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81,分153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为宴默而居
地居二天,形交成淫
善友同居不退
白衣居上座,比丘处下
现无量类常居一土
大身众生居住
依僧三月安居
大身所居
居士应
其它辞典
龙威(别称 龙威丈人、灵威丈人、灵威 隐居 )
先且居
楚平王( 平王、平 居、子居 弃疾 )
杨朱(别称 杨生、杨子、杨子居 )
薛居州
香居(别称 香车 )
龙威 朝代:远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灵威。传说中远古仙人。吴王阖闾游包山,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阖闾问其有何异见,乃入洞庭深处取素书一卷出,时人不可识,孔子谓是“龙威丈人山隐居”。
先且居 朝代:春秋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22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先轸子。食邑于霍,一称霍伯。晋襄公以其父死于敌阵,命将中军。先是文公晚年,诸侯朝晋,独卫不朝。及襄公欲攻卫。且居劝襄公朝见周天子。且居与胥臣攻卫国。三年,败秦孟明视于彭衙。同年冬,又率晋、宋、陈、郑之师伐秦,取汪及彭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16 【介绍】: 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氏,名居,一作子居,字弃疾。共王第五子。灵王时,率兵灭陈定蔡。灵王死,诈杀兄公子比、子晰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乃施惠百姓,复陈、蔡两国,归郑侵地,结好邻国。常对吴作战,每为吴所败。平王二年,王为太子建娶妇于秦,见秦女美,王自取之。又听费无忌谗言,废太子建,杀太子傅伍奢及其长子。死后十年,奢子子胥率吴兵攻入楚都郢,发平王墓鞭尸。在位十三年。谥平。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王名居,初名弃疾,共王幼子,庄王之庶孙。以灵王之末为乱,入立,在位十三年,谥曰平王。
杨朱 朝代:战国初魏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初魏国人。又称杨生、杨子、杨子居。后于墨子,前于孟子。反对墨子兼爱、尚贤之说,其说主“重己”、“贵生”,不以物累形,拔一毫而利天下不为。孟子斥为异端。著述不传,散见《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
薛居州 朝代:战国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宋国人。善士。戴不胜欲使居于王所,使导王从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香车。战国时齐国人。齐宣王时大夫。宣王建大宫室,占地百亩,三年未成。群臣莫敢谏,香居进谏,王怪进谏之晚,即停建大室。
为宴默而居
【三藏法数】
为宴默而居者,谓如来深入禅定,寂然宴默,故不赴请。
地居二天,形交成淫
【三藏法数】
谓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腹,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与世无异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
善友同居不退
【三藏法数】
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由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转也。
白衣居上座,比丘处下
【三藏法数】
谓末法之时,白衣诈言,我解大乘,坐当居上,比丘行微,坐宜处下也。
现无量类常居一土
【三藏法数】
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者,谓如来虽为众生现众类之身,而所居常在一土,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之心,安住不动,而能随诸众生现无量形类。又云:如来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见。是也。
大身众生居住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甚深无量,一切佛及菩萨莫不依此而住。如经所说,佛菩萨有大智慧、大神通乃至大慈悲之类,无非圣法之所含摄。犹如大海,一切鲲鲸大身之类,咸依之而居也。
依僧三月安居
【三藏法数】
谓比丘尼结夏三月禁足安居,当与比丘同处,朝夕咨问法义,增益见闻,以自修习也。
大身所居
【三藏法数】
大身即鲲鲸之类;此喻不动地菩萨修无功用行,入佛智海,获住一切功徵(编者注:「徵」疑是「德」),以无量身,现广大庄严也。(无功用行者,谓虽加功用行,以顺性而修,而无功用之相也。)
居士应
【三藏法数】
谓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名言者,名教典雅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