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屈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04 【介绍】: 明河北任丘人,字引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迁兵科。尝请遣大臣赈湖广饥,减田租、平冤狱。又屡劾边将匿败报虚功等事。卒于官。
维基
屈伸,字引之,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八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弘治九年后,迁兵科都给事中。其在任期间,屡次弹劾各地镇守太监贪污。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一一
屈伸,字楚化。番禺人。明末诸生。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一。
《漢語大詞典》:屈曳
犹言屈伸进退。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体德秉真,审行居贞,屈曳蹈机,与世靡矜。”
分類:屈伸进退
《漢語大詞典》:夭挢(夭撟)
屈伸貌。尔雅·释兽“人曰撟” 晋 郭璞 注:“频伸夭撟。” 邢昺 疏:“人之罢倦,频伸夭撟,舒展曲折名撟。”参见“ 夭矫 ”。
《國語辭典》:夭矫(夭矯)  拼音:yāo jiǎo
1.飞腾的样子。《文选。郭璞。江赋》:「抚淩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也作「夭挢」、「夭蟜」。
2.屈曲的样子。《淮南子。脩务》:「木熙者,举梧槚,据句枉,猿自纵,好茂叶,龙夭矫。」也作「夭挢」、「夭蟜」。
《国语辞典》:蠖屈求伸  拼音:huò qū qiú shēn
蠖虫行时,屈伸其体。语本《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后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以待时机。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或鹏垂待运,终燮道于中台;或蠖屈求伸,且毗凤于下邑。」明。刘基〈拟连珠〉六八首之五九:「盖闻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
《国语辞典》:腰板脖硬  拼音:yāo bǎn bó yìng
腰颈屈伸不灵活。如:「大概太久没运动了,腰板脖硬的,真怕扭著。」
《国语辞典》:海藻虫(海藻虫)  拼音:hǎi zǎo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甲壳纲。圆筒状,屈伸身体运动,常附著于海藻或其他动物上,具保护色。
《国语辞典》:导引胎息(导引胎息)  拼音:dǎo yǐn tāi xí
导引,一种运用俯仰、屈伸筋骨、关节,以及呼吸调息等各种运动,使身体血气畅通舒适,以促进健康的养生术。胎息,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胎中。导引胎息指古代道家的养生方法。《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也称为「导引之术」。
《漢語大詞典》:鹤引禽伸(鶴引禽伸)
指模仿鹤等鸟类屈伸肢体的动作。谓做气功之类。 宋 吴潜 《祝英台近·和吴叔永文昌韵》词:“已深省。添买竹坞千畦,荷漪两三顷。鹤引禽伸,日月嶠壶永。”
《漢語大詞典》:踆踆踠踠
宛转屈伸地蹲伏着。 清 黄遵宪 《宫本鸭北索题晃山图即用卷中小野湖山诗韵》:“下有黑狮白虎踆踆踠踠伏闕下,上有琼楼玉宇高处天风寒。”
《國語辭典》:双杠(雙槓)  拼音:shuāng gàng
一种运动器械。由两平行的木杠制成,其下以铁柱固定于地面,运动者可在双杠上做各种动作。有些双杠可调整间距或高度。
《國語辭典》:手指字母  拼音:shǒu zhǐ zì mǔ
一种手语。用手指屈伸的各种姿势,代表不同的字母,用以组成文字,供聋哑人沟通和传递思想。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龙骧蠖屈(龍驤蠖屈)
喻随时屈伸、上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驤蠖屈,从道污隆。” 李善 注:“ 班固 汉书·韩彭述曰:‘云起龙驤,化为侯王。’周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吕延济 注:“言圣人持明道,开风叶,腾之如龙,屈之如蠖,亦随时隆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