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老尽力
 
念老马

相关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汉·韩婴《韩诗外传》
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者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例句

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杜甫 病马

《國語辭典》:尽力(盡力)  拼音:jìn lì
竭力。《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老残游记》第四回:「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段太辣些!」
《國語辭典》:尽力(儘力)  拼音:jǐn lì
极尽全力。《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惇乃与曹洪分为两翼,马军先出,步军后随,尽力攻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氏心里爱得紧,只怕他心上不喜欢,极意奉承,滕生也尽力支柱。」
《国语辞典》:计尽力穷(计尽力穷)  拼音:jì jìn lì qióng
计谋、力气都用尽了。《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也作「计穷力竭」。
《国语辞典》:竭智尽力(竭智尽力)  拼音:jié zhì jìn lì
竭尽智识与精力。如:「他竭智尽力的为国奉献。」也作「殚智竭力」。
《国语辞典》:尽心尽力(尽心尽力)  拼音:jìn xīn jìn lì
竭尽心思、力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漢語大詞典》:鞠躬尽力(鞠躬盡力)
见“ 鞠躬尽瘁 ”。
《國語辭典》:鞠躬尽瘁(鞠躬盡瘁)  拼音:jú gōng jìn cuì
鞠躬,弯身以示敬慎。尽瘁,竭尽辛劳。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六出:「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乎!”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后多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必再议。”《水浒传》第九一回:“ 宋江 、 卢俊义 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 中国 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國語辭典》:尽力而为(盡力而為)  拼音:jìn lì ér wéi
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指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做。《痛史》第八回:「但我看得目下决难挽回,丞相可去尽力而为。」
《分类字锦》:尽力尽思(尽力尽思)
家语》:子路见于孔子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欲从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时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分类:
《分类字锦》:尽力收恤(尽力收恤)
《南唐书·查文徽传》:文徽子元方,元方子道,龙图阁待制。道从兄陶,及事后主,国亡入朝,仕至秘书少监,知审刑院,与道尤极友爱。自金陵破,士族流离,多贫困失职,惟道兄弟尽力收恤,聚食常数十百人。得任子恩,皆以与族人,以少长为先后,无亲疏之间。异姓亦分俸给之,时其婚姻。
分类:宗族
《國語辭典》:努力  拼音:nǔ lì
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西游记》第二○回:「气昂昂的努力大哮,雄纠纠的厉声高喊。」《三国演义》第九回:「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
《國語辭典》:宣力  拼音:xuān lì
致力、尽力。《书经。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后汉书。卷三八。杨琁传。论曰》:「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
分類:效力尽力
《國語辭典》:匍匐  拼音:pú fú
1.手足伏地爬行。《庄子。秋水》:「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伏质就地,匍匐北进。」也作「匍伏」、「蒲伏」、「蒲服」。
2.比喻急遽、尽力。《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裹粮携弱,匍匐星奔。」
《漢語大詞典》:为力(爲力)
(1).出力;尽力。太平经丁部之十六:“轻休其力,不为力可得衣食,反常自言愁苦飢寒。” 冰心 《往事二》八:“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2).成功;奏效。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唐 杜甫 《客居》诗:“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 稷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谋其半,庶易为力。”
《國語辭典》:极力(極力)  拼音:jí lì
竭尽一切能力。唐。杜甫剑门〉诗:「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三个人恐怕守著先生,诸多不便,极力相辞,情愿在船上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