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香风山
香聚山
香醉山
持轴山
持边山
洞山
洞山三顿棒
洞山麻三斤
洞山土地神
故骨如山
洛迦山
泰山府君
耆山
高山顿说
佛类词典(续上)
香山寺香风山
香聚山
香醉山
持轴山
持边山
洞山
洞山三顿棒
洞山麻三斤
洞山土地神
故骨如山
洛迦山
泰山府君
耆山
高山顿说
香山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为唐日照三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敕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庄丽冠于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寺名)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为唐日照三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敕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庄丽冠于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香风山
【佛学大辞典】
(物名)在香山。香光明菩萨之住处。见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探玄记十五。
(物名)在香山。香光明菩萨之住处。见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探玄记十五。
香聚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香聚山,应是在北香山王。」
(地名)香象菩萨之住处。六十华严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萨住处,名香聚山。(中略)彼现有菩萨名香象。」探玄记十五曰:「香聚山,应是在北香山王。」
香醉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香山)
(地名)(参见:香山)
香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无热池之北,阎浮提洲之最高中心。汉所谓昆崙山也。俱舍论谓之香醉山。今地学家所谓脱兰斯喜马拉雅山也。观佛三昧海经曰:「雪山有树,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从香山来。以风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南山戒疏一上曰:「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中略)俗云昆崙者,经言香山。」梵Gandhama%dana。
(地名)在无热池之北,阎浮提洲之最高中心。汉所谓昆崙山也。俱舍论谓之香醉山。今地学家所谓脱兰斯喜马拉雅山也。观佛三昧海经曰:「雪山有树,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从香山来。以风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西域记一曰:「赡部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南山戒疏一上曰:「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中略)俗云昆崙者,经言香山。」梵Gandhama%dana。
持轴山
【佛学大辞典】
(杂名)梵名伊沙驮罗山I^sadhara,译曰持轴。山顶之形如车轴,因有此名。高广皆二万一千由旬。
【三藏法数】
持轴山者。谓山峰上耸,形如车轴也,高广各二万一千由旬。
(杂名)梵名伊沙驮罗山I^sadhara,译曰持轴。山顶之形如车轴,因有此名。高广皆二万一千由旬。
【三藏法数】
持轴山者。谓山峰上耸,形如车轴也,高广各二万一千由旬。
持边山
【佛学大辞典】
(界名)七金山之外边,围绕护持其馀之六金山者。梵名尼民陀罗。
(界名)七金山之外边,围绕护持其馀之六金山者。梵名尼民陀罗。
洞山
【佛学大辞典】
(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师,名良价,姓俞氏,幼从五泄山默禅师出家,后,遍参诸师得法于云岩晟师。唐大中年中唱道于新丰,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参见:五位)),法威大扬。咸通十三年端坐长逝,寿六十三。谥悟本大师。见传灯录十五。【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为云门之法嗣。见五灯会元十五。以下附录为宗慧事。
(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师,名良价,姓俞氏,幼从五泄山默禅师出家,后,遍参诸师得法于云岩晟师。唐大中年中唱道于新丰,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参见:五位)),法威大扬。咸通十三年端坐长逝,寿六十三。谥悟本大师。见传灯录十五。【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为云门之法嗣。见五灯会元十五。以下附录为宗慧事。
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洞山三顿棒
【佛学大辞典】
(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三顿棒。山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山于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无门关十五则。
(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三顿棒。山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山于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无门关十五则。
洞山麻三斤
【佛学大辞典】
(公案)「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碧岩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
(公案)「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碧岩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
洞山土地神
【佛学大辞典】
(公案)「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觅他踪迹不见。一日厨前抛散米面。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践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见,使礼拜。」见碧岩九十七则评。
(公案)「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觅他踪迹不见。一日厨前抛散米面。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践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见,使礼拜。」见碧岩九十七则评。
故骨如山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生死流转,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间如山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
(杂语)谓生死流转,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间如山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
洛迦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补陀洛迦山之略。
(地名)补陀洛迦山之略。
泰山府君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并设十六小地狱。罪鬼入此狱期满后,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焰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太山府君。」胎曼大钞六曰:「或记曰:太山府君,亦名奉教官,肉色,左手持人头幢,右手持书,于阎魔王断罪处记善恶业作天也。」十王经注五曰:「太山王者。诗云:太山不让块,大海不厌涓露。如积尘成山赏少善,如微滴成海记少恶,故云太山王也。即是炎魔王之太子也,又云太山府君,又云奉教者,又云深沙大王。」
(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并设十六小地狱。罪鬼入此狱期满后,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焰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太山府君。」胎曼大钞六曰:「或记曰:太山府君,亦名奉教官,肉色,左手持人头幢,右手持书,于阎魔王断罪处记善恶业作天也。」十王经注五曰:「太山王者。诗云:太山不让块,大海不厌涓露。如积尘成山赏少善,如微滴成海记少恶,故云太山王也。即是炎魔王之太子也,又云太山府君,又云奉教者,又云深沙大王。」
耆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耆阇崛山之略。
(地名)耆阇崛山之略。
高山顿说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华严经乃世尊成道最初集高位菩萨最上之说法,犹如日出东天时,先照高山,是谓之高山顿说。高山譬菩萨之机,顿说谓不历次第阶级顿说大乘之法也。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八十华严经五十如来出现品曰:「譬如日光出现时,先照山王次馀山,后照高原及大地,而日未始有分别。善逝光明亦如是,先照菩萨次缘觉,后照声闻及众生,而佛本来无动念。」四教仪曰:「第一顿教者,即华严经也。(中略)此经中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杂语)华严经乃世尊成道最初集高位菩萨最上之说法,犹如日出东天时,先照高山,是谓之高山顿说。高山譬菩萨之机,顿说谓不历次第阶级顿说大乘之法也。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八十华严经五十如来出现品曰:「譬如日光出现时,先照山王次馀山,后照高原及大地,而日未始有分别。善逝光明亦如是,先照菩萨次缘觉,后照声闻及众生,而佛本来无动念。」四教仪曰:「第一顿教者,即华严经也。(中略)此经中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