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90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初名笃周,字子京,号墨林山人、香严居士、退密斋主人。项笃寿弟。不事举业。工书能画,不惜重资收购法书、名画、鼎彝、玉石、书籍。所藏书画有天籁阁项墨林印记。有《天籁阁帖》。
槜李诗系·卷十三
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嘉靖时布衣。博物嗜古,精绘事,好蓄书画及鼎彝、尊壶、琴砚、玉器之属,不惜重资购取。时人多艳,称项三麻子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 【介绍】: 明南京人,字清父,一作清甫,号丹泉,又号宝幢居士。究心禅理,高自位置,非胜流名僧,不与梯接。书法孙过庭、李怀琳,笔力遒劲,主张四分古法六分己意。山水师小米,自成一家。家藏宋元名笔甚夥。有《玉露堂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7—1588 【介绍】: 明四川铜梁人,字肖甫,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引,号居来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滑县知县,迁户部主事。隆庆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万历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以计服鞑靼部落,入为兵部右侍郎。出为浙江巡抚,平定杭州兵变、民变。旋为蓟辽总督。尝与王世贞诸人唱酬,为“后七子”之一,七子以功名始终者,佳胤一人而已。有《居来山房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除知滑县,徵授户部主事,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宣府。入为兵部右侍郎,出抚浙江,召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谥襄敏。有崌崃山集。
维基
张佳胤(1527年—1588年),字肖甫,号泸山,又号崌崃山人,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嘉靖戊戌进士,万历间累官蓟辽总督。天启间,追谥襄宪。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五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会试第八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进士。授河南滑县知县,有强盗假装锦衣卫,企图勒索张佳胤,反被张所制服。擢户部主事,改兵部职方司主事,迁礼部郎中。以风霾考察,谪陈州同知。历迁山西蒲州知州。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升河南按察司佥事,四十四年七月调云南提学佥事。隆庆元年二月升广西左参议,三年六月升河南副使,四年十一月升陕西布政司右参政兼佥事、管理粮饷,五年五月升山西按察使。隆庆五年(1571年)十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等处地方、总理粮储提督军务。万历二年二月被劾,调任南京衙门,回籍听用。万历四年起任南京鸿胪寺卿,四月升南京光禄寺卿,十二月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丁母忧归。七年(1579年)六月以原官巡抚陕西地方,八月改巡抚宣府,九年四月升兵部右侍郎。十年三月杭州东西二大营发生兵变,殴打巡抚吴善言,张佳胤继任浙江巡抚,定马文英、刘廷用之乱。十一年八月升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九月又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十三年五月加太子太保,闰九月召回兵部理事,赐一品诰命。十四年十二月被弹劾乞休,遂准致仕归。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卒,赠少保。天启初,谥襄宪。《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7—1602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卓吾,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别号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讥刺时之讲周、程、张、朱者,谓皆口谈道德,心存高官,志在巨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来南北两京、济宁等地。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以“离经叛道”、“勾引士人妇女,到庵里听讲”为罪状,甚至捏造“与妓女白昼同浴”等无稽之谈,下狱,自刎死。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词学图录
李贽(1527-1602) 原姓林,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后期思想家。嘉靖三十一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下狱,自杀。有《焚书》6卷、《续焚书》5卷、《藏书》68卷、《续藏书》27卷、《初潭集》20卷、《李氏文集》20卷、《李氏丛书》12种等。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等,至今流行。
维基
李贽(1543年—?),字子执,河南河南府新安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七十九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名,登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居守(1528年—?),字子约,号省心,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军籍。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八月授弋阳知县,四十五年闰十月调贵溪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大名府同知,丁忧。五年三月复除苏州府,万历四年(1576年)二月升南刑部郎中,八年十月升抚州知府,十三年五月升陕西苑马寺少卿,十四年正月以知府调简,十七年二月调常德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守仁(1531年—?),字与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军籍。山西乡试第七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三百八十九名,三甲第二百八十四名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郎中,出为安庆府知府,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升山东副使,历湖广布政司左参政,十六年二月以疾乞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八
公字肩吾,别号蛟门。隆庆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掌詹事府、礼部尚书,遂入直东阁,累加少师、左柱国、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凡入相十有二年,为首相八年,年七十,赐老归里,家居复九年卒。赠太傅,谥文恭。公建储功,诸相业俱载国史,不具详。臧氏曰:戊辰史馆大拜者七人,以词章擅名者,东阿、鄞县为最。东阿之学殖,优于鄞县,鄞县之才笔,秀于东阿。余尝读公全集,为溯其所本。盖公少与余君房同研席,族父嘉则先生名最重,公严事之,称为句章公。尝曰:吾学文于君房,学诗于句章。公门中指授同学,切劘俱深得其传,而公诗更为独绝。盖公才实过于君房,故不烦句模字索,劳其意匠,而苍然作古,遂直掩农丈人。设以公之才,解其诘曲,导之苏畅,如良马下峻坂而缓辔中衢,一何乐也。惜夫其仅于农丈人也。若嘉则之诗,浑涵博丽,吐纳古今,公才既与相当,而更能出奇于其间。嘉则如大山长河,而公益以崩崖飞瀑;嘉则如茂林脩竹,而公益以奇松异草。故其所造,几出于蓝。至公一生学问及历年相业,读其诗,辄放怫见之。每当老气横厉,顾盼自奇,斯诚魁然一世之豪也。前辈谓如幽燕老将,气味沈雄,足冠词家之首,此可与论诗矣。
维基
沈一贯(1537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蛟门、大圆居士,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贯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或1533—1611 【介绍】: 明南直隶松江人,字允执,号雪居。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致仕归。构结园亭,搜觅古玩。工画,名重一时。善以枯笔作花,晚年仅写墨梅。兼工篆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1592 【介绍】: 明山东峄县人,字德修,号石葵。隆庆二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疏言时政,多切其弊。迁左给事中,以故归。万历初,起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谏争。官至兵部右侍郎。或云《金瓶梅》系其所作。有《滑耀编》、《东掖漫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修,峄县人。隆庆戊辰进士,选庶吉士改授吏科给事中历右佥都御史抚保定入为大理卿转兵部右侍郎有东掖漫槁
维基
贾三近(1534年—1592年),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太史氏、兰陵散客、宁鸠子、贞忠居士等,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进士出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工诗词碑记,明朝文学家。嘉靖十三年(1534年),贾三近出生在山东峄县的一个官宦家庭。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山东乡试第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几年后升职为吏科右给事中。由于朝廷中高拱、张居正、冯保的权力斗争,贾三近以照顾父亲的名义请假归乡,张居正担任首辅之后,被启用,授职户科都给事中。此后陆续担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南京光禄寺卿,又因照顾父母的名义请假归乡,在家赋闲期间,主持修订了《峄县志》。张居正死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申时行担任首辅之后,再度启用贾三近,授光禄寺卿,不久之后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负责去河北赈灾,因赈灾得力升职为大理寺卿,未等上任,家里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贾三近第三次请假归乡。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副总兵哱拜起兵举事,万历帝启用贾三近,授职兵部右侍郎,但是贾三近以父母年迈身体有病请辞。万历二十年(1592年),贾三近因背疽病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瑶泉苏州人官宰相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默,吴县人。嘉靖壬戌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定有赐閒堂集
维基
申时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直隶吴县民籍,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及第,累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卒赠太师,谥文定。申时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其父申士章为一富商。祖父申乾将其自小过继徐姓舅家,故幼时姓徐。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二十八名,廷试拔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回归本宗申姓。后受张居正提拔,曾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四维父丧丁忧三年,申时行代理内阁首辅。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四维居丧将要期满时病逝,申时行正式出任首辅。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皇帝和御史等谏官之间矛盾为主要基调;虽拯救不少触怒皇帝者的性命,也因此被视为“首鼠两端”。万历十九年(1591年),于择立储问题上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间试图调和争论,被言官参劾,辞官回苏州閒居。晚号休休居士。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赠太师,谥文定,赐葬吴山之阳。申时行于首辅任上开创“章奏留中”及“经筵取消,改为进呈讲义”;其本意虽为拯救雒于仁并让不听大臣讲学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点文字,这两个惯例的养成都多少促成了万历怠政,并彻底切断皇帝与大臣们交流的渠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618 【介绍】: 明河南宁陵人,字叔简,号心吾,一号新吾。万历二年进士。为襄垣知县。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召为左佥都御史,历刑部侍郎。二十五年上疏极言天下安危,不报。称疾乞休。家居二十年,孙丕扬为吏郡,以坤与沈鲤、郭正诚为三大贤,屡次推荐,帝终不纳。福王封国河南,赐庄田四万顷。坤在籍上书谏,又移书执政言之。著作甚富,有《去伪斋文集》、《呻吟语》、《四礼约言》诸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简,宁陵人。万历甲戌进士,知襄垣大同二县入为吏部主事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升刑部侍郎有去伪斋集
维基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号抱独居士、心吾、新吾,河南宁陵县人(今属河南商丘),明朝官员、思想家,写有《呻吟语》,因被捲入国本之争,“第一次妖书案”中,有心人说吕在阿谀郑贵妃,吕坤怒而辞官返乡,官至刑部侍郎。天启初年,追赠刑部尚书。据《吕李姓源碑》载,其先祖是元末菜农,因向明军报信而立功,得到朱元璋奖赏,并诏其回乡安居,然而朱元璋在手诏中误将“吕”姓写作“李”。至吕坤时,方上奏将“李”姓改回“吕”姓。嘉靖四十年(1561年),吕坤中河南乡试第三,隆庆五年(1571年)会试中式,但因母亲去世,回乡服丧。万历二年(1574年)守丧期满,补应殿试,中三甲第50名,同赐进士出身,出任山西省襄垣知县,万历四年(1576年)调大同县知县。万历六年(1578年)升吏部主事,之后多年没有升迁,于此期间结识杨东明 (万历进士),吕坤长子吕知畏并娶东明长女为妻。万历十五年(1587年)升任山东济南道参政。万历十七年(1589年)迁按察使,万历十九年(1591年)升陕西右布政使,隔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吕坤升左佥都御史,次年升刑部右侍郎,不久转左。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上《忧危疏》劝明神宗励精图治:“自万历十年以来,无岁不灾,催科如故。……今国家之财用耗竭可知矣。数年以来,寿宫之费几百万,织造之费几百万,宁夏之变几百万,黄河之溃几百万,今大工、采木费,又各几百万矣。”吕坤还在疏中言采矿一事:“朝廷得一金,郡县费千倍。”皇帝不予理会。吕坤在山西按察使时,辑录历史上的贤媛淑女事迹,撰成《闺范图说》,由宦官陈矩带入宫内,受到明神宗赞赏。之后朝廷出现国本之争,朝臣支持皇长子常洛,但神宗宠信郑贵妃,并打算把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常洵立为太子。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有匿名者撰题《忧危竑议》,号称《闺范图说》之跋,广传京师。文中称吕坤与外戚郑承恩、户部侍郎张养蒙,山西巡抚魏允贞等九人结党依附郑贵妃。给事中戴士衡弹劾吕坤通过郑承恩向郑贵妃献书,交结宫禁,包藏祸心。最后御史赵之翰进言,认为武英殿大学士张位为主谋,张位被免职,张的人马礼部侍郎刘楚先、右都御史徐作免官,国子祭酒刘应秋出京,给事中杨廷兰、礼部主事万建昆谪戍典史,是为“第一次妖书案”。吕坤对官场黑暗深为不满,称病退休。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病逝于家,之前将其未刊行的手稿焚烧。卒葬宁陵县东南。天启元年(1621年),追赠为刑部尚书。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偕春(1537年—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号云山居士,福建漳浦前涂(今云霄莆美镇前涂村)人,同进士出身,民间尊称太史公、林太师公并视为神灵膜拜,信仰分布于闽南、粤东、台湾等地。

人物简介

维基
侯居坤(1538年—?),字伯生,号至轩,山西平阳府解州人,民籍。山西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进士。户部观政,本年八月授保定府推官,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兵部主事,五年正月升员外,三月升陕西佥事,万历二年(1574年)八月升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兼佥事,五年正月考察调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司典,号瑞峰。一作字瑞峰,号水竹居士。隆庆二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官至户部侍郎,忤当道,罢归。有《醒后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仲薰,号四留斋、四留居士,有《四留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