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下一页
眷属妙
眷属般若
眷属长寿愿
僧尼管属
无上正法付属
五种眷属
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得不顺意眷属
得弊恶眷属
得不和眷属
理性眷属
业生眷属
愿生眷属
佛类词典(续上)
眷属眷属妙
眷属般若
眷属长寿愿
僧尼管属
无上正法付属
五种眷属
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得不顺意眷属
得弊恶眷属
得不和眷属
理性眷属
业生眷属
愿生眷属
眷属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三十三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毗耶耶输陀等诸婇女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道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大眷属者,舍利弗、目揵连、(中略)及弥勒、文殊师利、颰陀婆罗、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大日之二眷属者,大日经疏一曰:「般若释论(智度论)生身佛成道时,阿难密迹力士等,是为内眷属。舍利弗目连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今谓佛加持身亦复如是。诸执金刚各持如来密印名内眷属,诸大菩萨大悲方便普门,摄受无量众生,辅佐法王行如来事名大眷属。」取之于胎藏界曼荼罗,则第一重之上方遍智院为法身之德,右方观音院为解脱之德,左方金刚手院为般若之德,此为大日伊字三点之内眷属。又第二重之上方文殊院,右方地藏院,左方除盖障院,下方虚空藏院之诸菩萨为大眷属。见大日经疏六。
(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三十三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毗耶耶输陀等诸婇女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道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大眷属者,舍利弗、目揵连、(中略)及弥勒、文殊师利、颰陀婆罗、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大日之二眷属者,大日经疏一曰:「般若释论(智度论)生身佛成道时,阿难密迹力士等,是为内眷属。舍利弗目连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今谓佛加持身亦复如是。诸执金刚各持如来密印名内眷属,诸大菩萨大悲方便普门,摄受无量众生,辅佐法王行如来事名大眷属。」取之于胎藏界曼荼罗,则第一重之上方遍智院为法身之德,右方观音院为解脱之德,左方金刚手院为般若之德,此为大日伊字三点之内眷属。又第二重之上方文殊院,右方地藏院,左方除盖障院,下方虚空藏院之诸菩萨为大眷属。见大日经疏六。
眷属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所立法华迹门十妙之第九。受如来之法者,助如来之化者,总为如来之眷属。分别之有五种:一理性眷属,众生与佛,本来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是不关于结缘,虽不结缘,皆是子也。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今生于佛世受道得度者。于大通佛所结缘,尔来至今日为受化之众生是也。三愿生眷属,尝起生于此佛出世之誓愿,由此宿愿而今或为亲,或为怨,见佛闻法者。四神通眷属,先世既值佛而发真见谛,而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闻佛之出世以通力来生此界,或为亲,或为怨,以辅佛之行化,自断馀残之惑者。五应生眷属,既断无明之惑,得法身之本,能起应入于生死,导引众生,使向于佛道者,如摩耶是千佛之母,罗睺罗是千佛之子,诸声闻悉内秘外现,皆是法身之菩萨应缘而生者,故云应生。玄义六下曰:「譬如父母遗体,揽此成身得为天性。性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行者亦然。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禅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发定,是为我师。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说诸法门转入人心,由法成亲,亲故则信,信故则顺,是名眷属也。」
【三藏法数】
谓佛出世,十方诸大菩萨,皆来赞辅;或以神通而来生者,或以宿愿而来生者,或以应现而来生者,皆名眷属,俱不可思议。经云: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是也。
【三藏法数】
谓七金山七重围绕,及七香水海海印旋流,犹如眷属。以喻菩萨七支奉戒,如金山围绕;七识流转,如海印旋流也。(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与外色,大海中皆有印像,故名海印。七支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七识即意识,谓意识流动不息也。)
(术语)天台所立法华迹门十妙之第九。受如来之法者,助如来之化者,总为如来之眷属。分别之有五种:一理性眷属,众生与佛,本来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是不关于结缘,虽不结缘,皆是子也。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今生于佛世受道得度者。于大通佛所结缘,尔来至今日为受化之众生是也。三愿生眷属,尝起生于此佛出世之誓愿,由此宿愿而今或为亲,或为怨,见佛闻法者。四神通眷属,先世既值佛而发真见谛,而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闻佛之出世以通力来生此界,或为亲,或为怨,以辅佛之行化,自断馀残之惑者。五应生眷属,既断无明之惑,得法身之本,能起应入于生死,导引众生,使向于佛道者,如摩耶是千佛之母,罗睺罗是千佛之子,诸声闻悉内秘外现,皆是法身之菩萨应缘而生者,故云应生。玄义六下曰:「譬如父母遗体,揽此成身得为天性。性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行者亦然。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禅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发定,是为我师。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说诸法门转入人心,由法成亲,亲故则信,信故则顺,是名眷属也。」
【三藏法数】
谓佛出世,十方诸大菩萨,皆来赞辅;或以神通而来生者,或以宿愿而来生者,或以应现而来生者,皆名眷属,俱不可思议。经云: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是也。
【三藏法数】
谓七金山七重围绕,及七香水海海印旋流,犹如眷属。以喻菩萨七支奉戒,如金山围绕;七识流转,如海印旋流也。(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与外色,大海中皆有印像,故名海印。七支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七识即意识,谓意识流动不息也。)
眷属般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发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诸法,总云眷属般若。见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三藏法数】
眷属者,即煖、顶、忍、世第一,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煖者,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得智火,烧烦恼薪,已见煖相。顶者,观行转明,如登山顶,皆悉明了。忍者,即忍可之义。于苦集灭道之法,忍可而乐修也。世第一者,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也。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解脱,解缚得脱,自在之谓也;解脱知见者,知谓智也,见谓眼也,智眼照了诸法皆空,无有障碍,得其自在也。)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发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诸法,总云眷属般若。见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三藏法数】
眷属者,即煖、顶、忍、世第一,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煖者,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得智火,烧烦恼薪,已见煖相。顶者,观行转明,如登山顶,皆悉明了。忍者,即忍可之义。于苦集灭道之法,忍可而乐修也。世第一者,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也。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解脱,解缚得脱,自在之谓也;解脱知见者,知谓智也,见谓眼也,智眼照了诸法皆空,无有障碍,得其自在也。)
眷属长寿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五。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限量,除其本愿脩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大经钞题为眷属长寿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五。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限量,除其本愿脩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大经钞题为眷属长寿愿。
僧尼管属
【佛学大辞典】
(杂语)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东汉初沙门,隶鸿胪寺,西晋无闻。至后魏初立监福曹,统摄僧伍,寻更为昭玄寺。后复改崇玄曹。齐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务。至唐初,僧尼皆隶司宾,则天朝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属鸿胪寺,使祠部检校之,道士女冠隶之宗正寺。宪宗元和二年,初立左右卫功德使,僧道全隶之。所度僧尼由祠部给牒。宋朝一代准之。」
(杂语)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东汉初沙门,隶鸿胪寺,西晋无闻。至后魏初立监福曹,统摄僧伍,寻更为昭玄寺。后复改崇玄曹。齐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务。至唐初,僧尼皆隶司宾,则天朝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属鸿胪寺,使祠部检校之,道士女冠隶之宗正寺。宪宗元和二年,初立左右卫功德使,僧道全隶之。所度僧尼由祠部给牒。宋朝一代准之。」
无上正法付属
【佛学大辞典】
(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鞠多。」
(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鞠多。」
五种眷属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道者,亦得称为眷属,故名理性眷属也。
〔二、业生眷属〕,谓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故名业生眷属。
〔三、愿生眷属〕,谓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證果,曾发誓愿,务在得道。今乘宿愿,见佛闻法,故名愿生眷属。
〔四、神通眷属〕,谓先世值佛,破惑见理,或生他方,因佛出世,以神通力,来生此界,辅佛行化,故名神通眷属。
〔五、应生眷属〕,谓菩萨既破无明之惑,已得法身之本,即能起用化他,应入生死,导引众生,令向佛道。如净饭王、摩耶夫人,是千佛之父母;罗睺罗是千佛之子;诸声闻内秘菩萨行,是皆应生于此,故名应生眷属。(摩耶,梵语具云摩诃摩耶,华言大术。梵语罗睺罗,华言覆障。)
(出法华玄义)
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道者,亦得称为眷属,故名理性眷属也。
〔二、业生眷属〕,谓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故名业生眷属。
〔三、愿生眷属〕,谓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證果,曾发誓愿,务在得道。今乘宿愿,见佛闻法,故名愿生眷属。
〔四、神通眷属〕,谓先世值佛,破惑见理,或生他方,因佛出世,以神通力,来生此界,辅佛行化,故名神通眷属。
〔五、应生眷属〕,谓菩萨既破无明之惑,已得法身之本,即能起用化他,应入生死,导引众生,令向佛道。如净饭王、摩耶夫人,是千佛之父母;罗睺罗是千佛之子;诸声闻内秘菩萨行,是皆应生于此,故名应生眷属。(摩耶,梵语具云摩诃摩耶,华言大术。梵语罗睺罗,华言覆障。)
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三藏法数】
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三藏法数】
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證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證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得不顺意眷属
【三藏法数】
得不顺意眷属者,谓因前世邪淫夺人所宠,令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属常不顺意也。
得不顺意眷属者,谓因前世邪淫夺人所宠,令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属常不顺意也。
得弊恶眷属
【三藏法数】
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
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
得不和眷属
【三藏法数】
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理性眷属
【三藏法数】
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道者,亦得称为眷属,故名理性眷属也。
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道者,亦得称为眷属,故名理性眷属也。
业生眷属
【三藏法数】
谓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故名业生眷属。
谓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故名业生眷属。
愿生眷属
【三藏法数】
谓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證果,曾发誓愿,务在得道。今乘宿愿,见佛闻法,故名愿生眷属。
谓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證果,曾发誓愿,务在得道。今乘宿愿,见佛闻法,故名愿生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