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浮礁
(1).露出水面的岩石。 许地山 《萤灯》:“那里头有一个浮礁,可容四、五人。”
(2).海鳅的俗称。《宁波府志·盐政·物产》:“海鰍大者长数十丈,海中浮载,如一二里山,俗呼为浮礁,舟行避之。”参见“ 海鰍 ”。
《國語辭典》:海䲡(海鰌) 拼音:hǎi qiū
露脊鲸的别名。参见「露脊鲸」条。
《漢語大詞典》:海鳅
1.即露脊鲸。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海鰌,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餘尺,吞舟之説,固非谬也。每岁, 广州 常发铜船,过 安南 货易,路经 调黎 深阔处,或见十餘山,或出或没,篙工曰:‘非山岛,鰌鱼背也。’双目闪烁,鬐鬣若簸朱旗。日中忽雨霢霂,舟子曰:‘此鰌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 唐
许浑 之一:“海鰌潮上见,江鵠雾中闻。”
2.小型战船名。 唐
黄滔 :“其东画长川以为洫,西连乎南,盘别浦以为沟,悉通海鰌。” 宋
杨万里 :“笑未既,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
《宋史·虞允文传》:“中流官军亦以海鰌船衝敌,舟皆平沉。”
《國語辭典》:炮眼 拼音:pào yǎn
1.掩蔽工事的火炮射击口。
2.用来装炸药的洞孔。
《國語辭典》:火成岩 拼音:huǒ chéng yán
岩浆在地表或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后所形成的岩石,如花岗石、玄武岩等。
《國語辭典》:勘探 拼音:kān tàn
探查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位置、储量、岩石性质等工作,称为「勘探」。
《漢語大詞典》:凿岩机(鑿巖機)
开凿岩石用的风动工具。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作往复运动,冲击钎子。多用于开凿炮眼。也叫风钻。
《漢語大詞典》:土壤母质
又称“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其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机械组成(颗粒大小),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漢語大詞典》:岩眼(巖眼)
岩石的缝隙。 黄声笑 《劲从心窝冒出来》诗:“土地刮走几层皮,地主还要来抽筋,逼得穷人住山洞,岩眼日夜泪淋淋。”
《漢語大詞典》:岩屿(巖嶼)
岩石构成的岛屿。 元
马祖常 《春云》诗:“嵐翠含玉暉,景采满巖屿。”
《國語辭典》:贻贝(貽貝) 拼音:yí bèi
一种甲壳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内有珍珠光泽,肉柱可食。
《國語辭典》:页岩(頁岩) 拼音:yè yán
一种以泥为主、少数为粉砂构成的沉积岩。岩层中多数片状的碎屑与矿物平行层理,当岩层抬升至地表,因解压作用而形成与层面平行的裂理,因此称为「页岩」。
《漢語大詞典》:仙菜
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 青岛 、 舟山 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国语辞典》:深熔作用 拼音:shēn róng zuò yòng
已结晶的岩石矿物受剩馀的岩浆影响,发生局部的侵蚀或形态的改变,称为深熔或重熔作用。如石英斑岩石中的石英晶体常熔蚀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国语辞典》: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拼音:qīn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风等自然力,将地壳的岩石与土壤风化、溶解、磨蚀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离原地的作用。它属一部分的「剥蚀作用」。
《国语辞典》:海蚀平台(海蚀平台) 拼音:hǎi shí píng tái
海岸受波浪侵蚀所造成的平台。多见于岩石海岸,而出现在海蚀崖之后。
《国语辞典》:谷口耕岩 拼音:gǔ kǒu gēng yán
汉时郑子真不慕官爵,修身自保,躬耕于谷口岩石之下。典出《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序》。后指隐居或隐者的生活。如:「他很向往烟波钓叟、谷口耕岩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