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履舄  拼音:lǚ xì
1.履,单底鞋;舄,复底鞋。「履舄」泛指鞋。唐。姚合 扬州春词:「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2.足下。敬称对方,常用于写信。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南北辽阔,无缘进望履舄。」
《漢語大詞典》:悬履舄(懸履舄)
见“ 悬舄 ”。
《漢語大詞典》:悬舄(懸舄)
东汉 人 王乔 为 叶县 令,数入朝,人不见其车骑。帝怪之,使人伺望,只见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俟其至,举网捕之,但得双舄(鞋子)而已。见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后因以“悬舄”、“悬履舄”称县令的行踪。 明 何景明 《送昆山王令还》诗:“九霄悬舄朝天至,万里扬帆上斗回。” 明 何景明 《为陇州李举人寿其伯书公》诗:“曾悬履舄星辰上,更闪旌旗 楚 蜀 间。”
《國語辭典》:履舄交错(履舄交錯)  拼音:lǚ xì jiāo cuò
鞋零乱的放在一起。语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比喻宾客众多,或形容男女于席间杂处,不拘礼节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一时履舄交错,钏动钗飞。」
《分类字锦》:遵王
清异录:宣宗性儒雅,令有司效孔子履制进,名鲁风鞋。宰相诸王效之,而微杀其式,别呼为遵王履。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知地
后汉书舆服志:记曰:知天者冠述,知地者履絇。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色白
仪礼士冠礼:乃易服,服元端、元冠、爵韠。正义:朝服与元端同。元端则元裳、黄裳、杂裳、黑履者,朝服、元冠、元端虽同,但裳以素而履色白也。
《分类字锦》:抱香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抱木生于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韧,不可理也。履虽猥大,而轻者若通脱木,风至则随飘而动。夏月纳之,可禦蒸湿之气。出扶南、大秦诸国。太康六年,扶南贡百双,帝深叹异,然哂其制作之陋,但置诸外府,以备方物而已。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方履
唐书礼乐志: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衣珠翠缇绣,连袂而歌,其乐有播皇猷之曲。舞者高冠方履,褒衣博带,趋走俯仰,中于规矩。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细履(细履)
文同 久不到东谷,晚晴欣细履。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行雪
史记滑稽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补履(补履)
列仙传:啸父者,冀州人,少在西周市上补履,数十年人不知也。后奇其不老,好事者造求其术,不能得,唯梁母得其作火法。临上三亮山,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天,西邑多奉祀之。
列仙传:啸父,冀州人也,少在西周市上补履,数十年人不知也。后奇其不老,好事者造求其术,不能得也。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聚云(聚云)
中华古今注: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
鲍照 聚云屯高岸。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霜沾
姚合 奉和四松诗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丝作(丝作)
方言:丝作之者谓之履。
分类:履舄
《分类字锦》:扬埃(扬埃)
高道素 上元赋 振袖蔽月,蹑舄扬埃。
分类:履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