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杖屦(杖屨)  拼音:zhàng jù
杖,手杖。屦,以麻、葛织成的鞋子。杖屦皆为出行时的用具。金。段克己 渔家傲。龙尾沟边飞柳絮词:「花底醉眠留杖屦,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也作「杖履」。
《漢語大詞典》:芒屦(芒屨)
芒鞋。 宋 苏轼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次韵》:“幽人行未已,草露溼芒屨。”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草露不辞芒屨溼,松风偏与葛衣轻。” 清 吴伟业 《赠同年嘉定王进士》诗之二:“彊饭却扶芒屨健,高歌脱帽酒杯狂。”参见“ 芒鞋 ”。
分類:芒鞋
《國語辭典》:芒鞋  拼音:máng xié
用芒草编织的鞋子。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腰系丝绦,脚下芒鞋。」也作「芒履」、「芒屩」。
《骈字类编》:巾屦(巾屦)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松下丈人巾屦同,偶坐似是商山翁。
《漢語大詞典》:冠屦(冠屨)
见“ 冠履 ”。
《國語辭典》:冠履  拼音:guān lǚ
礼仪。比喻上下有定分。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
《國語辭典》:葛屦(葛屨)  拼音:gé jù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葛屦,刺褊也。」首章二句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分類:草编
《骈字类编》:草屦(草屦)
左传:共其资粮屝屦疏。丧服传曰:疏屦者,藨蒯之菲也。是非用草为之也。注云:草屦者,履屦通言耳,相形以晓人也。定本为草屦倚。又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 庐寝苫枕草。注:菅屦草屦。疏。丧服传云:菅屦者,菅菲也。菲者,屦之别名,故杜注云草屦。 晋书孙晷传:卒时年三十八,朝野嗟痛之。晷未及大敛,有一老父缊袍草屦,不通姓名,径入抚柩而哭,哀声慷慨,感于左右,哭止便出,容貌甚清,眼瞳又方。同郡顾和等百馀人,叹其神貌有异,而莫之测也。元史魏中立传:贼既陷湖广,分攻州郡,所在无赖子多乘间窃发。不旬日,众辄数万,皆短衣草屦,齿木为杷,削竹为枪,截绯帛为巾𥜗,弥野皆赤。 本草:草鞋释名见上。夏陆游幽居初诗见藤冠下。
《骈字类编》:衣屦(衣屦)
唐 贾岛 送孙逸人 衣屦犹同俗,妻儿亦宛然。
《漢語大詞典》:织屦(織屨)
用麻、草、丝、革等为材料编织鞋子。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汉书·翟方进传:“母怜其幼,随之 长安 ,织屨以给 方进 。” 章炳麟 《与刘揆一书》:“故夫织屨饮瓢,槁项不闻国政。”
《骈字类编》:双屦(双屦)
陆龟蒙风人诗诗:旦日思双屦,明时愿早谐。无可冬日诸禅自商山礼正师真答回见访诗:思今匆来久,双屦污青苔。陆游溪上诗:单衣缝白纻,双屦 织青芒。
《國語辭典》:屝屦(屝屨)  拼音:fèi jù
粗陋的草鞋。《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漢語大詞典》:簪屦(簪屨)
亦作“ 簪履 ”。 簪笄和鞋子。常以喻卑微旧臣。魏书·于忠传:“皇太后圣善临朝,衽席不遗,簪屨弗弃。”旧唐书·高士廉传:“臣亡舅 士廉 知将不救,顾谓臣曰:‘至尊覆载恩隆,不遗簪履,亡殁之后,或致亲临。’” 宋 曾巩 《贺韩相公启》:“ 巩 一去朝行,六更岁序。顾兹旧物,自惭簪屨之微;保是孤生,方赖陶钧之赐。”
《骈字类编》:两屦(两屦)
宋 方岳 江尉见过 千岩万壑真仙吏,两屦一蓑予老农。
《韵府拾遗 遇韵》:撰屦(撰屦)
卢肇海潮赋:先生撰屦旁眄,亦穷其变。
《漢語大詞典》:客屦(客屨)
旅人的鞋。
分類:旅人
《漢語大詞典》:屦杖(屨杖)
古礼年五十得扶杖,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故以“屨杖”为敬辞,用以称老人。 明 唐顺之 《与刘南坦尚书》:“回首故山,可为太息,不久图返初服,奉侍屨杖,当有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