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山状(山状)
诗:陟则在巘。传:巘。小山,别于大山也。疏:小山别于大山者。释:山云重甗隒。郭璞曰。谓山形如累两甗。甗甑,山状似之。上大下小。因以为名。西京赋曰:陵重甗是也。 水经注: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
分类:山状
《國語辭典》:玉山 拼音:yù shān
1.连年下雪的山。《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唐。韦庄〈对雪献薛常侍〉诗:「皓鹤缡褷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2.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3.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4.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2.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3.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4.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漢語大詞典》:牛头旃檀(牛頭旃檀)
梵语的音义并译。即旃檀香树。以其产地之山状若牛头,故称。《法苑珠林》卷十五引《佛本行经》:“尔时太子即初就学,将好最妙牛头旃檀作於书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以天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七:“旃檀那,谓牛头旃檀等,赤即紫檀之类,白谓白檀之属。”亦省称“ 牛头 ”。《翻译名义集·众香》“牛头旃檀”引《华严经》:“ 摩罗耶山 出旃檀香,名曰牛头。”《翻译名义集·众香》“牛头旃檀”引《正法念经》:“此洲有山,名曰 高山 。 高山 之峰,多有牛头旃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旃檀树,故名牛头。”参见“ 檀香 ”、“ 旃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