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下一页
陈师道(行第 三 字 履常、无己 号 后山居士、后山 世称 后山先生 )
张如远(别称 张昭远 号 茅山居士 )
曾几(字 吉甫 号 茶山居士 文清 )
张守(字 子固、全真 号 东山居士 文靖 )
刘岑(字 季高 号 杼山居士、杼山老人 )
汪任(号 凤山居士 )
王之道(字 彦猷 号 相山居士 )
朱翌(字 新仲 号 灊山居士、省事老人、灊山道人 )
吴芾(字 明可 号 湖山居士 康肃 )
徐林(字 稚山 号 砚山居士 )
晁公溯(字 子西 号 嵩山居士、箕山先生 )
耿守直(号 方山居士 )
黄光大(字 行甫 号 蓬山居士 )
王蔺(字 谦仲 号 轩山、轩山居士 献肃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夔(字 道元 号 北山居士 )陈师道(行第 三 字 履常、无己 号 后山居士、后山 世称 后山先生 )
张如远(别称 张昭远 号 茅山居士 )
曾几(字 吉甫 号 茶山居士 文清 )
张守(字 子固、全真 号 东山居士 文靖 )
刘岑(字 季高 号 杼山居士、杼山老人 )
汪任(号 凤山居士 )
王之道(字 彦猷 号 相山居士 )
朱翌(字 新仲 号 灊山居士、省事老人、灊山道人 )
吴芾(字 明可 号 湖山居士 康肃 )
徐林(字 稚山 号 砚山居士 )
晁公溯(字 子西 号 嵩山居士、箕山先生 )
耿守直(号 方山居士 )
黄光大(字 行甫 号 蓬山居士 )
王蔺(字 谦仲 号 轩山、轩山居士 献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道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陕州、广州,皆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京东,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赖以全活者甚众。累官工部侍郎,知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有《晋书指掌》、《武夷山记》。全宋诗
刘夔,字道元,自号北山居士,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补广德军判官。累迁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武夷山志》卷一七)。历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知陕州、广州。仁宗庆历五年(一○四五),以右谏议大夫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七)。皇祐元年(一○四九)知郓州(同上书卷一六六)。四年,知建州。五年,以户部侍郎致仕(同上书卷一七二)。英宗即位,改吏部侍郎。卒,年八十三。有《文选笔粹》、《刘夔应制》等,不传。《宋史》卷二九八、《武夷山志》卷一七有传。全宋文·卷三六○
刘夔字道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历三司户部判官,判度支勾院,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知陕州、知广州。所至有廉名。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还,权判吏部流内铨、知审刑院。进给事中、枢密直学士,迁工部侍郎,知郓州、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01 【介绍】: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全宋诗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为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为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馀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为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著由门人魏衍编为《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为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为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词学图录
陈师道(1053-1102) 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今徐州)人。16岁师曾巩。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师道至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为弟子,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辞。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门人魏衍为其编《后山集》,集中诗 6卷,文14卷。《诗话》、《谈丛》别自为书。有《后山长短句》。全宋文·卷二六六四
陈师道(一○五二——一一○一),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十六,从曾巩受业,巩大器之。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元丰中,曾巩典五朝史事,荐其为属,朝廷以白衣难之。元祐初,以苏轼等荐,起为徐州教授,未几除太学博士。言者谓在官尝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教授颍州,又论其进非科第,罢归,调彭泽令,不赴。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五十。师道高介有节,好学苦志,于诸经尤邃《诗》、《礼》。为文精深雅奥,又喜作诗,自云学黄庭坚。所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见本集卷一五《御书记》,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后山诗注》卷首),《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如远,号茅山居士。哲宗绍圣间居永州零陵(清光绪《零陵县志》卷一四)。今录诗三首。全宋诗
张昭远,号茅山居士。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居零陵,与澹岩长老了思有交。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六。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四○三
张昭远,自号茅山居士。绍兴初为宫使、徽猷阁待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66 【介绍】: 宋河南人,先世居赣州。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曾开弟。初入太学有声,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累除校书郎。高宗初历江西、浙西提刑。因兄力斥和议触怒秦桧,同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七年。桧死,复官,累擢权礼部侍郎。绍兴末,金兵南下,上疏反对乞和。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文清。为文纯正雅健,尤工诗。有《经说》、《茶山集》。全宋诗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三八○○
曾几(一○八四——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人,后徙河南(今河南洛阳)。楙、开弟。以恩补将仕郎,试吏部中优等,擢国子正,为校书郎。靖康初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徙荆湖北路。以疾奉祠,起为广南西路运判、荆湖南路转运副使。忤秦桧意,提举道观历七年。寓居上饶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桧死,起两浙东路提刑,知台州。召除直秘阁,授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时金人入侵,上疏力谏通使纳币。孝宗立,迁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五月卒于平江,年八十三,谥文清。几刚毅质直,笃于为义,素擅文名,著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茶山集》八卷)、《易释象》五卷、《论语义》二卷、杂论著若干卷。见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号东山居士。徽宗崇宁二年进士。擢监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张恢复中原,反对画江自守。历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除参知政事。未几罢知绍兴府,改福州。六年,复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后历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谥文靖。有《毗陵集》。全宋诗
张守(一○八四~一一四五),字子固,一字全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进士,又举词学兼茂科。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擢监察御史。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迁御史中丞。四年,除参知政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出知绍兴府,改知福州。六年,再除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八年,出知洪州。十年,改知绍兴府,以忤秦桧乞退奉祠。十四年,起知建康府,卒于任。谥文靖。著有《毗陵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五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张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简称武英殿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七七九
张守(一○八四——一一四五),字全真,一字子固,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登崇宁元年进士第,再中词科。宣和末为监察御史,以忧去。建炎初免丧,复除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三年,为起居郎、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擢翰林学士。九月,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五月,拜参知政事。绍兴元年八月罢。其后历知绍兴府、福州、平江府。六年十二月再拜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八年,出知婺州,寻除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十年,移知绍兴府。十四年,为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次年卒,谥文靖。有《毗陵集》五十卷、奏议二十五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又见本集《四老堂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关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二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岑(一○八七~一一六七),字季高,号杼山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宋史》卷二三《钦宗纪》)。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直秘阁,知郑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绍兴四年(一一三四),知太平州,历知池州、镇江府、潭州、信州,以其历守三郡妄费官帑,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十一年,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全州安置(同上书卷一三八、一四一)。三十一年,召赴行在,试户部侍郎。金人入和州,兼御营随军都转运使,沿江措置,旋复奉祠(同上书卷一九○、一九三、一九五)。三十二年,以言者论其前罪落职(同上书卷一九六)。孝宗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八八四
刘岑(一○八七——一一六七),字季高,晚号杼山老人,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述曾孙。宣和六年登第,建炎初以著作郎知郑州,宣抚河东。绍兴二年为金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擢刑部侍郎,移吏、户部。出知太平州,寻奉祠。七年,起知池州、镇江府。召为吏部侍郎,复出知潭州,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全州安置。三十三年复职,知泰、扬州,除户部侍郎,随军北征,为御营随军都转运使,再奉祠。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一九、职官七○之一五、职官七○之二四、选举二四之一九、食货六九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五三、五七、七二、一一○、一一七、一二六、一二七、一四一、一七○、一八二、一九○、一九三,《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宋史》卷二三、二○三,《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69 【介绍】: 宋无为军人,字彦猷,号相山居士。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置下列。高宗绍兴八年,通判滁州,上书力陈宋金和议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责监南雄盐税,沦废二十年。桧死,起知信阳军,累迁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有《相山集》。全宋诗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为(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历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命为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乾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五七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号相山居士,无为军无为县(今安徽无为)人。宣和六年进士,调和州历阳丞,摄乌江令。靖康之难,之道率族党聚保胡避山,全活甚众。改承奉郎、差充镇抚司参谋官,通判滁州。因上疏言和议辱国,大忤秦桧意,坐是沦废凡二十年。绍兴末,起知信阳军,徙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公事、湖南转运判官、权安抚使。后以朝奉大夫致仕,乾道五年终于家,年七十七。孝宗时其子王蔺为枢密使,赠太师。著有文集三十卷、《相山长短句》二卷。见尤袤《赠故太师王公神道碑》(《相山集》卷三○),《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及《宋史翼》卷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7 【介绍】: 宋舒州怀宁人,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调溧水簿。高宗时,历秘书少监、中书舍人,预修《徽宗实录》。以不附秦桧,谪居韶州,倡明理学。桧死,起为秘阁修撰,历知严州及宁国、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阁待制。有《灊山集》、《猗觉寮杂记》。全宋诗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赐同上舍出身。历溧水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实录院检讨官试秘书少监,试起居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同上书卷一四一),寻以言事忤秦桧,责韶州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二)。二十五年,起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书卷一七○、一八○、一八五)。孝宗乾道三年卒。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另有《猗觉寮杂记》二卷行于世。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朱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灊山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载上子。政和八年赐同上舍出身。绍兴六年,为敕令所删定官。八年,除正字;九年,迁校书郎。十年,守祠部员外郎,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十一年,以忤权臣,责授左承事郎、将作少监,分司西京,韶州居住。二十五年,起复左承议郎,充秘阁修撰,后历知宣州、平江府。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著有文集四十五卷、《五制集》一卷、诗集三卷(存)、《猗觉寮杂记》一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六之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二、一三五、一三七、一三八、一四一、一七○、一八四、一八五,《宝庆四明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4—1183 【介绍】: 宋台州仙居人,字明可,号湖山居士。高宗绍兴二年进士。为秘书省正字,以不附秦桧,出为处、婺、越三州通判。后除殿中侍御史,力主高宗亲征。孝宗即位,历知婺州、绍兴、临安,累迁吏部侍郎。以刚直见忌,求去。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卒谥康肃。有《湖山集》。全宋诗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历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三五○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登绍兴二年进士第,迁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出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后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绍兴末,金兵南下,芾劝御驾亲征,且请驻跸建康。孝宗朝,历知婺州、绍兴府、临安府、太平州、隆兴府。入朝为给事中,历刑、吏、礼三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淳熙十年卒,年八十,谥康肃。著有《湖山集》二十五卷。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宋文公文集》卷八八《龙图阁直学士吴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苏州吴县,字稚山,号砚山居士。徐师回孙。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时其姨夫王黼柄国用事,不肯附丽。高宗绍兴初上书言事,召对改官。累迁太府少卿。为江西转运副使,因劾秦桧亲党,贬兴化军。后复入,历任刑部、户部侍郎,孝宗隆兴初改吏部侍郎。官至龙图阁学士。工书,以篆名家。生平慕郑樵,每闻其言论,必手录之。卒年八十余。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徐林,字稚山,自号砚山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少有特操,登宣和三年进士。历官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太府少卿、户部侍郎。绍兴末知信、温州,时年七十馀。隆兴初为吏部侍郎,论符离之役为非计,出知平江府,旋乞致仕。再以给事中召,累官龙图阁学士。卒年八十馀。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吴郡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子西。晁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以文章闻名于时。官至朝奉大夫。有《嵩山居士集》。全宋诗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六八○
晁公溯(一一一七——?),字子西,号嵩山居士,又号箕山先生,钜野(今山东钜野)人。靖康元年,北敌发难,年仅十岁即随家人逃离汴京,东游吴楚。次年十一岁时,父冲之留佐东道,败死于宁陵。绍兴初入蜀投靠姑丈孙涪州,八年与李焘同科进士及第。十年任梁山尉,二十五年留佐夔州路转运判官王珏,三十年为涪州军事判官,隆兴元年知梁山,乾道元年知眉州,乾道二年升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既兼漕挽。衰迟之年曾赴上都,再入江南。著有《嵩山集》。《宋史》无传,事迹略见所作《悯孤赋》、《送子嘉兄赴达州司户序》、《梁山县令题名记》、《自过犍为山水益佳》诗、《上张待制劄子》、《与李仁甫结交书》、《省斋记》、《王少卿墓志铭》、《程氏经史阁记》、《答苏小溪小简》、《上虞参政劄子》、《尽心堂记》、《与石通判劄子》等诗文及师璿《嵩山集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平定人,号方山居士。由进士官总帅府教授。金亡,不仕,隐居乡里以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1 【介绍】: 宋无为军庐江人,字谦仲,号轩山。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礼部尚书,进参知政事。光宗立,迁知枢密院事兼参政,拜枢密使。鲠直敢言,所论时政得失,皆切中要害。因嫉恶太甚,同僚多忌之。宁宗庆元中为台臣论劾罢官,奉祠归里。卒谥献肃。有《轩山集》。全宋诗
王蔺(?~一二一四),字谦仲,号轩山居士,庐江无为(今属安徽)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为武学谕,擢枢密院编修官,除宗正丞。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奏对称旨,除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二五)。兼崇政殿说书。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吏部侍郎,丁母忧去。十四年,知隆兴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六)。十六年,进参知政事(《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光宗即位,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绍熙元年(一一九○)拜枢密使,旋罢。起帅江陵。宁宗即位,改帅湖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八)。嘉定七年卒。有《轩山集》,已佚。事见《清献集》卷一九《王蔺传》,《宋史》卷三八六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王蔺,字谦仲,号轩山,无为军庐江(今安徽庐江)人。乾道五年进士,为上饶主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擢枢密院编修官,徙宗正丞,迁起居舍人,除礼部侍郎兼吏部。淳熙十六年,进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次年除枢密使。蔺梗直敢言,遇事力争,然嫉恶太甚,同列多忌之。御史中丞何澹论之,罢政提举洞霄宫。绍熙四年起知江陵府,移潭州。再奉祠,卒于家,谥献肃。著有《轩山集》。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一九,杜范《王蔺传》(《清献集》卷一九),《宋史》卷三八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