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93,分240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郭天锡( 畀 字 祐之 号 北山 )
僧本诚(名 文诚 字 觉隐、道元、道原 号 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三隐 )
张撝(字 彦谦 号 病叟 世称 象山先生 )
李穑(字 颖叔 号 牧隐 文靖 韩山君、韩山府院君、韩山伯 )
于显( 英山侯 襄武 )
刘永之(字 仲修 号 山阴道士 )
张简(字 仲简 号 云丘道人、白羊山樵 )
朱希晦(字 □□ 别称 雁山三老 )
钱仲益( 永升、允异、允升 号 锦树山人 字 仲益 )
徐达(字 天德 魏国公、中山王 武宁 )
王翰(字 用文 名 诺木罕、那木罕 号 友石山人 唐兀 )
崔植(字 斯立 号 丹山樵者 )
丁鹤年(字 永庚 号 友鹤山人 )
孙兴祖(字 世安 燕山侯 忠悯 )
其它辞典(续上)
赵汸(字 子常 世称 东山先生 )郭天锡( 畀 字 祐之 号 北山 )
僧本诚(名 文诚 字 觉隐、道元、道原 号 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三隐 )
张撝(字 彦谦 号 病叟 世称 象山先生 )
李穑(字 颖叔 号 牧隐 文靖 韩山君、韩山府院君、韩山伯 )
于显( 英山侯 襄武 )
刘永之(字 仲修 号 山阴道士 )
张简(字 仲简 号 云丘道人、白羊山樵 )
朱希晦(字 □□ 别称 雁山三老 )
钱仲益( 永升、允异、允升 号 锦树山人 字 仲益 )
徐达(字 天德 魏国公、中山王 武宁 )
王翰(字 用文 名 诺木罕、那木罕 号 友石山人 唐兀 )
崔植(字 斯立 号 丹山樵者 )
丁鹤年(字 永庚 号 友鹤山人 )
孙兴祖(字 世安 燕山侯 忠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69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元诗选
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九江黄泽楚望、严陵夏溥大之、义乌黄溍晋卿,明《易》象、《春秋》之学。至正初,临川虞学士集见其书,深加敬异,延致于家。未几归,筑东山精舍,隐居著述,学者尊之。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为江南行枢密院都事。丙申后,结茅星溪古阆山。洪武二年,召至京师,与修元史。既竣事,得请还,未逾月以疾卒,年五十一。门人汪荫及范准先后集其所为诗文得若干卷。星源汪仲鲁谓子常之诗,因感发而形诸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钦定四库全书·东山存稿·提要
(臣)等谨案:东山存稿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撰。汸字子常,婺源人。绩学著书,隐居不仕。至正末,以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其于诸经无所不通,而尤邃于春秋。所作春秋集传、师说、属辞诸书,皆已著录经部中,此本乃其诗文存稿也。当元之季,汸筑室东山,闭户著述。明初屡徵不起,仅一出修元史,事毕即辞归。制行极为高洁。其文亦多淳实典确,不为浮声,犹见先民矩矱之遗。詹烜作汸行状,称其尝谒黄溍于杭州,溍大异之。又尝至临川,见虞集,授馆于家一岁盖。其所与讲习者,皆当世名儒。故所为文章,能具有师法若此。又集中载汸自作黄泽行状一篇,于经术传授源流,剖晰详至。其生平学术之醇正,得力所自,尤可以概见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东山存稿·原序
洪武二年冬,休宁赵君子常,以史事召至京师,既竣事归,未逾月,以疾终。明年春二月,葬于里之东岩,亲友毕来会葬。其门人汪荫乃集其所为诗文若干卷,属予序之,已诺,多疾未遑也。未几,荫以贤良召,而范生准乃续录之,旁搜靡遗,复申前请。呜呼!吾子常平生笃志古学,岂专在于诗与文哉!初予年十有五,学于族祖古逸先生之门,子常先受业焉。先生每称其苦学善思,有疑问,弗得弗措,且约今年再来。因问其年,曰:长汝五岁。跃然喜曰:果来,愿兄事之以求益。迨至,而先生已捐馆。予方耕稼为养,乘间读书,而子常乃游江西,学于九江黄楚望之门。再客虞文靖公所。比归,搆精舍于东山,期与同志共学焉。予适与一二友生读书于邑东崇寿观,相见甚欢,交勉厚规,志惟古人之求,凡所得于师若友者,各无隐。自后别归则严守程期,会叙则通宵警饬,未久而风涛横溃,奔窜无所。不相闻问者。再越岁予不获已,寻授州牧,膺省檄,什伍其民,以禦寇攘。而子常亦辅赞郡镇帅,以宁乡里。既而予以忧制,退处,荒僻。子常亦避地吾里之阆山,时结屋携书,相期毕志。庐室苟完,变故莫测。遂有远役,六载方还。疾疢衰惫,情况异昔。子常复于东山,所著春秋集传与属辞左氏补注,咸就厥绪,复留心于四圣人之易。予则感激愧汗,尚愿养气毕力,旦夕叩击以卒业,而遽殁矣。噫!是果馀生之不幸,抑亦吾斯文之不幸耶?人非不学,其堕于俗学之卑陋者不足论。苟不溺于佛老,尚空寂,则必事权谋势利,况有文哗一世,而心尚虚玄,诚心乎圣人之训,以极天地之元,全天地之德,阐天地之用者,几何人哉?此吾夫子所以莫克立君道以正万方,故发吾已矣夫之叹。其立师道以教万世,意尚隐昧而弗昭,为可慨也。子常深潜本源,力探阃奥,体察涵涄,完养日固。学于黄先生,凡诵圣人之经,必以积思自悟,得圣人之心为本,因诸儒训释,寻绎其所已言者,而融通以得其所未言者。故于易之象,春秋之书法,礼之大纲小纪,节文度数之详,具有端绪。惜乎年止于是,而未遂成书也。文多因人推迫,或应酬问答,不得已而为之诗,因感发而形之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子常名汸。学者称之曰东山先生。因汪、范二生之请,故推在昔交承之契,期待之深,以见其设施之有在。呜呼!观其文者,尚亦效于是也哉!星源汪仲鲁序。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常,休宁人。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明初被召与修元史书成不仕还有东山集
人物简介
元诗选
天锡名畀,以字行,一字祐之,别号北山,丹徒人。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调吴江儒学教授,未赴。江浙行省辟充掾史,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尝往来锡山,与倪高士元镇交最久。元镇尝有诗题其画云:「郭髯余所爱,诗画总名家。水际三叉路,毫端五色霞。米颠船每泊,陶令酒能赊。犹忆相过处,清吟夜煮茶。」时至正癸卯十二月十日,写于笠泽蜗牛庐中,距天锡之殁已二十馀年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嘉兴语溪人,初名文诚,后名道元。字觉隐,号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尝主本觉寺。后寓吴下。喜山水,以诗自豪。又善画山水。有《凝始子集》。元诗选
本诚初名文诚,字道元,(一作原)后名道元,字觉隐,嘉禾语溪人。住兴圣禅寺,嗣法虚谷陵禅师。又主本觉寺,寓吴下佳山水间。居无常处,以诗自豪。与天隐至公、笑隐䜣公诗声相埒,呼为诗禅三隐。天隐先化去,师与笑隐洪武初尚在,有文集行世。道元喜诙谐,常与程渠南同食蕈,道元嘱赋,渠南应声云:「头子光光脚似丁,祗宜豆腐与波棱。释迦见了呵呵笑,煮煞许多行脚僧。」闻者绝倒。又善书,山水学巨然,翎毛竹石俱有洒脱之韵。自云吾尝以喜气写兰,以怒气写竹。每画毕,辄喜题跋其上。自称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或诡言「蜀畤坾公笔」云。槜李诗系·卷三十
本诚一作本成,又名文诚,字道原,号觉隐,崇德人。嗣法于陵虚谷,与天隐、笑隐友善,世号三隐。至正间,住嘉兴兴圣、本觉二寺。姚绶作记,称其善诗画,写竹有掀簸之态。有文集行世。至正七年,嘉禾城西有乌数千营巢于地,围八尺,崇五尺。未几,大盗弄兵海上,红巾继起。本诚著乌城志五百馀言,宋濂爱其文,删之以附集中。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初名文诚,字道原,后名道元,字觉隐,嘉禾人。主兴圣禅寺,又主本觉寺。洪武初示寂,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广东新会人,字彦谦。受业于罗蒙正。洪武初屡荐不起,留心经籍,知县为建书堂于象山之麓。其学以明理为要,诗文典雅。晚年自号病叟,人称象山先生。全粤诗·卷五五
张撝(一三二六 — 一三九一),字彦谦,晚号病叟。新会人。罗蒙正弟子。年十八赋《厓门怀古》诗,蒙正器之。明洪武初,以足疾累荐不起。留心经籍,学以明理为要,诗文以典雅为本。县令谢景旸为构书堂于象山之麓,扁其轩曰“养拙”。世称象山先生。有《象山诗集》,已佚。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有传。诗五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李穑(이색,1328年—1396年),韩国人,字颖叔,号牧隐,高丽王朝后期大臣、诗人,名儒李谷之子。李穑本贯韩山(今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韩山面),生于宁海(今韩国庆尚北道盈德郡宁海面)。早年留学元朝国子监三年,深受程朱理学熏陶。其后在高丽考中状元,又在元朝考中进士,曾供职于元朝翰林院,至正十六年(1356年)回国,深受恭悯王器重,历任机要之职,同时负责重建成均馆,传播程朱理学,培养新兴士大夫,成为高丽末期的一代儒宗。洪武四年(1371年)官拜政堂文学,进入中枢,后遭母丧,又受到恭悯王之死的打击,多年不出仕。期间曾被恭悯王封为韩山君,在高丽祦王时再次出仕,进封韩山府院君。威化岛回军后扶植祦王之子高丽昌王,由此得罪李成桂集团。他被任命为门下侍中(首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明朝贺正,并请求国王亲朝并派明朝官员监国,但未能如愿,回国不久后辞职。同年十一月,李成桂废昌王,立恭让王,李穑随即遭到猛烈弹劾,先后流放长湍、咸昌、清州、矜州、长兴等地。朝鲜王朝建国后不久被赦免,后居于江原道五台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冬被李成桂召至汉阳,封韩山伯。翌年赴骊州避暑,途中得病,旋即去世,谥号“文靖”。人物简介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谥号文靖。本贯韩山李氏。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职。他大部分时间研究性理学。李穑是在高丽后期(13~14世纪)开始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大司成期间,讲授朱子学,培养了许多著名儒学者,如郑梦周、权近等。李穑是高丽末年“丽末三隐”之一,另两隐是他的学生圃隐郑梦周、冶隐吉再。著有《牧隐集》55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少读书,善骑射。归附太祖,从征讨,累迁为前军都督佥事。洪武七年,与吴祯督舟师出捕倭寇。二十年十二月卒。追封英山侯,谥襄武。一云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元诗选
永之,字仲修,清江人。父应奇,知归州。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能文词,家富于赀。至正间,四方兵起,日与郡士杨伯谦、彭声之、梁孟敬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洪武初,徵至金陵。宋学士濂称其词翰双绝,赠诗有「多少荐绅求识面,江南文价为君低」之句。永之竟以重听辞归。嗣子奉获罪县官,籍其家,奉既死,永之亦徙东莱,至桃源病卒。仲修好书甚笃,篆楷行草皆有法,因自号「山阴道士」。所著诗文曰《山阴集》。门人新喻章哲子愚、何光彦谦编辑,得若干篇,孟敬为之序,谓其遣词发咏,追金琢璧,钜篇短章,矩度悉合。亦元人诗之清丽古雅者也。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修,清江人。明初被徵辞归有山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仲简,号云丘道人、白羊山樵。初师张伯雨为道士,隐居鸿山。元末兵乱,以母老归,改服为儒生。洪武二年召修《元史》。工诗书画,诗淡雅温丽清深。有《云丘道人集》。元诗选
简字仲简,吴人。初师张伯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玉山主人谓仲简作诗淡雅,有陶、韦风。杨铁厓谓仲简诗工韦、柳,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著,而字画因之而并行。王子充序仲简诗,亦曰:温丽清深,有类韦、柳。盖元末诗人之杰出者也。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仲简,吴人。元季隐士。有白羊山樵集。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简,吴人。洪武二年召修元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元诗选
希晦,字□□,乐清人。以诗名于元季,隐居瑶川,与四明吴主一、箫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时称雁山三老。遭至正之乱,避地所至,名山胜境,游览殆遍。洪武初,始归瑶川,须发皓白,幅巾短策,徐行林壑,望者以为神仙中人也。有司尝以姓名著荐剡,不及领朝命而卒。所居曰「云松巢」,集因以名焉。嘉靖间,七世孙玄谏选辑行世,集中佳句如《春日》云:「日阴团碧树,风暖韵黄鹂。」《写怀》云:「水满鱼儿出,泥香燕子来。」《夏日书怀》云:「白发生涯人已老,绿阴时节雨偏多。」《次竹隐二弟韵》云:「两袖秋风停野骑,半篙秋水漾渔舠。」《幽居》云:「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所谓清丽简亮,可振唐人遗响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常州府无锡人,名永升,以字行,钱子正侄。元末进士,明初为华亭知县,进翰林修撰,官至周王府长吏。善棋,待诏禁中,成祖常呼为棋仙。自号锦树山人。卒官。有《锦树集》。人物简介
钱仲益(1332-1412),明诗文家。名允异,一名永升,字仲益,以字行,自号锦树山人。无锡人。钱子正侄。著有《锦树集》。《盛明百家诗前编》收有其《钱翰撰集》一卷。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无锡人。永乐初以翰林编修转王府长史有锦树集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仲益名允升,以字行,无锡人。元末中浙江乡试,为杭州路录事。洪武末举明经,为本县训导。建文中以荐入为太常博士,迁翰林修撰。永乐初改汉府长史。有《锦树山人集》八卷。 (都穆《谈纂》:无锡钱仲益,洪武末为本县训导。后以御史荐,入为太常博士,与修《高帝实录》,升为翰林修撰,卒于汉府长史。后汉府谋叛事败,帝阅其启,大加赏叹,其家得免于难。) (《盛明百家诗》:锦树兼善写生,所题图画,人以左手字迹验之。) 田按:《诗综》称仲益为周府长史。馀检《锦树山人集》,有《奉令作战马歌》云:「王师奉天命,南征下江淮。乘之大小七十战,南众望风先已摧。屹然当阵如立壁,猛气淩空势无敌。仰天奋迅时一鸣,万马震惊皆辟易。曾著六矢不动身,其锋锐若雷将军。」又有《奉令作大将军八面风歌》云:「身居玉怅临三军,牙旗双立开辕门。周围森拥百万甲,剑气射落秋空云。」考《明史》,成祖起兵,汉王高煦从,常为军锋,成祖屡濒于危,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正与仲益奉令所作诗意合。周王橚成祖起兵时,已为建文帝锢之京师,安得有奉命南征事也。后又检《都公谈纂》,得所谓仲益卒于汉府长史者,与馀言合,益信竹周府之说非其实也。仲益身事骄王,必有如古所谓以诗三百篇谏者。一时贤傅,所当表章其事,以补史阀。其诗风格老成,在三华中当为巨擘。仲益有《弈棋》诗云:「我老无所好,所好惟弈棋。每遇对手时,竟夕不告疲。不惟忘忧乐,宁复知饱饥。方当得意候,如病逢良医。又如好饮人,妙趣只自知。」仲益待诏禁垣时,成祖呼为棋仙,此亦翰苑一段佳话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2—1385 【介绍】: 明濠州人,字天德。少有大志。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达往归之。从元璋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之冠。取集庆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宋龙凤六年,元璋以常遇春杀降,始命达尽护诸将。九年,鄱阳湖激战,奉命还守应天,以防张士诚。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下湖州,围平江,破城时禁掠民财、毁民居。寻拜征虏大将军,与常遇春北伐灭元。洪武元年,克大都。后屡与李文忠等击扩廓帖木儿,出塞远征。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太祖常称“徐兄”,而达益恭慎。卒后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78 【介绍】: 元庐州人,字用文。初名诺木罕,号友石山人。袭为千户,有能名。荐授庐州路治中,累官潮州路总管。元亡,屏居永福观猎山,黄冠野服,与樵童、田夫、渔父杂处。明太祖闻其贤,强起之,自刎死。元诗选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章陈有定据守全闽,留居幕府,敬且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陈氏败,浮海抵交占界,不果。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自号友石山人,箨冠卉服,葛屦绳带,与樵童、牧竖、田夫、渔父杂处,如是者十年。辟书再至,叹曰:女岂可更适人哉。时长子称才九岁,属其友人吴海,且赋诗见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遂自引决,年四十六。时明洪武戊午之二月也。用文将家子,有古烈士风,晚年隐忍林壑,尤以诗自娱。庐陵陈仲述谓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此遗稿即其子称所掇拾,称永乐中为简诗,以能诗名。钦定四库全书·友石山人遗稿·提要
臣等谨案:友石山人遗稿一卷,元王翰撰。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翰少袭职,有能名,累迁江西福建行省郎中。陈友定留居幕府,敬而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友定败,浮海抵交趾,不果。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著黄冠服者十一年。洪武间,辟书再至,翰以幼子称,托其故人吴海,遂自引决。翰本将家子,志匡时难,不幸遭宗邦颠沛,其慷慨激烈之气,往往托之声诗。故虽篇什无多,而沈郁顿挫,凛然足见其志节。如题画葵花云: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送陈仲实还潮阳云:归去故人如有问,春山从此蕨薇多。大都憔悴行吟,不忘故国。其绝命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则于死生之际,明决如此,亦可知其志之素定也。顾嗣立元诗选仅载翰诗二十七首,此乃其子称所辑,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哀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已别载海所作闻过斋集,兹不具录云。友石山人遗稿·序
诗者,声之文也,本于内而发于外者也。仁义之发醇以正,忠愤之感激以烈,骄侈之言淫,放僻之辞诞,岂偶然之故而已哉。粤自唐虞圣神以敬畏一心,发而为赓歌。慎念之语成。周君臣以中正一理,敷而为皇极敷言之教。下逮乎三百篇之制,或沨沨乎正音,或末响之流变,皆非有出于人心之外也。战国之间,屈平氏以其忠愤奋激之心,一寓于离骚之作。炎汉以降,苏武、诸葛亮以其忠直义勇之气,再变而为五言之体。昔渊明得其冲淡自然之趣,唐少陵寓其忠君忧国之诚,又岂有出于是心之外哉!洪武庚午,余来闽郡,庠生王称奉其父友石山人遗稿谒予,请序其首。予观其诗,毋虑百馀篇,而咏于感慨者,极忠爱之诚;得于冲澹者,适山林之趣。已心异之,而未知其详。及取其自决一首读之,凛然如秋霜烈日之严,毅然如泰山岩岩之象。出处之分明,死生之理得,然后知其尝任于胜朝,而秉义于今日。故凡其所作,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比。且徵余向之所云者,为益信也。噫,观是篇者,固可以求其心,尤当以景其行,则可以相忘于言语之外矣,于余言何有哉。因其请之勤,而感其辞之寓,遂书以归之。山人名翰,字用文,友石盖其自号也。时仲春初吉,前进士监察御史庐陵陈仲述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24 【介绍】: 明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时巨商,家居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有《海巢集》、《鹤年诗集》。元诗选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人物简介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凸达鲁花赤。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元朝末,父官武昌,遂为武昌人。元亡,避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明初,还武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元,赋诗情词悱恻。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8—1370 【介绍】: 明初临濠府人,字世安。元末从朱元璋渡江征战,迁统军元帅,擢天策卫指挥使。从大将军徐达克元大都。留守燕山六卫,领大都督分府事。后从达出塞,至三不剌川,战死。追封燕山侯,谥忠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