 肇庆市 北。七峰峻拔,山腰多洞窟及历代石刻,是著名的风景区。 明 王圻 《三才图会·七星岩考》:“ 七星巖 ,在 肇庆府 城北,其峰峋嶙葱鬱,森列苍布,如陨石丽地错落。”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七星岩》:“ 七星巖 岁久石长,磨厓石刻皆浅,多所漫灭。”
(2).山名。在 广东 肇庆市 北。七峰峻拔,山腰多洞窟及历代石刻,是著名的风景区。 明 王圻 《三才图会·七星岩考》:“ 七星巖 ,在 肇庆府 城北,其峰峋嶙葱鬱,森列苍布,如陨石丽地错落。”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七星岩》:“ 七星巖 岁久石长,磨厓石刻皆浅,多所漫灭。”
《漢語大詞典》:险劲(險勁)
峻拔有力。多用以指书法。《旧唐书·儒学传上·欧阳询》:“ 询 初学 王羲之 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崇寧 间, 蔡京 临平寺 额作险劲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视壁上大书一我字,笔力险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