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血肉  拼音:xiě ròu
1.血液和肌肉。指人的躯体。《韩非子。八说》:「沐者有弃发,除者伤血肉。」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八。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2.比喻关系密切。如:「父母与子女血肉相连。」
《漢語大詞典》:剪屠
犹屠杀。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凭陵杀气,以相翦屠。”新唐书·郭元振传:“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自相翦屠。”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七·文帝路淑媛被酖:“ 孝武帝 之子, 明帝 杀其十六人,兄弟骨肉之间,翦屠甚於寇讐。”
分類:屠杀
《漢語大詞典》:屠弑
犹屠杀。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其自 顺治 乱我诸夏,实为罪魁,十八省之忠良多遭屠弑。”
《漢語大詞典》:磔杀(磔殺)
诛戮;屠杀。 明 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王敦 篡逆,恨不能磔杀之以安王室。”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 耶穌 基督,亦以逆天之罪受时人之磔杀,流血于十字架上矣。”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到得 上海 ,有感于屠戮之凶,又做了一篇半,题为《虐杀》,先讲些 日本 幕府的磔杀耶教徒, 俄国 皇帝的酷待革命党之类的事。”
分類:诛戮屠杀
《漢語大詞典》:屠刘(屠劉)
犹屠杀。 明 宋濂 《鲍氏慈孝堂铭》:“ 至元 丙子,郡将 李世达 军叛,群寇相挻而起,肆其屠刘。 歙 民相惊,皆风雨散去。”
分類:屠杀
《漢語大詞典》:屠刳
指屠杀。 明 归有光 《赠张别驾序》:“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 郭沫若 《女神·巨炮之教训》诗:“你们往日的冤家,却又闯进了你们的门庭大肆屠刳。”
分類:屠杀
《漢語大詞典》:屠馘
犹屠杀。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忠良被屠馘之害,功臣受无辜之诛。”
分類:屠杀
《國語辭典》:杀戮(殺戮)  拼音:shā lù
屠杀、杀害。《三国演义》第一○回:「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以前所言几等人,曾不闻有显应刺客剑仙杀戮的。」
《國語辭典》:血腥  拼音:xiě xīng
1.血液的腥味。《礼记。郊特牲》:「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唐。杜甫哀王孙〉诗:「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2.比喻非常的残酷。如:「这部电影血腥画面太多,不适合儿童观赏。」
《漢語大詞典》:腥秽(腥穢)
(1).腥臭;秽气。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孙登 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许建宗》:“ 唐 济阴郡 东北六里, 佐山 龙兴 古寺前,路西第一院井,其水至深,人不可食,腥秽甚,色如血。” 清 戴名世 《成周卜诗序》:“至於屠沽之肆,腥秽之所,飞虫之所集,驱之而不能去。”
(2).指盗匪、外敌等及其残酷屠杀的罪行。 元 王恽 《平原行》:“滔天腥秽思一扫,誓与此羯不两存。” 明 何景明 《城南妇行》:“前年弥 鲁 乱,腥秽入我堂。”
《國語辭典》:血洗  拼音:xiě xǐ
血流很多,像被血洗刷过一样。比喻惨酷的屠杀。如:「盗匪不仅掳掠财物,还血洗整个村庄。」
分類:残酷屠杀
《漢語大詞典》:屠割
屠杀分割;屠戮。《淮南子·泰族训》:“今夫祭者,屠割烹杀,剥狗烧豕,调平五味者,庖也。”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国忠 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三:“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报,游惰困穷,至於为人翦灭屠割。”
《國語辭典》:屠伯  拼音:tú bó
喜好杀人的严酷官吏。《汉书。卷九○。酷吏传。严延年传》:「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助酷虐于昏于官,共以屠伯是惧。」
《漢語大詞典》:屠裂
(1).屠杀肢解。后汉书·仲长统传:“屠裂天下,吞食生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身虽屠裂,而功勋著於 景 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谁要是背盟,谁就身体屠裂,同这些畜牲一样。”
(2).比喻悲痛至极。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万国震惊,百姓屠裂。”
《國語辭典》:屠户(屠戶)  拼音:tú hù
以屠杀牲畜为业的人。如:「只见屠户拿起钢刀把猪骨头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