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撤屋而炊
南史阮孝绪传梁武起兵围建邺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墓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分类:
《漢語大詞典》:篰屋
民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新垦》:“篰屋之生谋,尤为堪念。”
分類:民家
《漢語大詞典》:白屋之士
指贫寒的士人。 汉 王充 论衡·语增:“ 周公 执贄下白屋之士。”《三国志·魏志·曹真传》:“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 宋 陆游 《祭刘枢密文》:“轻失富贵而重朋友之责,自屈达尊而伸白屋之士。” 严复 《论八股存亡之关系》:“是所工也多,故传书甚少;其转徙也艰,故受毁甚易;其为费也不资,故白屋之士不能得书者甚众。”
分類:贫寒士人
《國語辭典》:爱屋及乌(愛屋及烏)  拼音:ài wū jí wū
因爱一个人连带的也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语本《尚书大传。卷三。牧誓。大战篇》:「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后比喻爱一个人也连带的关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明。许自昌《水浒记》第八出:「他们都是你舅舅的相识,你何无爱屋及乌情?」《隋唐演义》第八七回:「杨妃平日爱这雪衣女,虽是那鹦鹉可爱可喜,然亦因是安禄山所献,有爱屋及乌之意。」也作「屋上瞻乌」、「屋乌推爱」。
分類:推爱
《漢語大詞典》:暗室屋漏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至於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以暗室屋漏为尊严之区而必敬必戒,以恒舞酣歌为乱亡之宅而不淫不泆。”《好逑传》第七回:“瓜田李下,明侠女之志;暗室屋漏,窥君子之心。”参见“ 暗室 ”。
《國語辭典》:暗室  拼音:àn shì
1.隐蔽无他人的房间或地方。如:「不欺暗室」。《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也作「闇室」。
2.幽暗的居室。唐。孟郊上达奚舍人〉诗:「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3.备有遮光设备,可用来冲洗底片的空间,内部仅用红色安全灯,也称为「暗房」。
《漢語大詞典》:比屋连甍(比屋連甍)
屋舍紧密相连。谓住户众多。 晋 左思 《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清 冯桂芬 《重修吴县学记》:“迨国朝以来,吾邑贡籍不能出他邑上,而所辖 金閶 内外,比屋连甍,通闤带闠,万商之渊,駸駸乎甲通省焉!”
《國語辭典》:比屋可封  拼音:bì wū kě fēng
家家户户都可封爵。比喻教化有成就,国家多贤人。《尚书大传。卷五。略说》:「周人比屋可封。」《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也作「比屋而封」。
《骈字类编》:碑屋
卢氏杂说宪宗时中官吐突承璀有恩泽欲为上立德政碑碑屋已成磨砻石讫请宣索文时李绛为翰林学士奏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无立碑纪美之事恐取笑夷夏上深然之遽命拆屋废石承璀奏碑屋用功极多难便毁拆欲坚其请上曰急索牛拽倒其纳谏如此
《國語辭典》:叠床架屋(疊床架屋)  拼音:dié chuáng jià wū
床上叠床,屋下架屋。语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比喻重复累赘。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言事。答顾研麓》:「如敬再作,是叠床架屋,深可不必,裁之裁之!」
《漢語大詞典》:迭床架屋
1.亦作"叠床架屋"。
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之二:"某窃谓尊兄未曾实见太极,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下面必不更着'真体'字。上面加'无极'字,正是迭床上之床,下面着'真体'字,正是架屋下之屋。"后以"迭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3.比喻反复强调。
《分类字锦》:顶秃加屋(顶秃加屋)
宋书礼志汉元帝额有壮发始引帻服之王莽顶秃又加其屋也又独断元帝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如今半帻而已王莽无发乃施巾故语曰王莽秃帻施屋
分类:
《漢語大詞典》:除墙屋(除牆屋)
指清除墙屋中的虫豸。周礼·秋官·赤犮氏:“ 赤犮氏 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 郑玄 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 贾公彦 疏:“今不指其虫豸之名,直云除墙屋者,以其虫豸自埋藏,人所不见,故不指虫,而以墙屋所藏之处而已。”
分類:清除虫豸
《漢語大詞典》:筹添海屋(籌添海屋)
犹言海屋筹添。 明王錂《春芜记·庆寿》:“愿筹添海屋,算躋冈陵。”
《漢語大詞典》:船形屋
黎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海南省。因形状像倒扣地上的船只,故名。有三种类型:铺地型、高架形及向“金字型”过渡的过渡型。共同特点是,屋有立柱,顶开天窗,头尾开门,茅草片盖屋顶。高架型则屋基用许多木桩支撑,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國語辭典》:牵萝补屋(牽蘿補屋)  拼音:qiān luó bǔ wū
牵拉萝藤来补房屋的漏洞。比喻人处境拮据困难。《聊斋志异。卷二。红玉》:「荷镵诛茅,牵萝补屋,日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