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7,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下一页
大牟尼
八敬戒──尼八敬戒
八弃戒──尼八弃戒
应身,释迦牟尼如来
分别陀罗尼
毗尼
本毗尼藏
陀罗尼璎珞庄严
陀罗尼门
西瞿耶尼日正中时
提舍尼配杖
摩尼宝轮对等觉位
俱那含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佛类词典(续上)
郁鞞罗尼连禅大牟尼
八敬戒──尼八敬戒
八弃戒──尼八弃戒
应身,释迦牟尼如来
分别陀罗尼
毗尼
本毗尼藏
陀罗尼璎珞庄严
陀罗尼门
西瞿耶尼日正中时
提舍尼配杖
摩尼宝轮对等觉位
俱那含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郁鞞罗尼连禅
【佛学大辞典】
(地名)河名。译曰大时不受。见翻梵语。即优娄频螺村之尼连禅河。世尊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也。
(地名)河名。译曰大时不受。见翻梵语。即优娄频螺村之尼连禅河。世尊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也。
大牟尼
【佛学次第统编】
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
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
八敬戒──尼八敬戒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引会正记)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尼。(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尼,华言女。)
〔一、尼百岁礼初夏比丘足〕,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比丘尼寿虽百岁,若见初受戒比丘才经一夏者,即当礼拜于足下也。
〔二、不得骂谤比丘〕,谓比丘尼当恭敬比丘,不得妄加骂詈谤毁也。
〔三、不得举比丘过〕,谓比丘有过,比丘尼不得举。比丘尼若有过,听比丘举,当自省察也。
〔四、从僧受具戒〕,谓比丘尼奉持具足禁戒,应从大德比丘处求受也。
〔五、有过从僧忏〕,谓比丘尼有过失,应在比丘众中忏悔自首,以除憍慢之心也。
〔六、半月从僧教诫〕,谓比丘尼每月当二次,于大德比丘处求教诫法,以自策进道业也。
〔七、依僧三月安居〕,谓比丘尼结夏三月禁足安居,当与比丘同处,朝夕咨问法义,增益见闻,以自修习也。
〔八、夏讫从僧自恣〕,自,即自陈己过。恣,即恣他举罪。谓从四月十五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夏竟,应从比丘众中行自恣法,有过则对众忏悔也。
(出翻译名义引会正记)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尼。(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尼,华言女。)
〔一、尼百岁礼初夏比丘足〕,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比丘尼寿虽百岁,若见初受戒比丘才经一夏者,即当礼拜于足下也。
〔二、不得骂谤比丘〕,谓比丘尼当恭敬比丘,不得妄加骂詈谤毁也。
〔三、不得举比丘过〕,谓比丘有过,比丘尼不得举。比丘尼若有过,听比丘举,当自省察也。
〔四、从僧受具戒〕,谓比丘尼奉持具足禁戒,应从大德比丘处求受也。
〔五、有过从僧忏〕,谓比丘尼有过失,应在比丘众中忏悔自首,以除憍慢之心也。
〔六、半月从僧教诫〕,谓比丘尼每月当二次,于大德比丘处求教诫法,以自策进道业也。
〔七、依僧三月安居〕,谓比丘尼结夏三月禁足安居,当与比丘同处,朝夕咨问法义,增益见闻,以自修习也。
〔八、夏讫从僧自恣〕,自,即自陈己过。恣,即恣他举罪。谓从四月十五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夏竟,应从比丘众中行自恣法,有过则对众忏悔也。
八弃戒──尼八弃戒
【三藏法数】
(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著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著。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
(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著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著。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
应身,释迦牟尼如来
【三藏法数】
智与体冥,能起大用,随机普现,说法利生,故名应身。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来者,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也。(智与体冥者,谓自报之智与法身之体冥合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智与体冥,能起大用,随机普现,说法利生,故名应身。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来者,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也。(智与体冥者,谓自报之智与法身之体冥合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分别陀罗尼
【三藏法数】
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是名分别陀罗尼。
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是名分别陀罗尼。
毗尼
【三藏法数】
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本毗尼藏
【三藏法数】
梵语毗尼,华言律。谓为律师者,必本于毗尼,讽诵通利,句义辩习,文字不忘,然后可以教授于人,所以称之为律师也。
梵语毗尼,华言律。谓为律师者,必本于毗尼,讽诵通利,句义辩习,文字不忘,然后可以教授于人,所以称之为律师也。
陀罗尼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陀罗尼门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西瞿耶尼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西瞿耶尼日正中时,南阎浮提日则始没,北郁单越日则始出,东弗婆提正当半夜。
谓西瞿耶尼日正中时,南阎浮提日则始没,北郁单越日则始出,东弗婆提正当半夜。
提舍尼配杖
【三藏法数】
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律云:此罪应发露也。盖言此罪轻于前之三罪,乃容对众发露悔过,故以杖罪配之。
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律云:此罪应发露也。盖言此罪轻于前之三罪,乃容对众发露悔过,故以杖罪配之。
摩尼宝轮对等觉位
【三藏法数】
梵语摩尼,又云末尼,华言离垢。此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红黄赤白,亦复如是。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将尽,位居十地之上,其随类现形,化用自在。故以摩尼宝轮对等觉位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梵语摩尼,又云末尼,华言离垢。此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红黄赤白,亦复如是。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将尽,位居十地之上,其随类现形,化用自在。故以摩尼宝轮对等觉位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俱那含牟尼佛
【三藏法数】
梵语俱那含牟尼,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也。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人。谓身金色故也。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梵语俱那含牟尼,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也。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人。谓身金色故也。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释迦牟尼佛
【三藏法数】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