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山西高原  拼音:shān xī gāo yuán
地名。包括山西省的五台、吕梁、中条等山,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上。
分类:地名山西
《国语辞典》: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拼音:hú kǒu pù bù
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上的瀑布。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称为「壶口瀑布」。瀑布落差约九公尺,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国语辞典》: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  拼音:tiān lóng shān shí kū
中国古代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石窟分为东西两峰,为东魏至唐代所创建。石雕造像体态生动,风格细致,但曾遭受盗劫破坏,雕像完整者不多。
《国语辞典》:保德县(保德县)  拼音:bǎo dé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省境西北与陕西省交界处,县治滨黄河东岸,境内出产高粱、玉蜀黍、麦等。
《国语辞典》:安阳河(安阳河)  拼音:ān yáng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黎城县。参见「洹水」条。
《国语辞典》:糊突神  拼音:hú tú shén
山西农民为祈求免于雹灾所祭拜的神祇。
《国语辞典》:洪洞县(洪洞县)  拼音:hóng tóng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临汾县北,濒汾水东岸。渗水、涧水流于南境,同蒲铁路经此,地肥民富,县内产无烟煤。
《国语辞典》:汾阳县(汾阳县)  拼音:fén yáng xiàn
县名。在山西省孝义县北,县西靠吕梁山,有古金锁关,为通离石要道。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等为主。山区盛产核桃,以杏花村所产汾酒著名。
《漢語大詞典》:走西口
(1).旧时关内百姓为生活所迫,出 山西 长城 诸口以谋生。《陕西民歌选·走西口》:“正月里娶过奴,二月里走西口。提起你那走西口,两眼儿泪汪流。”
(2). 陕北 民间小曲名。原流行于 山西 绥远 ,后流传到 陕北 各地。 宋之的 《□□□纪念堂》:“在妇女们守灵的夜晚,吹《叹五更》,吹《走西口》,用他那笛子,去勾引他所熟识的或不熟识的女人。”
《国语辞典》:栳栳  拼音:lǎo lǎo
一种山西北部最为普遍的食物。用一块小麦面放在石板上或木板上,用手掌一压一搓,使它成为一个圆柱形的捲捲。放在蒸笼里蒸熟,浇上作料、羊肉汤以为食用。
《国语辞典》:腹省  拼音:fù shěng
位处内地或中心的省分。如河南、山西、陕西等。
《国语辞典》:磁县(磁县)  拼音:cí xiàn
县名。位于河北省西南与山西省交界处,旧为州。以产瓷器、磁石著名。平汉铁路经此。
《国语辞典》:河捞(河捞)  拼音:hé lāo
一种山西的面食。将和好的面料从架在灶上的河捞床子上挤成条状,直接掉入锅中煮食。床子中间为一圆形柱洞,下有钢片做的漏眼,以杠杆推压活塞,即可将面从漏眼中压出。也称为「河漏」。
《国语辞典》:北路梆子  拼音:běi lù bāng zi
流行于山西省北部地区的戏剧。由蒲剧派生而成。
《国语辞典》:余吾镇(余吾镇)  拼音:xú wú zhèn
乡镇名。位于山西省屯留县西北,昔为汉郡县,今故址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